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著名思想家愛默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不然等於零。

前幾天,朋友乘大巴回老家,坐在車上等著發車的時候。一位先生走到她身邊,給她指了指自己的殘疾證。朋友當時覺得他很可憐,並且一臉霧水地看著他,不清楚他叫自己有什麼事。先生示意她看一下本上的數字,原來是讓她捐錢的。

他走之後,旁邊一個阿姨問她,捐了多少,她如實說了。阿姨翻著白眼說:助紂為孽。朋友很懵,想了很久之後問我:捐錢幫助別人不是好事嗎?為什麼會被阿姨這樣說?

一個人的成長,從放棄做一個“好人”開始

“好人”這兩個字,是很多人都想要的標籤,就像有些人的人生格言就是當一個好人。為什麼想要當“好人”呢?首先,生而為人,多數人都有一顆行善的心,所以想當一個好人。其次,“好人”是對個體的道德認同。

問題來,什麼是“好人”呢?如果心理學家告訴你,對當好人的嚮往,會阻礙我們成為最好的人,該怎麼辦?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個人的成長,是從放棄做一個“好人”開始的,別不信。

想要成為“好人”,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當大家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想必很不理解,想要成為一個“好人”,怎麼會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首先,“好人”是一個定義很寬泛的詞語,每一個人對“好人”都有不一樣的理解。有人認為:不傷天害理,寬以待人、嚴以律己、樂於幫助他人,就是好人。有些人認為:不為自己的利益傷害他人,尊重他人的利益就是好人。更有些人認為:對我好的,才能稱為好人。

一個人的成長,從放棄做一個“好人”開始

大家發現沒有,每一個人對好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想當一個他人眼中的“好人”,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無論你做得再好,總會有人不滿意。

“好人”這個標籤不是護身符,而是一種束縛。你想當好人,就要滿足所有人的要求。若你不能滿足所有人的要求,那便不能稱為一個好人。因此,想要成為一個“好人”,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觀念,而這種觀念也在阻礙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正如社會心理學家多莉·丘格講的那樣:我們對“好人”的定義是很狹隘的,在科學上是無法實現的。

成長從放棄做一個“好人”開始

首先,先了解心理學上的一個概念:有限道德。可以理解為非故意的不道德行為,推翻了之前的無限道德。心理學家把有限道德界定為一種系統的、可預測的心理過程,而這種心理過程讓人們實施的是與自己道德準則不符合的不道德行為。

一個人的成長,從放棄做一個“好人”開始

簡單地來說,就是個體對自己認為的道德水準,與實際存在的道德水準之間的差異。同時,有限道德造成的偏差也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說,個體是無法完全成為“好人”的,再優秀的人,也會由於認知偏差無意識中做出違背自己道德原則的事。

說到這,有些人會很生氣,覺得我說的不對。當然,我不會生氣,因為有限道德就是在無意識中產生的。

有限道德產生的原因

大腦是很複雜的存在,有時候也會自欺欺人。有限道德的原因其實蠻複雜的,就不展開講了,只大概地說一下。在做一件事之前,會經歷三個步驟,分別是預想、行動、評價。在這三個步驟中,“應該自我”和“想要自我”的作用發生了很微妙的改變。

一個人的成長,從放棄做一個“好人”開始

“應該自我”和“想要自我”是個體內心兩種相沖突的想法。“應該自我”是理性的、睿智的、道德感很強的一面。“想要自我”就是感性的、情緒化、衝動的一面。

為什麼我們想遵守道德規範,行動上沒這麼做,事後也沒感知到自己的不道德呢?就是因為在決策階段,“應該自我”佔上風,所以我們堅信自己一定實事求是。到了行動階段,“想要自我”控制著我們,使我們的行為沒有達到預期的想法。

最後在評價階段,“應該自我”佔據上風,使我們相信自己的行為達到了道德要求。實則,不然。

好人是給別人看的,善良是自己的選擇

一個人的成長,從放棄做一個“好人”開始

所以說,當個體只是想從行為變成一個“好人”的時候,其實是無法成為一個好人的。因為是人就會犯錯,而好人是不允許犯錯的。一旦犯錯,就不是好人了。因此,很多被評價為“好人”的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覺得被束縛。而這,也讓他們止步不前。

因此,一個人的成長,就是從拋棄做“好人”開始的。只有拋棄這個固有的觀念,才能進步。當然,生而為人,我們應該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允許自己犯錯,看到自己的錯誤,不斷進步。好人是給別人看的,善良是自己的選擇。

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我懷念的不是鹹菜的味道,而是那個曾經不服輸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