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個人的行為習慣往往能看出她(他)是一個怎樣的人。而很多人也希望"養兒防老",但是養兒真的能防老嗎?答案是不一定的。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孝順,其實,孩子以後對自己的父母孝順與否從小就可以看出來了,而很多不良的行為習慣都是從小養起的。
案例玲玲的媽媽在玲玲很小的時候離婚了,玲玲跟隨了媽媽,但是,玲玲的媽媽覺得離婚之後有點愧對玲玲,因此,對玲玲百般呵護,有求必應,她只求玲玲過得開心幸福。但誰知,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玲玲的要求也越來越多,甚至超乎想象,玲玲的媽媽發展繼續這樣子下去不是辦法,決定不再這麼無條件地縱容她,但是在玲玲看來,只會就覺得這個媽媽做得不夠盡職,不夠愛她,還說什麼跟著爸爸都比你好之類讓人心寒的話。
分析具備"3個特點"的孩子長大後孝順與否,在很小的時候就有預兆。
1、好吃懶做
孩子的獨立性應該從小培養,不要讓孩子的懶根繼續蔓延,而家長呢不應該什麼事都是自己親力親為,有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識應該讓孩子自己做,不然,孩子長大後連最基本的生活常識都不懂,意識裡就會一直懶下去,惰性一旦形成,就很難戒掉了。
2、不懂得尊重年老的人
現在很多的父母為了謀生都會選擇去遠地工作,這樣就會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帶,而爺爺奶奶只會對孩子溺愛有加,什麼事都縱容孩子,有一些被爺爺奶奶寵愛過度的孩子,情緒不對的時候就會選擇去辱罵或者那東西砸自己的爺爺奶奶,形成了目中無人,意識裡沒有尊重看人,小時候對人不尊重,長大後也不會孝順。
3、自私自利,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自私自利的孩子一般都不會在乎別人的感受的,抱著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對於父母的感受也會選擇去忽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那麼,自私自利的人多半是不孝順的。
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使其成為一個孝順的人?1、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學會尊重
一個人只有學會了尊重他人,才會贏得他人的尊重。父母應該從小就教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尊重老人、尊重父母,這樣子長大後才能在社會立足。尊重父母是作為兒女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尊重他人。
2、約束孩子的不良習慣,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是能影響孩子以後的發展的。一般來說,好的行為習慣能給他人一種好的印象,而這種人未來發展也會相對順利一點,多半會成功;反之,不良習慣只會讓他人厭惡,因此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從小做起。
總結
當發現孩子具備不孝順的苗頭時,家長要及時制止,不能讓這個不良苗頭繼續發展,不然只會毀了孩子的未來,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也不要過於寵溺孩子,應該教會孩子學會尊重,杜絕不良行為習慣,繼續發揚好的好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