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情,張愛玲曾經這樣描述,“愛情看起來很浪漫、很純情,可最終現實是殘酷的,因為她經不起油鹽醬醋的烹製。”
短短一言,道出許多男女對愛情的嚮往,以及對婚姻的恐懼。
孟佳在《姐姐的愛樂之程》中,一臉不安地說,“很難想象30個姐姐,突然有天跟我來說喝喜酒,我的世界就真的,感覺會崩潰了。”
張含韻聽了有些驚詫地問道:“你恐婚嗎?”
孟佳有些茫然:“我只是找不到結婚的理由。”
節目播出後,這句話登上了輿論頂端,孟佳本人也發了一條內心剖白,“當我越來越獨立了後,對於依賴、對於和另一人產生羈絆、對於結婚,就覺得離我好遠、好陌生,沒有結婚的理由。”
這番迷茫,不止存於她心中,也是許多女性的疑問。
01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以後,什麼原因會讓女生選擇放棄?”
高贊回答之中,有這樣一條簡單的敘述,“因為我們去旅遊,他不願意幫我拎行李,在異國他鄉他站在上面看著拎不動行李的我,瞬間我就覺得不值得,再見了!”
據統計,1990年30-35歲的女性之中,未婚佔比為0.3%;而今的35-40歲女性之中,未婚佔比為4%,增長超過10倍之多。
趙媛今年34歲,任職於上海某外企,是一名中層管理人員,年薪不菲。
工作10餘年,她已經自己存了首付買房,在上海定居。
早年間也談過幾場戀愛,撇開校園的青澀故事不提,只說說工作後的這段經歷。
27歲的時候,趙媛已經是團隊的主管,正是事業上升期,前途無量。
她與男友在一場公司活動中相遇,對方也是能力與實力並存的型別。
相似的經歷與性格,讓趙媛與男友走到了一起,兩個人一邊在職場拼搏,一邊謀劃未來。
他們的分開也是因為一件簡單的小事,假期他們約好去看電影,趙媛想吃一桶爆米花,男友卻攔住她,“這有什麼吃的?”
在電影播放的整個過程之中,趙媛一直在想那桶爆米花,她不懂為什麼自己不能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
這個問題成了她心中的一個結,最終還是提出了分手。
男友感到莫名其妙,但趙媛心中清楚,她獨自生活的時候,可以滿足自己所有快樂,而兩個人的相處,卻變成了束縛。
就像孟佳在節目中說的一樣,她擁有給自己美好生活的能力,也可以足夠獨立,戀愛可以分分合合,結婚卻還要多一道程式,為什麼要做這麼麻煩的事呢?
02很多老人不免困惑,在他們心中,結婚生子這種到了年紀就水到渠成的事情,為何對如今的年輕人這麼難?
80、90後心中也有話說,“年代不一樣了,別拿你們那套要求我們。”
曾經那個時代,吃不飽穿不暖,人們只忙著生存,到了歲數就該結婚結婚,該生孩子生孩子,這是他們認知中理所應當的人生順序。
然而在現代之中,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吃穿已然不是年輕人亟待解決的問題,他們需要精神上的追求。
所以結婚與否,再也不是人生中的必然,而是看他們是否甘心。
為什麼這麼說呢?他們不想步入婚姻的原因是什麼呢?
高額的房貸與彩禮。以一線城市北京為例,想要買到一套400萬以內兩居室的房子,要去通州、房山、大興或者昌平等郊縣,在市區一套像樣的學區房是600萬打底。這對於沒有深厚家底的年輕人來說,可謂是傾家蕩產也買不起。退一步講,在二、三線城市買房安家之後,男性還要面臨鉅額的彩禮。這兩座大山壓在年輕人心頭,不如無婚一身輕。不想承擔家庭責任。結婚意味著走入了成人的世界,不僅要為柴米油鹽折腰,還要去為人父母、養育孩子。這背後犧牲的,是他們享受的時間、玩樂的金錢,許多人並不想過這樣的生活,今朝有酒今朝醉於他們而言更快樂。找不到合心的愛人。經歷了愛情的分分合合之後,許多人都覺得找一個跟自己合拍的人那麼難。家長催促他們,“能踏實過日子就是好的另一半”,可年輕人對愛情的追求,比對物質的追求還要高,找不到靈魂的伴侶,他們不由覺得婚姻索然無趣。憂心職場歧視出現。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步入婚姻意味著犧牲自我,他們要承擔養育孩子的主要責任,換來的卻是職場上的歧視。婚齡不被聘用、育齡很難升職,甚至失去工作做全職媽媽等等,都是女性不結婚的隱憂。03婚姻的確不是必然,但不結婚真的完全都是優勢嗎?也不盡然。
劉奶奶今年65歲,年輕時候出了名的心氣高,就要找個合心的丈夫,不然就自己過一輩子。
沒想到這一語就成了箴,從30歲的傲氣,到60歲的寂寞。
劉奶奶的父母離世後,她獨自生活,養了貓和狗,很多人都羨慕她自在。
特別是那些為家庭煩心的同事,都覺得劉奶奶這樣也不錯,直到50多歲,她做了一個小手術。
當時姐姐家的孩子每天來給她送飯,問候兩句,再就是同事之間偶爾來探望,更多時候還是一個人待著。
她也有幾個要好的閨蜜,但個個都有難唸的經,有人要帶外孫,有人在外地兒子家。
出院之後她就不太一樣了,不如以往有精氣神,總是默默坐著不說話。
或許很多人都說,有了丈夫有了孩子,也不一定在生病的時候忙前忙後啊。
但人在生病的時候是最脆弱的時候,她不一定需要照顧,但一定有情感上的寄託與需求。
這就是不結婚的弊端之一,因為人們都有對愛的渴望、關注的需求以及被認同、被迴應的感受。
倒也不是想說不結婚不好,而是覺得結婚與否,不該成為人生的選項。
如果想要過獨立的不婚生活,就要想好怎樣去面對未來的日子,否則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如果想要結婚生子,也不要過於急迫,要去篩選契合的物件,讓自我成長為心智成熟的大人。
婚姻從來不是獲得幸福的標本,只要能讓自己擁有幸福感,婚與不婚都應當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