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菠菜:#情感故事大聯盟#系列
插圖:《孃家的故事》劇照
經常聽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句話,說的就是親情,父母把我們養大了,等到我們有能力報答他們的時候,他們卻沒有給我們機會,而早早的離去了。
這表示一種惋惜和哀情,但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做子女的心裡還有父母的,人活一世,最起碼為人一定要孝順,上對得起父母下對得起妻兒。
在民間大多數人們的意識裡,養兒就是為了防老,可我覺得在現在這個社會,養兒不一定就能防老。
因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節奏,都非常的快,自己的事都成一團亂麻,怎麼還可能去心平氣和地陪伴在父母身邊呢?!
都說子孫滿堂是好事,可在民間子孫滿堂未必是好事,反而到老的時候,更孤苦伶仃、更無依無靠,因為大多數的時候,兒孫們掙的都是父母的錢,或者是父母分配的財產和給的愛時不均勻,最後讓血脈相連的親兄弟都反目成仇了。
變成這一惡果,都是和父母行為分不開的,他們沒有得到老有所依,我覺得這也就自食其果。
作為兒子,無論父母再怎麼不好,畢竟是父母,他肯定都會願意養老送終的,但作為兒媳婦,顯然就不會這麼妥協了。
她不鬧個明白,寧可背上不孝媳婦的罵名,也要為自己家人討回公道。
大家都是父母的寶貝疙瘩,憑什麼有的人拿了父母的好處,父母最後養老的時候,卻還讓一分錢沒拿的孩子養呢?
李彩琴(化名)有四個孩子,前三個是女兒,最小的則是兒子,這是她當年盼星星盼月亮才生下的兒子。
因為生活在農村,交通閉塞,人們的意識也不超前,家家戶戶都是以生兒子為榮,誰生的多誰在村裡就屬於大戶人家,說白了就是有勞力,因為那個年代種的都是莊稼。
要是有一家連續生了好幾胎都是女娃娃的話,就會被村裡人笑話,並且也在背後說三道四的。
李彩琴就是如此,一連生了三胎都是女孩,漸漸地就聽到一些關於她們家的風言風語,他們兩口子也就抱著一直生下去的決心,直至生到男孩為止。
上天還是眷顧他們兩口子的,生到第四胎的時候,男娃娃張學軍(化名)誕生了。
張學軍的誕生,可謂是樂壞了他們老兩口,那天學軍過滿月的時候,他的父母張三牛(化名)專門擺了幾桌,請親朋好友來一起高興高興。
話說他們兩口子這麼喜歡男孩,張學軍成人後出去打工、蓋房、再到娶妻生子,卻沒有沾過他們老兩口的光。
因為前面的三個女兒出嫁的時候,他們兩口大部分都是倒貼的,人家男方給了彩禮啥的,他們為了面子都是再以嫁妝又全額賠了過去。
有人也勸過他們:三個女兒呢,把彩禮都留下給兒子準備準備以後蓋房結婚。可張三牛的回答是:我還年輕,又不是幹不動了,我這把骨頭還是可以給兒子奔出來的。
想法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等三個女兒嫁了人之後,她們生的孩子年齡都參差不齊,也因為特別稀罕外孫子,只要見面了,孩子們要什麼作為外爺、外婆的就給買什麼,在孩子們臨走時,也一人給包幾百塊錢紅包。
一個孩子的話,用這麼個方式可以,可如果是兩個孩子、三個孩子、四個孩子呢?
畢竟時間長了,再加上女兒們有的生的小孩還是三個或者兩個,這麼一來二去,作為外爺、外婆的張三牛和李彩琴,自己辛苦掙的那麼點錢,全都照顧外孫們了,也沒攢下什麼錢。
而他們的小兒子張學軍眼看著年齡不小了,也該娶妻成個家了,這個時候他們老兩口卻已經快七十多歲了,張學軍指望他們也肯定是指望不上。
而又想去靠三位姐姐,但他們的孩子也都大了,上小學的上小學,上中學的上中學,經濟壓力也大,時不時還總和家裡人吵架,所以張學軍能怎麼辦?他也只能靠他自己了。
也就是從這一年,他才開始慢慢攢錢,在打工的過程中也認識到了陪伴自己一生的人杜夏(化名)。
現在他們房子有了,婚結了,孩子也有了,只是父母的養老問題,一直遲遲在媳婦杜夏心裡不是滋味。
她這個人是個有恩必報有仇必記的人,丈夫張學軍一路走到今天,有多麼的不易只她心裡是清楚的,而他的父母沒有在這條路上幫過他一把,又憑什麼要張學軍去養老送終呢?!
站在張學軍的立場上來說,他倒覺得沒什麼,畢竟是自己的父母嗎,現在一切都走過來了,日子也過好了,自己又是家裡唯一的兒子,自己不養父母誰又去養?!
可他的這立場在妻子杜夏這兒,完全站不住腳,她是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的,憑什麼?瞎子捱打了,卻還讓瞎子去點燈,這上哪兒說理去,她認為就應該讓張學軍的三個姐姐輪流的照看年邁的公婆。
也就因為這事,杜夏打電話,想把這三個姐姐約到家裡來商量此事,說是商量不如說是命令或者拿回自己該拿的。
電話打過去後,只有大姑子一個來了,其她兩個都因為有事,而抽不開身。
大姑子到家一看,弟弟學軍和弟媳婦住在新屋,而年邁的父親和母親卻還在老房子住著,他們也根本就沒有接過來一起住,這個時候身為老大的大姑子,就有點火了,他們年齡那麼大了,你們還是不聞不問,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大姑子隨即就對著弟媳婦杜夏說:“弟媳婦,你看咱爸媽年齡也大了,你們可得養老送終啊,別在這裡瀟灑的日子過著,讓他們在家吃糠咽菜!”
杜夏毫不客氣地回道:“我們可沒這個義務!你看看學軍他這幾年來多麼的不易,也沒沾過他們一點光,憑什麼要養他們老?!
我倒覺得,有些人,既然拿了不該拿的東西,那就應該擔負起養他們的責任。
我這個人愛憎分明,你對我有恩我必然會報,你對我不聞不問更別想從我這兒拿走一分!”
這句話說完後,徹底激怒了大姑子,她整個臉被氣的通紅,而此時弟弟學軍也沒有在家,她打也打不成,罵也更罵不成。
隨後說了句:“那啥,今天我一個人來了,二妹和三妹也沒來,學軍也沒回來,咱倆說的再好也不做數,下次等他們都到了我們在商量吧!家裡還有事,我先回了啊!”說完後,大姑子就出了門灰溜溜的走了。
而此時的杜夏也是個能人,她連忙跑出拉大姑子,讓她吃了午飯再走,顯然這肯定只是一句客套話,並沒有真心實意的讓留,這件事也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大姑子今天被叫來,碰了一鼻子灰,肯定也能看出來,養父母這件事,非她們姊妹三個輪番養不可。
01.做女兒的有義務養親生父母做女兒的到底有沒有義務養親生父母?
這個問題被提出來後,我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應該都和我差不多,不管是女兒還是兒子,都是有義務養親生父母的。
盡孝道、責任和義務這根本就不分性別的,畢竟都是把你們從出生養的長大成人的,只是這期間孩子們多的話,就看作為父母的把這份愛分給誰的多一點、誰的少一點罷了,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精力,在那個孩子身上投入的精力多少而已。
世界這麼大,肯定是有偏愛的父母的,只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來說,這樣的父母少而已,但並不代表沒有。
當然了,父母的養老問題,都是孩子,肯定都有責任,只是區別在於有的父母把財產或者愛沒有公平的去分,最後導致享受少的那一方,卻還要出與其他人相同的力,這不管放在誰身上,誰都不願嚥下這可氣。
都是血濃於水,憑什麼你對他和對我就不一樣,親情一旦和經濟利益掛鉤,到最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的話,大多數做老人肯定都得不到善終。
所以我覺得做父母的要麼公平,要麼誰拿的多誰養老,即使你是女兒也不例外,要麼當父母給的時候,你就別要。
02.有智慧的父母,老的時候,仍舊可以讓孩子們情同手足因為父母給孩子們分配財產不均,而導致兄弟之間反目成仇,甚至鬧出人命的在近年來也屢見不鮮。
孩子們走到了這一步,可以說和做父母的是有直接關係的,你一旦偏愛一旦有私心後,就很容易讓兄弟姐妹幾個犯心病,雖然這個時候嘴上不說,但心裡早就已經不悅了,只是在等一個導火索而已。
老有所依是在自己不讓兒子不犯心病的情況下,才能老有所依的,你都不真心待孩子,還怎麼讓他們在你老的時候真心待你,這顯然也是不現實的。
“孝”字我覺得是建立在真心和公平之上的,這個社會誰會願意去做那個啞巴,吃了黃連還有苦難言?!
畢竟都不是傻子,父母老了沒人管,和他們本身有特別大的關係。
所以說,你想讓自己老了之後,能有一個好的日子,要麼一碗水端平,要麼偏心偏到底,到老的時候仍把這一個人靠住。這樣一來,不管到了什麼地步,你的日子好過,孩子們也不犯心病,仍舊可以情同手足!
END
今日話題:
你覺得父母一碗水端平好,還是偏心到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