近日,脫口秀演員楊笠,引發了很大爭議。
她在《脫口秀反跨年》中的表演內容,被網友質疑冒犯全體男性,並挑起性別對立。
其實對於我來說,並不覺得被冒犯。至於楊笠有沒有挑起性別對立,那是見仁見智的事情。
不過,男女性別對立的現象,在如今確實越來越嚴重。
當下是自媒體時代,網上鋪天蓋地的情感文章,讓人明顯感覺到一股戾氣。
在這些“毒雞湯”的推波助瀾下,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變得很浮躁,互相嘲諷,互相指責,互相看不上……
男女交往原本是美好的事情,也是一件合作共贏的事情,雙方一起相伴扶持,共同建立幸福家庭。
可現在,戀愛結婚卻好像一場交易。無論男女,都在猜疑算計投機取巧,就怕自己吃了虧。
就在昨天,一則“女方因內衣不合身不讓接親”的新聞,上了熱搜。
婚禮當天,賓客滿堂,女方卻不讓接親;新娘沒接到,婚禮只好改成親友聯誼會。
接下來,男方指責女方視婚姻為兒戲,女方怒斥男方態度有問題。最終,兩敗俱傷。
這出鬧劇,原本是小機率事件,但在自媒體的渲染下,漸漸演變成男女性別對立。
美好的婚事,落得慘烈下場,本就讓人心驚膽戰,再加上看客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相互揭底,適婚男女們的恐婚心理,愈發嚴重。
實際上,性別對立的現象越嚴重,恐婚的人就越多;恐婚的人越多,“大齡剩男”也越多。
朋友楊望(化名)是個80後,他就是在性別對立的大環境裡,慢慢成為“大齡剩男”的。
80後的楊望,在經歷了長達10年的單身後,想給那些恐婚的男女一些忠告:長期單身,會帶來3種負面影響,別忽視。
長期單身會讓你喪失信心,建立親密關係困難楊望說,長期單身帶來的最大負面影響,是喪失信心。
首先,是對自己喪失信心。楊望在25歲前,性格開朗,沒心沒肺,從沒有長期規劃。等到年齡漸長,他只能透過相親來脫單。
然而,在性別對立嚴重的今天,女人在相親時,是以一種審視的姿態來對待。
她們很重視婚姻,總擔心遇人不淑。所以在相親中,設下重重關卡對男方各種考察。
楊望只是普通人,當然有缺點,相親難免不成功。失敗次數多了以後,他的信心慢慢崩塌。
於是,他有了另一種想法。他想等自己積累了一定的資本,變得足夠優秀,有一定能力時,再去考慮婚姻。
想法雖然很美好,但現實很殘酷。很多時候,並不是你努力了就能有收穫,畢竟這世上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
可是,有些東西就算你不努力,也一樣會不停地增長,例如年齡。就這樣,楊望成了一個“大齡剩男”。
其次,是對感情喪失信心。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習得性無助”。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總在某件事上失敗,他就會在這件事上放棄努力。甚至還會因此對自身產生懷疑,覺得自己無可救藥。
楊望也是如此,他幾乎不再期待感情,把相親當作一種例行公事,這也導致他建立親密關係困難。
長期單身會讓你消極頹廢,不思進取男人一生最重要的兩件事,是“成家立業”。
楊望說,自己30多歲“家不成,業不立”,心情已經很沉重了,父母的催婚,讓他更加無言以對。
看著父母日漸蒼老的臉龐,和憂心忡忡的神情,他覺得自己不僅是不孝,而且還虧欠了他們。
甚至,有時他覺得自己就是個廢物,連物件都找不到。長此以往,他的心態慢慢變得消極頹廢。
另外,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舒適區”。
楊望有工作、有收入、有朋友、有自己的住處,他想宅家就宅家,想出去蹦迪就蹦迪,玩遊戲、刷劇、看球賽……
他的單身生活其實挺舒適。
長期單身讓他迷戀自己的“舒適區”,越來越不願意,打破現在生活的狀態和平靜,他變得不思進取,沉溺其中。
可是,內心的理智和責任感又告訴他,這樣的狀態,是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的。
矛盾的心情最煎熬。
長期單身會讓你父母的晚年生活也受到影響大部分父母覺得,兒女的婚姻是他們的責任,看著兒女結婚成家,他們才覺得自己的人生是完整的。
楊望的父母也是這樣覺得。因此,楊望的婚姻成為他們的心結。
楊望的父母已經退休,本來可以享受晚年生活的他們,卻沒有停下賺錢的腳步。父親在小區物業找到新工作,母親返聘回校繼續教書。
他們想為楊望未來的婚姻,多積攢一些經濟籌碼。
看著父母為自己的婚姻焦躁不安,甚至連晚年生活都受到影響,楊望內疚不已。
2021年,楊望已經36歲了。他說以前一直忽視了,長期單身帶來的負面影響,導致自己遲遲無法脫單。
如今,他經過總結與反思,發現了存在自己身上的一些問題。
他決定端正自己的態度,以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婚姻,爭取在新的一年裡,順利脫單。
那麼,“大齡剩男”要如何解決長期單身的問題呢?
我覺得作為“大齡剩男”,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三觀,不要受那些鼓吹性別對立的“毒雞湯”影響。
其次,在相親交往時,多一些耐心和包容,多一點換位思考,試著去理解對方對婚姻的期待,以及她們對婚姻的慎重。
最後,心態很重要,要積極但不飢渴,要隨和但不隨意。
最後的最後,把海子的詩,送給每個走在脫單路上的人,共勉。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