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語
老年夫妻,在一起久了,對彼此的缺點耳熟能詳,甚至,比對自己還清楚。
十對夫妻裡邊,有八對夫妻會抱怨自己的老伴。
這一點都不誇張,去廣場上溜一圈就知道了,凡事談論老伴的人們,沒有說自己老伴好的,只聽見人人都談論自己的老伴差。
事實真的是這樣麼?
老伴真的太差,還是我們長此以往忽略了對方的好?或許,等有一天,失去了才會明白,那個最厭棄的老伴,才是對家默默付出的人。
二,真實案例
講述者:塗大剛,65歲。(為方便敘述,全文采用第一人稱)
01
我叫塗大剛,今年65歲。
去年二月份,我跟妻子辦理了離婚手續,那時候,我們彼此都受不了對方。她整天跟個怨婦一樣嘮嘮叨叨、沒完沒了。
沒離婚的時候,整天盼著耳根子清淨;現在,終於達成目的了,耳根子也清淨了,我才意識到自己才是那個不可饒恕的人。
原來的時候,她做飯、做家務,照顧小孫子;而我呢,早晨起來遛個鳥,然後吃了早飯,到朋友家裡去打牌,一打就是一天。
但回到家之後,等待我的就是老伴那永無休止的抱怨,指責,甚至是謾罵。我相信換了任何一個男人都受不了,也就仗著我脾氣好,忍了她一年又一年。
當她怒目圓睜、唾沫星子亂飛的時候,是我最討厭的,那一副嘴臉永遠刻在了我的腦海裡。
02
有時候,我甚至在想:家裡有一個這樣的老伴,我的晚年是多麼的不幸。
她越這樣,我越不願搭理她,有時候,她叫我十遍,我都不帶答應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矛盾不斷升級,夫妻關係更是緊張地一觸即發。
其實,我覺得誰家的日子,不都這麼過麼?
退休了的男人下下棋、遛遛狗;退休了的女人做做飯、帶帶娃,這不就是好日子麼?她非得好日子不過,專門找茬,我試著也受夠了。
03
終於在去年的二月份的時候,我倆爆發了一場從未有過的戰爭。
長時間的隱忍,我已忍無可忍;而她呢?也向我提出了離婚,說早就受夠了我,不知道關心她,也不知道幫幫她。
於是,我順水推舟,同意離婚。
記得當時,還說了一句最經典的話:有你五八,沒你四十,早離婚,我也早過上自由自在的好日子。
剛離婚的那段時間裡,我確實過上了逍遙的日子,願上哪裡打牌就上哪裡打牌,願上哪裡遛鳥就上哪裡遛鳥,早上的時候,即使睡到日上三竿,也沒人責罵和嘮叨。
04
當我沉浸在自以為是的幸福裡時,也慢慢開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首先:兒子老是讓我幫忙接送孫子,晚上還要帶回家給他做飯;週末的時候,更是得陪著孩子去少年宮上各種培訓班,我本來就不喜歡坐公交,這樣來回折騰,可把我煩的不輕。
其次:沒人做飯了,剛開始的時候,感覺在外邊吃快餐也挺好,可時間久了,我吃的夠夠的了,還是家裡做的飯好吃。
再次:沒人嘮叨了,我的生活也沒有了規律和保證。
很多時候,我甚至會懷念老伴的嘮叨,看到家裡灰塵滿地,家不成家的樣子,我感到從沒有過的後悔,好好地一個家,被我“鬧”掉了。
原來,那麼多年來,老伴才是最辛苦的那個人,一日三餐,帶娃、打掃家務,以及家裡的各種人情世事,都是老伴在操勞,離開了她的日子,我才知道原來是我傷了老伴的心,破壞了這個家。
但無論如何,卻回不去了。
三,小結
看到這個案例,或許好多人都會感慨。我相信,大部分人的日常,可能也是這樣的。
這種婚姻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漠視對方的付出,使對方在婚姻裡活成了女漢子,與其說只一種堅強,不如說是一種選擇。
她們沒的選,所以會如此。
但我們從這個案例中可以吸取教訓、總結經驗,讓我們的晚年生活不再重蹈覆轍。
老年夫妻,最值得珍惜的不是別人,而是那個嘮叨你、抱怨你、責備你的人,是她們一直陪伴在你的身邊,默默守護這個家!
更多精彩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