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為何我們總是試圖改變別人呢,這當然有著先天遺傳因素,自我相比別人強大才最有可能活下去,“不能改變環境才會適應環境”。

此外,還因為後天形成的對別人不信任感,自我安全感不足,歸根結底還是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能夠把控局勢,不相信自己有能力確保接下來不失控。

要知道,失去控制意味著自我意識的瓦解,這對一個人是毀滅性打擊。

看看這個例子。

週末時候,愛人用手機聽劉心武小說《鐘鼓樓》連播,我從書房出來溜達,恰好聽到了下面這段情節。

說的是主人公女兒回家後,和父母說了句聽來的說江青壞話。結果,家長嚇壞了,用腳踏車帶著女兒送去派出所坦白,幸虧被人家好心打發走了,回來後才後怕不已。女兒因此一輩子無法原諒家長,後來家長年老了,生病了也只是問咋了、吃藥了吧、會好的,敷衍例行公事一般。

聽著主人公名字,我分不清是男女,不知咋的就預設為是母親,母親帶著女兒一起去的派出所。愛人和我說不是母親是父親要揭發孩子,我意識中非常堅信就是母親,爭執起來,氣的愛人找出這一節回放,我忙其他離開一下,回來不理睬我,只好自己找回放聽,知道錯的果然是我。

剛剛為何如此堅信不已呢,問題出在呢,突然釋然了:我之所以堅信是源自有句“無法像對母親那樣噓寒問暖”。意識到的是“母親”這個單詞,就自動聯絡起來缺失的家長角色,其實這正是知覺填補空白的封閉性特點導致。

當我們沒有獲得全部故事資訊時候,大腦會自動完善故事情節,所謂添油加醋煞有其事。要知道,這是大腦知覺特有的加工特點,不如此無法自洽,有時候真的不是故意歪曲事實。

我把這個心理學重大例證發現分享給愛人,人家自然不感興趣,而且恨恨的說,以後不再和我爭論了,明知道錯的是我,還要找證據給我看,要知道需要找證據的不是她而是我。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呢?

自己道聽途說一點故事情節,產生似是而非的感覺,卻不相信人家長時間傾聽給出的結論,除了說明自以為是,不願意改變自己,還是想著改變別人,附和自己毫無依據看法。

可見,許又新教授的提醒多麼真切,他說人有“三不”傾向:不願意承認錯誤,不願意改變自己,不願意說出秘密。自己不願意做的三件事,卻非常願意並會堅持別人去做,堅持別人承認錯誤,堅持別人改變自己,堅持別人說出秘密。

己所不欲施於人,這正是精神分析中的投射機制,自己不好的慾望卻會拋到別人身上,真是人性的真實。

還有就是,爭論問題對錯,自己沒感覺到什麼不舒服,倒是人家那一方氣壞了,可見試圖改變別人,不僅僅自己得不償失,沒有效果不說,還給人家帶來痛苦,真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這種事情,還是少幹為妙。

遇到此類事情怎麼做呢,不過示弱來一句:我沒聽明白,也許是我錯了,不過能給出你的證據來嗎。這樣,起碼讓人家充分表達看法,願意探討交流,而也不會感覺在無理取鬧。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這麼“撩”女人,牽手的機率更高,不妨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