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孩子很好,孩子註定要離開你,你把老公當孩子,老公早晚也會離開你。——聰語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可能最“噁心”的事就是,全心全意的對一個男人好,結果卻養出來一個“巨嬰”,只會肆意的享受,卻不知道反饋。為此有不少的女性出來大倒苦水,在網上發表著自己如何如何辛勤勞作,卻沒有換來一杯熱水,一個按摩,乃至於沒有一句暖心的話。
如果我說這種事的成因,大都是女性自己“作”的,恐怕會招致很多女性的憤怒,但是我還是要說這一句話——把丈夫當孩子養,是女性最大的失誤!
1、
早先戀愛的時候,每個女人都希望對方當自己是“小寶貝”,享受對方的溫柔與輸出。但是久而久之,兩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近,彼此也越來越熟悉,一些女人的母性就開始氾濫,氾濫成災。
這些女性開始將對方的衣食起居奉為己任,要做一切事讓他生活舒服、無憂,要做一個賢妻良母型的女友,要讓他再次感受到母親的光輝,要讓他離不開自己。
婚後與丈夫相處時,很多女性就更容易進入“角色”,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做一個賢妻,每天朝九晚五,洗衣做飯看孩子,專心讓丈夫拼事業。
將丈夫看作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以丈夫的成功為自己的驕傲,以丈夫的榮譽為自己的勳功章,以丈夫的需求為自己的一切。
但是當自己需要幫把手的時候,卻忽然發現,丈夫是如此的不成熟,如此的讓自己寒心。我覺得這個結果是女人一手“作”成的。
你要明白了,沒有一個人能忽然成熟起來,更沒有一個人能忽然懂得“心疼人”,也不會有一個人能忽然明白“那些事”。這所有的所有都需要一個過程,一個明白、理解、懂得的過程。
將丈夫當成孩子養,就是親手“截斷”了這個過程。
2、
我一直認為,無論是將妻子當孩子,還是將丈夫當孩子,都是一種錯誤的行為,而主人公倘若不能正確的意識到,那一定會因為這種錯誤的行為,付出慘重的代價。
夫妻之間是愛人,是戀人,是朋友,是親人,可以是很多很多種關係,但一定不能是“母子”或者“父女”,因為這兩種關係需要一個人不求回報,需要一個人無私奉獻,需要一個人不求得到。
而這種相處模式中,一個人的成長代表另一個即將成為從前。
試想一下,孩子的成長是在什麼時候?
是在離開父母之後!當孩子主動地離開父母,去接觸新事物,去理解新世界的時候,就是他飛速成長的時候,就是他成熟的時候。夫妻之間,倘若將丈夫當孩子養,最終的結果也會是如此,無一例外。
3、
這種相處模式,看似是女人付出頗多,那男人就一定能得到更多嗎?非也非也!
將丈夫當孩子養,代表了“壓迫”與“控制”“你是我的孩子,你一定要聽我的”與“你是我的丈夫,你一定要聽我的”這兩句話,有什麼區別嗎?除了稱謂不同,我不覺得有什麼差別。
母愛、母性是偉大的,但是它們都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控制慾”。其實這種“控制慾”對孩子而言,是一件好事,因為孩子沒有自理能力,因為孩子沒有對世界的辨別能力,所以將孩子控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才能保護最大限度的保護到孩子。
丈夫在面對這種相處模式的時候,起初的時候,會非常爽,這種甩手掌櫃的感覺,是個人就非常喜歡,但是久而久之,就不行了,畢竟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一直被控制著,誰也受不了,抵抗壓迫是接踵而來的事。
矛盾也就此產生。
將丈夫當孩子養,代表難以得到正向回饋習慣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當一個男人憑空就能享受到很多便利的時候,那就也在無形之中養成了這種不付出就能享受的習慣。
當丈夫無時無刻都在索取的時候,妻子的母性如何的強烈,也會感覺到很大的不舒適,畢竟只是當成“孩子”養,而不是真正的“孩子”。
這個時候,妻子想要的是回報與正向回饋,而丈夫卻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妻子的索求,畢竟上面也說了,哪有人能瞬間學會那些暖心的事情,沒有時間的推動,只有愛,什麼事也難做成。
4、
夫妻兩人,應該是一種共生關係。
一起成長,一起面對,一起成熟,一起擔起屬於自己的責任,然後一起生活,一起攜手看夕陽,這才是夫妻之間最為正確的道路。
妻子不能越俎代庖,幫丈夫太多,否則丈夫淨想著妻子的幫助了,哪還能知道刷鍋水有多涼,哪還能知道洗衣服有多累,哪還能明白帶孩子到底有多折磨人,哪還能身體力行的明白妻子的苦與難?
共同成長,重要的是“成長”,一定要有的是“共同”,當兩人在生活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的時候,才是能建立真摯感情的時候,才能讓兩人懂得愛情、婚姻、生活的意義,才能互相珍惜,互相心疼。
女人啊,你還會把丈夫當“孩子”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