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很多時候,你不一定能意識到你的感受,但它就在那裡。

比如,你和伴侶一起吃了頓火鍋,之後你們有交流。你很興奮,說:“這個火鍋太好吃了,神廚之作!”

他卻一臉不屑,說:“哪裡好吃了?你品味也太低了吧!”這時候你肯定會覺得,彼此對美食的感覺相差十萬八千里。

瞧,你們哪裡是在聊美食,你們真正想表達的,是當時的感受,而這也是最讓你受挫敗的。

你興奮地說火鍋好吃,是因為你的一些強烈內在體驗被喚起了。但我們不習慣直抒胸臆地表達“,感到很激動”,我們說的是“這個東西好”,跟“”沒多大關係。

這樣一來,本來是很親密的分享,最後成了一場彆扭。生活中經常會有很多彆扭,如果能看到彼此不同的感受,就不容易造成進一步的衝突。所以,在親密關係裡,要培養對感受,特別是不同感受的理解力。

我們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感受,這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這些不一樣的感受無所謂對錯,都是存在的,都可以拿出來交流,沒有該或不該。

比如,另一半給你打電話,你沒聽見。發現的時候有好幾個未接來電了,你趕緊撥回去,伴侶劈頭蓋臉:“怎麼回事?怎麼老是把手機關靜音!太不靠譜了!”

你一開始還在解釋,是因為有事調了靜音。但對方也不想聽你解釋:你現在沒開會,為什麼還靜音呢!——你也很委屈,心想“這又不是我的錯”。

你以為是在談對錯。其實不是,你們也是在交流感受。對方是批評你的行為嗎?其實他表達的不是你的行為不對,而是當時的情境喚起了他的一些感受。他的潛臺詞是:以前你隨時都能響應他的時候,他的感受多麼安心,剛才失去聯絡的時候,他感到多麼的恐懼,抓狂。

你當然沒有這種感覺,但如果你能聽到他潛在的那些表達,你就會說:“哎呀,你當時是不是急壞了?你跟我說說那時候的感覺”。就可以安撫到他的情緒,也不用在電話這件事上來回計較了。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交流,努力讓對方理解我現在的感受是什麼,也儘量站在對方的角度,體會他正在感受的一切。這種相互融匯的體驗,構成了我們的親密。

我的一個來訪者,她的父母對她各種忽視和冷漠,她非常憎恨父母的這種態度,憎恨的背後是對親密渴望。後來她養了只貓,這隻貓和她很親暱,給她的陪伴和療愈遠遠勝過她的父母,她嘆息道“為何人還不如動物”。

幾年後,她的貓老死了,她為了填補內心空虛,又養了一隻貓,這隻貓和之前那隻完全不同,這隻貓說來就來、說離開就離開,沒法像之前那隻貓一樣很親暱地粘著她,這又會激起她對父母的那些憎恨之情,她對這隻貓有些失望的同時,也會認為貓的性情本該如此,於是她接受了貓的來去無常,不再抱怨這隻貓。

我們可以看到,她能夠接受貓的“無常”,卻始終接受不了父母的“無情”,所以她能放下對貓的抱怨,而放不下對父母的“憎恨”。我對她說,如果你的態度能像對貓一樣來對待你的父母,也許你的生活就會有些不一樣。

帶著這種態度,不同的感受之間就不會有矛盾,這種態度,有一個心理學名詞叫做“認可”,就是承認這個跟我不一樣的東西是存在的、是有意義的,換句話說,感受這種東西,存在就是合理。

這種態度會大大減少我們的內心衝突。什麼時候才有衝突和矛盾呢?我們設想一下,你冷的時候,伴侶說:“明明現在氣溫20多度,你不該覺得冷!”你告訴他:“我就是感覺很冷!和溫度無關。”他還堅持:“可是你不該有這種感覺!”

你想,這人有病嗎?這確實是我真實的感覺嘛!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一定是我們沒表達清楚。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在說感受,而是用談論外部事件的方式來回避感受。

那在關係中怎麼處理這種時刻呢?提三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是給說話的人,要學會更直接地說出感受。

多用這樣的句式:“我有種什麼樣的感覺。”而不要把它包裝成:這個人怎麼樣,這句話怎麼樣,這部電影好不好,打電話不接是不是你做錯了。

第二個建議,是給聽話的人,要學會聽懂對方的表達。

有時候對方說的話,你是要去掉一層包裝的。妻子可能會說:“你這句話很傷人”,作為老公,你能不能聽到她這一刻其實是在說:“我現在很受傷。”

她的表達不精準,需要你特別用心地聽出來,即:我好不好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她想讓我聽到她的感受是什麼。

最後一個建議,是給每一個人的,不要急著幫對方消除感受。

這裡主要指的是負面感受。我們對負面感受,尤其是別人的負面感受,經常是不耐受、受不了的,這時候就容易用一些否定的方式,做不到完全的認可。

我們的否定可能是:“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或者“不像你想的那樣”,還有一些人的習慣反應,就是說不。“我很生氣”,他說不能生氣。“我很難過”,不要難過。“我很害怕”,沒什麼好怕的。他渴望幫助對方消除這些感受。

這方面,心理諮詢師的耐受力比較高,更能夠接納來訪者的負面情緒。他們一開始就要學習怎麼共情。也就是說能夠設身處地站在來訪者的情境中,去感受來訪者當下的情緒。

我在教學的時候舉過一個例子。妻子早上起不來床,說“我太累了,不想上班”,你作為丈夫要怎麼說?

我們大概總結出幾個方向:

有人是想怎麼解決問題,說你困的話,以後要早一點睡。

有的人是給她算賬,說不上班不行,家裡還需要這筆錢。

有的人是講道理,說我也很累,但我不能被它打敗,我還是要逼自己起床。

還有人很大方,說乾脆就別上班了,我養你。

但是這麼多的方向,你讓一個人來聽的話,都不是最好的迴應。她可能最想聽到的就是一句:

“是的,真的太累了!”

這句話有什麼用呢?也許沒什麼用。但我們能夠稍微體會一下她的內心世界,這就是親密的意義。

14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婚姻最好狀態:不介入隱私,給予足夠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