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婚姻的主流思想大多是悲觀的: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結婚前是白月光和紅玫瑰,結婚後是白飯粒和蚊子血。”“婚後的男人都是會變的,談戀愛對你多好都是假的,婚後可不要指望了。”“合不來就離了,換一個就好了。”“結了婚後就沒有自由了,婚後面對的更多是無聊的瑣事...”······
我們不說這些言辭對錯與否,但卻帶給一些人焦慮與不安,如果有的人是見證過父母的失敗婚姻時,他們的思維會增加對婚姻的負面認同。
而當他們帶著一些悲觀思想去進入婚姻或經營婚姻時,婚姻變得一團糟後,他們就會說:“看吧,就知道是這樣......”
我們的大腦對這些思想一般是這樣運作:接受資訊——經過思維過濾——主動經歷——最後產生認同或摒棄資訊,接著又重複新一輪的思維經歷。
可見這些思想的植入,對婚姻生活的影響,所以每當遇到婚姻問題,很多人會輕易放棄。
這也是為什麼離婚率越來越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被黑化的婚姻,還能幸福嗎?離婚就真的是解脫嗎,就可以永遠地幸福下去了嗎?
然而,事實並不是。
在芝加哥大學的社會學家魏特(Linda J. Waite)的一份調查研究表明:
自稱“婚姻非常幸福”的已婚者比例非常高,達到61-62%,而且在過去十年裡,這個比例並沒有下降。
最值得注意的是,縱向的研究表明,那些不幸福的婚姻,如果不離婚,有三分之二會在五年內變得幸福。
(研究報告參考:Linda J. Waite, et al. Does Make People Happy? Findings from a Study of Unhappy Marriages(American Values Institute, 2002).)
另外,該報告還指出:根據十二獨立的心理幸福指標中的任何一個來衡量,平均而言,那些婚姻不美滿而離婚的成年人,都不比那些婚姻不美滿但沒有離婚的成年人更幸福。
離婚並不會減少各種抑鬱症狀,也不會提高自尊或增加權利感。
即使去掉種族、年齡、性別和收入等因素之後,也是如此。
這說明,婚姻的益處被誇大了。
因此社會學家魏特說:“13億人高估了婚姻的好處!”
而美國神學家、護教學家——提摩太·凱勒則說:“13億人低估了美滿婚姻的前景。”
除此之外,在”The Dechline of Marriage ”(2010 Pew Center report ).報告總結說,已婚夫婦的有84%對婚姻生活感到滿意,與之相比,同居者對生活感到滿意的比列是71%,獨身者是66%,離婚或分居者是50%。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大量的研究證據表明已婚者的生活滿意度明顯高於單身、離異和未婚同居者。
這些證據也表明了,多數人的婚姻是幸福的,而那些婚姻不幸卻沒有離婚的人,多數最終變得幸福。
同樣,那些在健全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前者有生活有積極性的比列比後者高二到三倍。
(研究資料來自:Wilcox,The Sate of Our Unions 101.)
所以,一面倒的總結就是:成年人守住婚姻、兒童與父母在一起生活,會極大地促進人類的幸福。
婚姻是一場慢跑,如果我們只是停留在眼前的利益,面對婚姻的問題選擇逃避放棄,是很難得到真正的幸福的。
這個世界本就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幸福的婚姻同樣是需要修煉的,而不是信手拈來的。
離婚不等於解脫,中途就打退堂鼓的人,會帶來以下三個嚴重的離婚問題:
1、陷入“習得性無助”,卻誤認為是解脫心理學家馬丁·賽利格曼做過一個實驗,將兩組受試者聽噪音,第一組受試者有阻止噪音的方法,而第二組則無法阻止噪音,讓他們在各自的環境待一段時間。
之後他再次向兩組播放噪音,這一次大家都有阻止噪音的方法,但先前實驗中的第二組受試者卻無動於衷,原因就是“習得性無助”。
賽利格曼的實驗表明,人非常容易陷入“習得性無助”的狀態中,所以當失敗或無助時,我們經常會選擇放棄,甚至感到絕望。
在婚姻中同樣也是,婚姻出現問題,當人們找不到解決方案時,就會陷入“習得性無助”的狀態中,然後用離婚來收場,認為此刻是解脫了,其實是逃避問題,無需解決問題的短暫快感。
2、看不清婚姻問題的真相,再一次重複傷痛婚姻問題產生,表面是我們會認為是兩個人的相處方式的問題,但是研究其根源,婚姻問題的真相是兩個原生家庭相處模式的較量。
英國精神分析師約翰·鮑爾比(Bowlby)提出,早期親子關係的經驗形成了人的“內部工作模式”,這種模式是人的一種對他人的預期,決定了人的處世方式。
內部工作模式會在以後的其他關係、特別是成年以後親密關係和婚戀關係中起作用。
我們小時候在父母習得的“父母對待我們方式”“父親對待母親的方式”等,在進入了親密關係後,我們會將自己習得的方式留在潛意識中,不自覺地去對待伴侶,變成了父親、母親的樣子。
並且,如果在原生家庭沒有獲得足夠的愛,我們會從伴侶的身上去獲取;
曾經想要改變父母不成,也會延續到成人的親密關係;
曾經在原生家庭受過的傷害,也會因為類似的事件輕易觸碰舊傷。
“你就跟你那個酒鬼爸爸一樣!”(男人習得了父親喝酒的行為,傷害自己)
“你一點都不愛我,最後你還是會拋棄我,不是嗎?”(曾經被父母拋棄過,重複被拋棄的經歷)
“我辛辛苦苦付出了這麼多,為什麼你還是這樣對我?”(女人習得母親無底線付出、充當受害者的行為)······
如果我們看不清婚姻的真相而選擇離婚,那麼我們就重複這種小時候習得的方式,在下一段婚姻中重複傷害自己。
3、原生家庭破碎,帶給孩子童年陰影大量的研究表明了:早期親子依戀的質量會對個體的人格和心理產生重要的影響。
如果父母一方缺席,對孩子的成長必定造成影響。
離異家庭子女常見的心理問題就有:
1.自卑心理:孩子因為父母的離去,認為自己低人一等,如果受到不公平對待或接受他人的嘲笑會更加嚴重。
2.恐懼心理:孩子因為父母離異,因此情感脆弱,害怕受到傷害。對婚姻、愛情產生不安與不信任感。
3.補償心理:離異家庭的孩子由於缺少父母的關愛,“歸屬和愛”的需要從父母身上得不到滿足,就會透過別的途徑來彌補,比如,早戀。
4.逆反心理和攻擊行為:孩子對原本完整的家庭突然破碎,一時間無法接受,他們就可能會將自己的痛苦遭遇都歸咎父母,對父母產生敵視情緒,還可能會泛化到其它情境中。比如,指責父母、對別人漠不關心等等,對周圍的大部分人或事進行反抗。
原生家庭的破碎,帶給孩子的心理問題是不可估量的。
一個幸福完整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實在太重要了。
以上分析是離婚後帶來的常見三大問題。
離婚=解脫?離婚不單單只是在離婚合同上簽字那麼簡單,這其中的問題,還包括財產糾紛、孩子撫養權爭奪等等。
更重要的是,要深刻地意識到離婚影響個人、原生家庭、孩子成長的三大問題。
離婚≠解脫,如果沒有深刻的覺悟,因為害怕面對婚姻問題而選擇離婚,對個人、孩子、家庭是極不負責的。
當然,也不缺離婚也能過得好的人,但是我們要清楚其中的代價是什麼,更不要高估離婚的好處。
一個家庭,一段婚姻,如果能補救,為何不去努力呢?
畢竟,幸福的婚姻是需要修煉的,彩虹總在風雨過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