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回復他:性格內向對職業發展肯定是有影響的,如果你能有所改變,那自然是好,但若是實在改變不了,其實也無妨。只要你能做到更好的獨處,那麼就能彌補性格內向所帶來的影響。

很多人對內向、不合群的性格存在偏見,認為這種不擅於交際的人難以有大出息。

真不是這樣的,不少事業有成的人其實都是內向型的性格,我相信每個人身邊也都有這樣的人。

我並不否認外向型性格存在著諸多優勢,但在我看來,內向型性格也沒有那麼不堪。恰恰相反,層次越高的人,往往越是喜歡、樂於獨處。

可以說,「獨處」是一個人成長路上最不可或缺的一種狀態和能力。箇中原因,且聽我慢慢道來。

01

獨處,更能將事情做好

曾國藩說,凡人為一事,以專而精,以紛而散。

意思很顯而易見,要想做成且做好一件事,就必須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三心二意往往都是做不好​的。

那麼,如何才能保持極高的專注度呢​?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定力都是比較差的,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和影響,而且能力也是較一般的,難以一心二用,隨隨便便​就能將事情做好。

所以,「獨處」便​顯得格外重要了。

以我寫文章為例,我喜歡去圖書館裡寫文章。

其實方便查閱相關書籍和資料不是最主要的。真正重要的原因是圖書館裡比較安靜,每個人都處於自己的小世界裡,沒有人會過來打擾。

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是最高效的。

凡事皆貴在專注,而專注往往又貴在獨處。當你想要更好地完成一件事,請努力為自己營造一個安靜的、​沒有干擾的獨處環境。

02

獨處,更能讓我們強大

我在回覆這位讀者時說過這麼一句話:只要你能做到更好的獨處,那麼就能彌補性格內向所帶來的影響。

那麼,什麼樣的才算是更好的獨處呢?

​答案是:在獨處時努力成長,提升自己、​強大自己。

很多人性格木納、內向,不合群、不經營人脈關係,但他們卻能在事業上不斷向上走,備受青睞和重視,原因是什麼?

一個人討喜的原因無非兩點,一是情,二是利。既然他不融入群體,和群體沒什麼情感交集的話,那麼他能有這樣的待遇,自然是因為​價值了。

那些性格不討喜卻又能混得風生水起的人,往往得益於他們自身強大的實力和價值​。

而這種實力和價值,​大多都是在獨處的時光裡修煉出來的。這也是我總是建議年輕人不要忙於社交,應該多花時間在學習和自我成長上的原因。

坦白講,當你的實力不夠,能力不行時,社交的質量會大打折扣,即使認識一些人,擁有一些機會,也難以真正把握好。

所以,真正優秀的人通常都有獨處的習慣,不會為了所謂的合群而忽視自己的成長,他們會在提升自我方面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獨處,​是可以讓我們變的更強大。

03

獨處,能讓我們更清醒

周國平先生在《靈魂只能獨行》裡說道: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兩種,一種是與別人交流,一種則是獨處。前者一直被認為是人的生存之本,然而後者卻是立足之基。孤獨是一個內心整合的過程,能讓自己清醒地看世界,也能讓自己理性地看自己。

為什麼有些人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他們總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做什麼事都很有規劃和條理,而還有些人則像無頭蒼蠅似的,雖然努力,但卻是沒有方向的努力,非常低效呢?

我認為,問題就出在是否有與自己深度交談過。而一個人想要與自己深度交談的前提就是獨處。

處於喧囂和人群之中,我們的思考能力往往會被削弱,至少是沒有時間和機會好好地思考一些事。

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卸下所有的偽裝,心徹底靜下來的時候,才會真正進入思考的狀態,才能真正​保持清醒。

很多時候,選擇遠比努力要重要。想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搞清楚到底應該怎麼去做,對自己有清醒全面的認識,對行動有周全且詳細的計劃,這樣我們就能真正做出正確的選擇,活出高質量的人生。

帕斯卡爾說,幾乎我們所有的痛苦,都是來自我們不善於在房間裡獨處。

不管是從做事的角度講,還是從自我成長、自我對話的層面看,人生中的很多不幸,確實都是從不能​獨處開始的。

生活再忙,圈子再多,也請給自己一點獨處的時間吧,​這真的很重要。

作者簡介:哈叔,青年暢銷書作家,2019年新作《破局-超越同齡人的思考與行動指南》現已在各大電商平臺上架。擅長用歷史解構職場,文字接地氣,簡練精闢,深受當代年輕職場人的的喜歡。

8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愛不能,放不下,是什麼滋味 ?你懂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