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改變心理,改變生活!

遇到挫折和困難,然後更新自己的認知,進而引發修正升級相應行為,完了後再一次進入到生活,人就是這樣不斷迭代中成長的。

在更新認知與修正自己行為的過程中,有一類情況是值得特別注意的:

它就是我們的價值觀的更新。但價值觀的特徵就是比較穩定的,所以更新或者改變幾乎很難(除非發生重大事件)。

然而,當按照穩定的價值觀做出行為選擇受到現實的挫折的時候,為了避免痛苦體驗,就會試圖去更新這認知,然後做出不一樣的行為來

比如,失戀了很痛苦,可能就會將原來【戀愛是人生必需品】價值變成【人生不要戀愛了】。這樣轉變會讓人即使在遇到心動的人,行為選擇上可能會拒絕自己心意。

內在:戀愛是人生必需品的價值觀是很穩定的,但外在:行為上選擇拒絕了,兩個導致的結果是:內外不一致。

在這個例子中,在遇到心動的人,內心是渴望的,但是行為是拒絕的。

當一個人內外不一致的時候,就會產生壓力,感受到糾結,擰巴,痛苦,而且感受不到人生的樂趣。

這樣說很抽象,我舉兩個真實的例子,大家就好理解。

第一個例子,來自於我媽。

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媽跟我電話,說起讓她感覺很受傷的事情。那件事情呢,本來如果按照主流責任劃分,不該我媽出面去處理,至少不該她帶頭。

然而我媽看到了事情,想著畢竟是一個家族的(注:當事人在快20年前,做了一件給我家帶來很大傷害的事情),就出面幫忙了。但是結果是,其他更為親近的人都跑開了,所有的風險都讓我媽來擔著。

她就氣不過,想不通,她本來就自身身體不好與事情也比較多,都站出來了。然而,其他相關人員,身體更好,事情也沒那麼多,就不出面,也不承擔責任。平時當事人對其他相關人員有利的時候,跑得飛快。現在有事情了,他們卻跑得遠遠的。

她想不過來,就跟我電話了。在電話裡,說了很多話,也說了很多狠話:以後再也不插手了,該哪個負責就哪個來負責。

然而,在那不久,我回家了一次,跟她聊天的時候,她又說起這件事情。雖然外在做到了不去幫忙,但是內心卻很糾結,負面評價自己,說再怎麼說當事人好可憐,沒人管,心裡面過意不去,感覺很不自在。

十一月份,她過生日,我們回家。她就讓我和我哥兩人去看望當事人,她也跟著去了。

其實我也看出來了,我媽就是那種善待家人的人。所以她說不管了,是做不到的,當她再一次遇到了肯定也會去做的,要是不做,肯定心裡面很難受,也很擰巴。

第二個例子,來自於群友

這位群友,對戀愛有些困惑。

她被一個男生吸引,就覺得特別好,想要靠近對方。但是當男生向她積極反饋的時候,她就不行了,焦慮得很,不知所措。

於是她按照慣常的方式,開始轉移注意力,比如健身,練習瑜伽,其他什麼的。我就覺得好神奇,於是迴應她。

這裡情況是她在關係推進中,遇到了挫折:她的焦慮。於是想要避開!

其中必然的路:指的就是她價值觀,要戀愛,也就有了焦慮。但她想要沒有焦慮的戀愛。前者讓她想要與對方親近,後者又讓她要逃開,內外的不一致,讓她糾結。

也正因為此,她才會在群裡來問問題,她在糾結!

所以我的迴應在鼓勵她直面焦慮,也就是如何與內心要戀愛的價值觀一致的行為舉動。

我由於熟悉家庭和親密關係,所以舉例都是用的情感。

但實際上,在我們生活所有的方方面面都是如此。

尤其當你發現,無論每次你受傷或者遇到挫折後,雖然口頭罵再也不做了,但是下次遇到依然會出現糾結,不舒服的那種。

那麼每次遇到依然會帶來糾結不舒服甚至痛苦,那麼就要思考這背後是你深入骨髓的價值觀。

找到與發現他們,然後,讓你的行為選擇去匹配他們,但是匹配的過程中,由於現實的限制,那麼我們需要技巧與策略,讓我們內心價值觀能夠有效地最大發揮他的價值。

這過程你收穫的就是現實道與術,體驗到屬於你的人生,這樣你是一個內外一致的人,你會感覺到很有意義和幸福。

結束時候,我突然想到,最好例子不是父母教育孩子嘛?

在教育孩子過程中,肯定會遇到挫折,但是大部分家長並沒有改變對孩子的愛吧,反而會愈加思考,如何能夠更好呈現愛。

此生,做一個內外一致的人吧,不容易也很難,但你會很充實和有意義的。

1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男友很慫,可我還是堅定選擇嫁給他:有的慫不是弱,是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