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視如己出,不是一味的疼愛,也還要匡正她的錯誤,讓她感受到自己成長在一種健康的環境,用溫暖的方式,消除冷漠,經營自己的幸福。家庭的溫暖,有時隻言片語,勝過揮金如土。
用溫暖的方式,消除冷漠,經營自己的幸福
有一個朋友是一個重組家庭,丈夫有個女兒,自己是單身。對於丈夫的女兒,她可以做到疼她視如己出,但管教就百般顧慮。
因為孩子從小缺少母愛,所以周邊的人,尤其是親戚對她就有很多看法,有時候孩子犯了錯誤,她批評幾句,就有可能引起一些人的說三道四。
後來她和丈夫有了一個孩子,她就更加小心翼翼,怎麼管孩子都會有人覺得不合適,怕自己哪一點做的不好,更會影響到孩子。
即便是孩子對她沒有什麼牴觸,有時候一些親戚也會說她,傳統觀念上的“惡後媽”帽子隨時都會扣在她的頭上,她覺得自己非常難過。
其實隨著離婚率的不斷提高,重組家庭很多,這樣的事已經非常常見,重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就成了一個大家很關注的話題。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不是每個重組家庭都能像《家有兒女》裡面那樣和睦快樂,但是卻可以用一種溫暖的方式,消除冷漠,經營屬於自己的幸福。
家庭的溫暖,有時隻言片語,勝過揮金如土
在我的長篇小說《城客·迷惘》中,肖茜茜就是在一個重組家庭中長大的,後媽滿足了她的物質需求,但是卻給不了她溫暖。
她說自己有幾天不回家,家裡彷彿什麼都沒發生一樣,這也造成了她後來的一連串悲劇。一個家庭的溫暖,不是物質,有時候隻言片語勝過揮金如土。
一個有類似經歷的朋友說,他現在很不願意回家,因為每一次回家,感覺就是一個客人,就連繼母的孩子都說他是客人。
當一個家變得客套起來,那麼家的溫暖也就無法談起。因為客套的存在註定是一種主賓關係,這種關係之間無論多麼友好,距離是最基本的前提。
在一個家庭之內,對一個人好或者不好,不是滿足一方面的需求,而是消除距離,讓人感受到親人之間應有的溫暖和約束。
真正的視如己出,不是一味的疼愛,也還要匡正她的錯誤,讓她感受到自己成長在一種健康的環境,因為“管”也是愛的重要部分,缺少了管,只會是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