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2021年已經過去了9天了 ,有人覺得過的很快,有人覺得過的很慢。覺得過的快的人顯然意識到歲月匆匆,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完,沒實現;而覺得過的慢的人認為生無可戀,歲月無聊。

感覺時間過的快的人,心情是無比的沉重和“壓力山大”,其實是一種一事無成的無力感,別人或競爭對手進步飛速,而自己仍停留在原地,或恍如龜速,一旦自己所浪費的時間情景像電影般從腦袋裡一幕一幕地滑過,便頓感時光飛逝,有一種空虛且彷徨的感覺。要解決上述悲涼的感覺,就要先讓內心重新充盈起來 ,做好精神的加法,確立“斷舍離”的生活態度,輕盈前行。

在《斷舍離》一書裡有一句話是這麼寫的:“斷舍離,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

我很認同此說法,想要的東西有很多,但有些東西能夠得到,有些東西必須捨棄。

如果想要得到太多,而不捨得割捨,不捨得放手,那麼心就會負累越多,生活就會越凌亂。

唯有定時清理人生的行囊,看看什麼該扔,什麼該留,什麼該添,才能規劃好自己的人生。

01

“斷”掉自己的惰性,做自律的人

最近常聽到的一個詞是“自律”,前段時間看了一篇文章,說最大的自律其實是“斷舍離”

很多人確立了目標,制定了計劃,往往在實踐過程中,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比如外界的干擾,惰性的出沒等,於是中斷了自律。

常把自律掛在嘴邊,卻間歇性地躊躇滿志,持續性地混吃等死,這是多數人的常態:

你因為羨慕別人彈得一手好琴 ,就買了一把自己中意的琴,可如今琴蒙塵許久,鍵也壞了;

你一直想當大作家,可是書稿還一行字沒有,覺得沒靈感寫不了,就不了了之了;

你信誓旦旦要練出馬甲線,但是健身課程一節沒上,健身卡也過期了。

在鬥志昂揚和放縱沉溺中不斷地反覆、不斷地切換,直至歲月不可追,才嗟嘆一聲:若是當初……

可人生就是一趟單向行程,沒有如果。

很多人都會把不自律歸結為自制力不夠。畢竟可以睡懶覺,誰願意早起;能胡吃海喝,誰願意扛著健身房的鐵皮疙瘩流汗。

就拿早起這事,眾網友頗有共鳴。

在睡前,自己胸中的豪情積蓄到了頂點:

明天的我要早起去晨跑;

然後背英語單詞;

吃一頓超級營養健康的早餐;

好好挑件衣服,打扮得超級好看;

對每個人都和顏悅色;

努力工作,明天屬於我的。

實際隔天早上的自己,態度之堅決:算了,看情況而定吧。

如果我們要堅持去做某一件事,單靠動力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想要變成一個自律的人,必須“斷”掉自己的惰性,鞭策自己。

《風雨哈佛路》這部電影裡面的女主角莉斯說過一句話:我知道外面有一個更好更豐富的生活,而我想在那樣的世界裡生活。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渴望的世界,而自律就是那把可以開啟的鑰匙。

提起演員張譯,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為了演好《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張譯猛吃黃瓜10天瘦了15斤,而呈現給觀眾的僅是幾分鐘不露臉的片段。

在公交車上,基本都是任素汐在說臺詞,講述兩人的愛情故事,而張譯戴著口罩,只用眼神來回應她的每一字每一句。

層層遞進的眼神交流,讓這段戲的目光全部聚焦在張譯身上,也再次印證了他優秀的演技。

沒有輕而易舉的男主角。張譯說“他一直和長相帶來的自卑作鬥爭”,他的顏值可能是“路人甲”,但他靠對演戲的執著和始終不斷的自律,打磨自己演技,將一個個角色詮釋到極致,慢慢地走進觀眾的心中。

有網友在網路上分享了與張譯的合照,要不是直接點名是張譯,相信很多的網友是認不出來的。

照片中的他穿著一件條紋的襯衫,整個人瘦的已經完全脫相,而且還剃了光頭,因為太瘦頭頂兩邊還向裡凹陷。整個臉比之前小了有兩圈,因為太瘦,看上去眼睛卻比之前大了很多,但是神態看上去十分憔悴,網友紛紛表示擔憂,有的直言:

42歲的張譯頭髮稀少看上去就像是個老頭。後來有網友在網路上回應,說張譯目前正在拍攝新電影,因為角色需要一個很瘦的形象,所以他目前正在減肥,每天只吃水果,晚飯只吃一個包子餡兒,瘦到現在的皮包骨狀態。

不敢想象就連包子皮都不敢吃,他的自律真的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實在是太敬業!

不僅張譯,48歲的閆妮透過堅持的健身和養生,從“佟湘玉”蛻變成逆齡女神;

莫文蔚,每天睡前跑半個小時,所以50歲的她身材驚豔眾人;

還有很多人因為持續的自律,過著別人無法想象的生活。

自律可以改變人生,這是顛撲不破的道理。

02

“舍”棄什麼都不捨得的想法,走出舒適圈

看似安逸的生活,最消磨鬥志;一成不變的安穩,最耗費時光。

認為時間過的慢的人為什麼感覺歲月無聊?那是因為你的舒適圈,正在毀掉你。

在舒適圈裡,我們的不確定、匱乏和脆弱降到最低,會覺得舒服、放鬆、穩定、能夠掌控、很有安全感。但是日復一日重複同樣的事,就會對生活沒了激情,感到枯燥乏味。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現象:

有的人捨不得放下舊情,一直活在過去唸念不忘。即便是對的人已經走到了自己面前,也會熟視無睹。

有的人捨不得放下執念,會讓自己的人生偏離正確的軌跡,無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更看不到光明的未來。

有的人捨不得放下壞習慣,一直停留在原地,自我感覺良好,其實是不進則退,最容易被淘汰的也是自己。

人生有時候就像是望遠鏡,從一頭看過去,彷彿自己想要的東西唾手可得,其實什麼都抓不到。

人生也像是一個旅行包,走一路,也裝了一路。若什麼都捨不得放下,也就不再有新的空間容納新的收穫。

作家李尚龍曾在他的書中寫到,“在大城市裡,搞廢一個人的方式特別簡單,給你一個安靜狹小的空間,給你一根網線,最好再加一個外賣電話。好了,你開始廢了。以自己為圓心,自己的手為半徑,開始畫個圓。你會發現所有需要的東西,都在這個圓圈裡。這個圈,叫做舒適圈。”

《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當全職太太多年,驟然婚變,她完全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但痛定思痛之後,她還是勇敢地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從超市售貨員,到奢侈品導購,再到企業調查員,羅子君一步一個腳印做出了成績。是的,在能力與理想相匹配之前,一切的舒適都是絆腳石,它甚至比我們遭遇的困難更為可怕。

一個人只有從程式化的重複中驚醒,去做真正熱愛的事,才能連結到靈魂深處最深刻的共鳴。

走出舒適圈不是必然選擇,但它是更好的生命軌跡,把人生的圓畫大一點,年邁的時候回頭看,裡面是更廣闊豐富的內容,而不是“少壯不努力”的苦恨。

03

"離”別複雜的情緒,做情緒的掌控者

網上有句話說:理想生活總是風花雪月,可現實卻是金戈鐵馬。

在這個快時代的節奏裡,每個人都有太多自我掙扎的瞬間。被衍生的焦慮、不安、憤怒、悲傷等負面情緒不停困擾著。

有這樣一段影片:正值飯點,在一家餐廳裡,一堆外賣小哥都站在桌前等出餐,其中,一位藍衣外賣小哥突然發火大喊:“73、75還有多久!”,正在一旁忙得不行的女店員,也被這句話激怒了,吼著回了一句:“餐還沒出來,你大聲有什麼用!”,沒想到,這句話讓外賣小哥徹底失去理智,隨手抓起桌上打包好的外賣往桌上狂砸。這時,後廚衝出一名男店員,拿著手上的漏勺就往外賣小哥頭上砸去。

影片的最後,男店員把外賣小哥擠在牆角拳打腳踢,嘴裡還伴隨著謾罵的方言粗話。

外賣小哥沒有反抗,只是蜷縮著,本能地抱頭痛哭。

短短1分鐘的影片,讓人看了非常難受。

其實,外賣員不容易,風裡來雨裡去,辛辛苦苦一單賺幾塊錢,一旦超時就會被差評、扣錢;

餐廳小哥也不容易,行業本身競爭就大,好不容易挺過疫情危機,起早貪黑,苦苦經營著;

遺憾的是,本就不易的處境,卻因情緒失控,變得更加不利。

然而,這件事的影響遠不止於外賣小哥受傷,店家經濟上的損失。

更嚴重的在於,這位外賣小哥因為此次惡性事件,可能會被辭退,再也不能在外賣平臺工作;

店家也因為打人,受到網友的刻意差評和抵制,可能也很難再繼續經營下去。

短短几分鐘衝突,情緒失控者中,沒有贏家。

就如《半山文集》裡說的那樣:

世界上並沒有那麼多的壞人,多數時候只是在負面情緒下表現出來的舉止言行而已,因為壞情緒的存在,每個人都有變成壞人的時候。

細細想來,很多因為衝動而犯錯的人並不一定是窮兇極惡的大壞人,但就因為一時沒忍住,既傷害了別人,也損失了自己。

我有個朋友,有一次在家和父親吵架,說了氣話,沒道別就離開。

賭氣好幾個月沒有回家,沒想到,最後父親突發疾病去世。

朋友都沒能見到最後一面,更沒來得及補上一句“對不起”,留下了一輩子的遺憾和自責。

生活中,有的人因生氣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釀成大錯;

也有人因語出傷人,逼走了身邊親近的朋友家人......

有時人遇到的最大敵人,不是能力也不是運氣,而是失控的情緒和口無遮攔的自己。

控制情緒,其實就是控制命運的開始。

只有當你學會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離”別複雜的情緒,你的福氣才能慢慢靠近你。

山下英子在《斷舍離》裡說 :從加法生活轉向減法生活很重要,並不是心靈改變了行動,而是行動帶來了心靈的變化。可以說,斷舍離就是一種動禪。

新的一年,不妨靜下來,想想自己需要什麼,用“斷舍離”的方式,一步步靠近喜歡的自己。

12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心理解惑:你的計劃,為什麼總是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