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自私到底是什麼?

我們以往對自私的定義是相對片面的,對大腦來說,它只要快感不要痛苦,它只“想要”,不要“不想要”,這就是大腦的自私,就是這個本性,給我們今天的人造成了大量的麻煩與人生痛苦,而所謂的修行,或者說這輩子最難,但是又是最有意義需要面對的一關,就是看透自己本性中的所有自私的行為。

因此,我們就必須從這個角度來考察自私,它在我們大腦裡面就體現為動物腦,而動物腦的地位,就在於它是能量熵增定律下萬物一系演化到人性層面時的化身。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全面打卡反思自私的底層規定性。

為什麼要全面打卡反思自私

驅動大腦的,是情緒,而情緒是能量在熵增定律作用下,萬物演化到人性層面在大腦的體現,它是一股真實的力量,是大腦裡面神經元之間傳遞訊號的神經遞質,它的濃度高低就代表著我們行動時的注意力與專注力,代表著我們的行為能力。

因此,自私實際上就是動物腦強烈的為已情緒的代名詞,而且這股力量是有大小之分的,它就表達為有些人特別為已,特別自私自我。

因此,打卡反思的一個核心就在於覺察這股力量對我們的控制。

這股力量的最底層就是能量熵增定律下萬物的演化趨勢,人也是在這股力量的驅動下進步著的,它在我們的大腦裡面,體現為動物腦的本性。

因此,每天的打卡與反思修正的正是我們的已經固化的本性,是大腦裡面那些已經自動化的成型的神經元網路,這些本性已經進化了幾百萬年,以至於它是如此的完善,如此的高效與省能,使得我們幾乎不可能懷疑它,也不可能離開它。

但是它的所有的行為模式卻是為動物叢林而生的,這使得它的很多固化的本性跟不上時代的進步,於是給今天的人造成很大的麻煩與人生痛苦。

然後我們卻從來不可能懷疑它,正因為它的強大底層地位,它是我們人體裡面的基礎,是前額葉的基礎,幾乎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切。

它的強大遮蔽性在於它已經內建到我們的基因裡面,是每個人這輩子最難跨越的坎!

比如,我們今天的年輕人,看老人,一眼就能看出他們將被時代淘汰,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這就是動物腦的自私本性跟不上今天這個時代的根本原因。

因為人類共同體的全面發展,需要的是突破自私的利他之心,沒有克己,一定生髮不出利他之情。

不修行的人,在預設狀態下,一定是會走這些固定化的本能神經元,一定是會自私的。

這就是為什麼要全面打卡反思自私的原因,我們必須首先對這個本性有全面的覺察與識辨,其次才能有針對性的對它進行編碼與整頓。

例子一:接受誤會與委屈

一位專欄使用者打瞭如下一卡:

自知者明。 早上上班擠地鐵,人流擁擠。上地鐵拼命往裡面擠,有個小夥子說我怎麼擠上他,然後嗶哩吧啦說了一堆抱怨。

我默不作聲,當時是差點就罵回去了,但是還是忍住了。原本我的性子是順風車剛烈,受不了一丁點誤會和委屈。

但是時刻知道自己被什麼念頭所驅使,被什麼驅使控制才能做到穩如泰山,處之泰然,這就是思維訓練的明顯進步。

好傢伙,進步了!

打到59卡,就有這樣的覺悟,不錯

控制住情緒,透過靜觀,不回覆的形式覺察念頭以及背後的大腦原理;

該使用者首先選擇默不作聲,這是一個高明的做法,任何時候,不管誰對誰錯,最關鍵的是先把情緒控制住,因為情緒一旦發了出來,它會變得更大,就是去甲腎上腺素的原理,大腦認為得不到,它會透過強化恐懼情緒來獲得。

因此,保持沉默是最好的做法,我在最近經常在家庭裡面使用這個技巧,成功的幫我轉化了很多消極情緒。

其次,覺察是什麼“鈴聲”念頭劫持了我們,對於任何一個情景,我們之所以會生氣,在於我們認定了某些念頭,正如巴甫洛夫的狗認定了鈴聲就是食物一樣,一旦它聽到了鈴聲而得不到食物,就會憤怒,因此,所有的生氣,都源自於我們產生了某個念頭。

當念頭得不到時,我們就生氣,這種念頭越強烈,情緒就越大。

如果我生氣了,說明我被執念控制。

因此,不執念就是,無所謂誤會,每個人都是自私的,他只能看到自己的情緒需求,這很正常,但這也正是對方痛苦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也這樣,只看到自己的情緒來要求對方,那麼我的人生也將充滿痛苦。

比如,大家都是急著去上班,擠擠地鐵很正常,被撞被擠不是很正常嗎,有了這個念頭後,你再被撞被擠,你就覺得無所謂了,負面情緒也無從發生,同時,那些在上下班擠地鐵還認為自己不能被擠被撞的人,簡直無異於給自己的大腦裝了一個定時炸彈,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使得他情緒爆發,走在路上,他都極其害怕擔憂,怕被碰到。

因此,我更多的是可憐那些看不懂的人,他們以為是在為已,實際上是在害已,當今所有人的心理問題,就在於太過為已。

你之所以如此焦慮,正在於你的強烈自私感。

因此,就如稻盛和夫所說的,感恩所有的逆境。

當你不再抗拒“逆境”的時候,發自內心的接受它們甚至感恩它們時,你就開始進入真正的知行合一與正念的境界了,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讓你生氣。

例子二:A大腦與B大腦

使用者B打瞭如下一卡:

我希望上課不聽講的學生能認真聽講,這樣作業才會做,但是我的希望常常落空,我試過表揚激勵,效果只能堅持一會。我很煩惱也有生氣,氣自己沒辦法氣學生不守規範。

這種情況仔細想想,其實有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在入學前就已長期存在,有的需要專業人士干預才能改觀,如果我執意要他集中注意力,只想情況順我的意,那應該是自私吧。

有的學生雖然不能認真聽講,但他也沒有打擾別人,他真做不到好好聽講,那老師提醒他後,接納他的狀態,繼續正常授課,這是自私嗎

而橙子剛學,是一個新手,僅有一點點新鮮感,因此,他散漫與不專注是正常的。

但是當我看到橙子如此散漫不專注時,我就非常生氣,原因在於我一開始就拿著自己大腦的快感來預設橙子,我想他也像我一樣,玩得很專業,這就是我預設的念頭。

一個自私的念頭一旦產生,當它受阻時,去甲腎上腺素就會讓我們憤怒。

橙子沒玩一會,就說累了,不想玩了,我瞬間的反應是如此的氣憤。

當時我覺察到了強烈的憤怒情緒,立即保持對它的警惕,並且不再說話,兒子還問我為什麼如此呆呆的看著他,因為我在覺察為什麼我會如此生氣。

實際上,在此之前還有過一次,同樣的情形,當時我就沒忍住,直接質問橙子說:“你如果不想學,那我們就把鞋子送人了”。

大腦要專注,是激素的結果,只有自己喜歡,擅長,感覺到價值與成長的東西,大腦才會分泌較多正向激素,注意力與專注力才會高;相反,不是發自內心喜歡的,無法在事情裡面發現新奇點,成長點,價值點,意義點,那麼大腦就像關閉一樣,完全提不起精神。固執己見的大腦原理

這就是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會有如此多矛盾的原因,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情緒世界裡面,用自己的情緒來要求對方,而一旦對方做不到,就氣憤與反擊。

因此,這位老師單方面的要求學生聽講,就像很多人要求別人同意自己的意見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神經元網路,因此不同人對同一件事情,完全兩種不同態度是再正常不過了。

有些人能夠從中得到價值感與新奇感,他的大腦神經元就不斷的在生長,那麼他能夠專注,注意力非常集中;有些人完全提不起興趣,那麼不管他怎麼努力學習,就是無法集中注意力,就是記不住東西。

這就是自私本質的另一種呈現方式,大腦只對它擅長的,能夠覺知到情緒的東西會專注,並且以此來理解他人與世界,同時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只要別人不認同我們的想法與意見,我們就會憤怒,甚至還會去反擊。

這就是無知狀態下的固執,它只會給人生增加無限的痛苦,然而它卻是我們生活裡面最為普遍的一種現象,特別是那些能力越強或者地位越高的人,這類人不斷拼命努力,就是想變得強大,獲得別人的認同,如此強大的執念,一旦受挫,他就會爆發,容不得別人任何一點其他看法。

這就是信念的危險之處,當我們建立起一個強大信念的時候,最容易聽不見不同的聲音,一聽見不同的聲音,要麼會被我們扭曲,要麼會被我們強烈的抨擊。

如果企業創始人具有如此固執的自我,那麼幾乎註定這個組織將走向失敗,因為這樣的領導人,將會導致下面的成員“一言不發”,全聽領導的,完全沒有主動性,事情做好和做壞,責任都是領導的,這就是從眾心理狀態下愚昧組織的誕生過程。

因為我們都是井底之蛙,看的都是自己的那片天,但是無數的人,看著自己的那片天,一定要求對方跟自己看的一樣,如果對方稍微提出一點不同的看法,這些人就會爆發。

這就是自私,最終的受害者就是自己,當我們執念一個念頭的時候,我們不但被完全籠罩在這個念頭裡面,導致看不到其他的更廣闊的天地,還因此給自己埋下了一個定時炸彈,一個時刻讓自己焦慮不安與暴怒的炸彈。

稻盛和夫對自私的警惕

所有企業家裡面,對自私的警惕最為重視的人之一,應該就是稻盛和夫了,我在2017年時就一直在讀稻盛和夫的書籍,他在他的所有書中全面強調,做所有事情,不能有任何一絲私心,我在當時讀的時候,覺得有道理,因此,也這樣按照稻盛和夫所說的原則去行事。

但是我還是太高估自己了,本性自私的人,不是別人告訴你要“克己利他”你就能做到的。

本性自私的人,他在做任何自私的事情的時候,也一定是覺得自己是在“利他”的,動物腦想要自私的時候,會為自己的自私行為找藉口,如此一來,它才會做得心安理得。

自私的另一個層面在於,動物腦可以最容易的感知自己的情緒需求,因此,它最容易為了自己的這個情緒去做,而我們要能夠為了他人去做事,我們得有意識的主動的,甚至是調節前額葉去看到感受到對方為了我們付出,我們才有可能生髮起去回饋對方的情緒,這就是人的本性,它天生就是徹頭徹尾自私的。

這就是自私的強大遮蔽性與自我欺騙性。

因此,當我拿著稻盛和夫的克己利他理念想要在團隊裡面落地時,我不自覺的做著所有表面的“利他”策略,但從來沒有真正站在員工的角度,去為員工著想。

更根本的說,這類利他的目的,實際上是為了更大程度的利己,這就會導致更為隱蔽的自我欺騙。

因為利他的本性不是學習出來的,而是必須根據大腦的原理才能發自內心的做出來的。

因此,對抗自私的情緒,是要發生能夠抗衡自私的利他情緒,叫感恩之情,這就是大腦,一切都必須根據大腦的原理來處理,而不是壓制自己的情緒,壓制會造成大腦痛苦,而痛苦的大腦一定會找到其他方式去釋放出來。

透過邏輯來得出要利他的做法,是做不到真正的利他的,這種邏輯的結果是更全面的利己,正如你不斷的告訴孩子要善良,也是沒用的,人要做出利他的行為,前提是必須生髮起利他之情,情才是最重要的,大腦是解決一切的根本,而對大腦來說,所有一切,都是神經元的活動,都是激素的結果。

因此,真正的克己利他,並不是真的克己,如果你能真正生髮起利他的感恩之情,你的人生卻是最幸福與喜悅的!

這些原理包括但不限於:大腦神經元,動物腦,前額葉,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德森定律,情緒機制,能量的熵增定律與最小作用量原理以及在這個底層原理的作用下萬物一系演化到人類共同體的特徵,正念,冥想,知行合一,佛陀,老子,量子力學,遞弱代償,費曼學習法,稻盛和夫,喬布斯。

《第一性原理的思維模型》就是為全面打通這些知識模型而生的,特別是大腦層面的相關原理。

今天的人有一個難得的優勢,那就是大腦神經科學的快速發展,讓我們更懂大腦,因此,傳統的修行方式結合大腦的特徵,有針對性的訓練,就可以改變本性的。

只是這種改變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因為它修正的是我們的已經固化的本性,是大腦裡面那些已經自動化的神經元,它的

我們原先會走這些固定化的本能神經元,但是經過每日的反思與打卡,相當於我們在每一條固定化的神經元旁邊,再修一條小路出來,因此,當我們的本能發生時,有一條小路可選擇,這就形成對本能的調節。

因此,每天在打卡反思的時候,就是在修各種各樣的小路,在新建神經元,在讓大腦成長,這就是大腦的原理下的修行。

因此,真正能改變本性的修行,一定是基於大腦原理的修行!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65歲的女兒照顧87歲的母親,未來,誰照顧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