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幹大事的人不能有私心?
我們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說說這個問題。
幹大事的人,指的是組織很多人一起來做事的人。
幹大事的人指的是幹一個大型集團的人。
幹大事的人指的是擔任國家的領導 。
幹大事的人不能有私心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私心和幹大事相比,私心屬於小利,幹大事背後是大的利益。如果是說幹大事,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小利上,大事肯定搞不好。
幹大事考慮大事的利益,這個時候就存在一個問題,乾的人的利益怎麼保護的問題。
第一,自己考慮自己利益。只要是利益自己保護的話,會產生和大事的利益衝突,這種情況表現在利用你幹大事索取賄賂,利用幹大事獲得個人的利益,利用幹大事,以權謀私。這與幹大事的集體利益是相違背的。
第二,不考慮自己的利益 考慮大使的利益。當然,大事成了以後,自然有一種隱形的規則,如何去論功行賞,賞個人利益。
如果透過幹大事以後,體現你的貢獻,到一定程度以後,會釋放你的利益。
所以我認為幹大事的人,不考慮個人利益,應該準確的講應該是不先考慮個人利益,幹大事是先考慮集體的利益。
只要在大勢過程中,你有自己的價值,可能到後期你個人的利益就會進一步得到維護。
個人利益一步步就會得到保護。
因此我們說幹大事如果事先考慮自己的利益的話,就可能會影響幹大事的效果。
有一個故事是這麼說的,有一個人發現倉庫裡有20萬噸礦泉水,他把礦泉水的水都倒掉,把瓶子賣了150塊錢,這是典型的看到的20萬噸的水,但只看到瓶子的價值,沒有看到20萬噸水。一瓶賣兩塊,那就是呃20萬噸,是幾百萬,上千萬。有些人只看中蠅頭小利。不能看到整體利益。
因此我們說幹大事有私心,一方面私心帶來的利益太小了,另一方面,導致大事幹不成。
最主要的是幹大事帶來的結果是長遠認識我。
所以沒有私心,不是不考慮自己的利益,而是不首先考慮自己利益,隨著大事的成功,自然自己的利益得到滿足,這個過程才是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