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在某社交論壇的生活版塊看到了一則投票,內容還是圍著千古難題婆媳關係進行,算是讓網友投票2020年最不討人喜歡的公婆型別,小括號還標註老人,一看說的就是已經退休了的型別,四五十歲的青壯年就被剔除在外。
選項包含了各種型別,有尖酸刻薄的、有自視甚高瞧不起兒媳的,也有事兒多喜歡摻和夫妻事的(我毫不猶豫送上了一票),諸如此類,五花八門,中國現實中你能看到的老人型別幾乎都涵蓋在內了。
時隔一週,我前去圍觀答案,結果卻出人意料。獲得2020年最刁鑽老人稱號的並非是性格壞的,而是不作為的:不帶娃不出錢,晚年只顧著享福的老人。
這答案讓我吃驚,對比我婆婆那種控制慾強的,我反而喜歡無為的老人,為何年輕人不喜歡呢?圍觀了理由,大多是以下原因,看上去年輕人也拿他們沒辦法,很現實。
獨善其身,不管年輕人生活
“我今年30歲,休完產假想重返職場,婆婆卻一天孩子都不肯帶,還說養老不用我們管!”發言的是一名90後寶媽,剛生了寶寶,還在月子期,目前正在為寶寶的歸屬而頭疼。在她看來,婆婆的行為就是獨善其身,不顧年輕人死活。畢竟她已經30歲了,若在家當全職媽媽,三年後重返職場很困難不說,現在發展良好的事業也會毀於一旦。
現實中,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請保姆的,何況保姆再怎麼貼心,也沒有老人重視孩子。在帶娃這件事上,若是老人不答應,就相當於給年輕人出了個大難題,還是直接關係到生活質量那種,比性格難相處的型別讓人頭疼多了。
法律保障,年輕人束手無策
雖然網際網路上年輕人總是口嗨“你不給我帶娃,我不給你養老”,但真要等到二三十年後,能狠下心不養老的始終是少數,更何況,法律也不答應。
對於只顧自己的老人來說,法律就是他們的最佳保障,我國《贍養法》規定了,子女對老人有贍養義務,這屬於法律義務。包括子女的配偶,就算老人年輕時不帶娃不給錢,那兒媳女婿一樣存在“輔助義務”,不可能撒手不管。你可以說老人們太過狡猾刁鑽,但他們也是為了早點享受晚年生活,也算是情有可原了。
對於這型別的老人,目前我也沒有解決方法,畢竟錢在老人手裡,而贍養也是老人應得到的回報。在這個問題上,我只能勸說年輕人想開點,要孩子的時間晚一點,準備好了時間和金錢,以後生活上才能不為難。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