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李樹根。
相信你一定有過“剛看到一件有趣的事,饒有興致的跑去和女生分享,卻被澆了一頭冷水”的經歷。
其實通常來說,如果不是你得罪了這個女生,或者話題的切入點不對,是不會得到上面這樣的結果的。
既然在交往初期“得罪對方”是一件小機率事件的話,我們今天就來重點解決一下“聊錯切入點”的問題。
讓你在一堆已知她可能感興趣的聊天話題中,找到最有趣的那個切入點。
首先我們要知道,想要找到那個最能讓女生感興趣的話題切入點,要考慮兩個維度:
一是話題與女生關注主體的關聯性,另外一個,是切入點對於女生來說的特殊性。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可以根據這兩個維度,把問題放到象限圖裡來分析。
橫軸表示關聯性從弱到強,縱軸表示特殊性從低到高。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圖片:
我們知道很多女生喜歡聊“明星類話題”,為了便於舉例,我就找一些近期的事兒。
那麼我們就以“明星類話題”為例,假設我們已知女生,有某個特定關注的人,比方說baby.
明星有很多,再比如倪妮。那麼按照和女生的關聯性來看,自然是baby關聯性最強,倪妮最弱。我們把它填到象限圖中:
然後,我們再按照特殊性,找到一個不那麼特殊的事件,和一個最特殊的事件。
前陣子baby拍了部電影叫做《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倪妮也有《拆彈專家2》,這裡不具體說電影如何,那樣就變成電影類話題了。
還是圍繞明星類話題,就單說“拍電影”這件事,它是相對常規的動作,因此在和女生聊天時不具備特殊性。
什麼算是特殊性的事件呢?前兩天baby發了條於情感狀態的微博,熱搜都爆了。
相對於“拍電影”而言,一個明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拍一部電影出來,但一個明星在情感方面的新聞可不是年年都有的。
因而“baby情感狀態”話題在這個例子中具有其特殊性,我們把象限圖補全:
四個象限就已經全部填充完畢了,我們從第一個象限開始,依次來分析一下。
第一象限,強關聯高特殊話題,和一個關注明星baby的女生聊,baby的情感狀態,在這個例子中,是最會讓她感興趣的話題切入點,讓你可以順利的和對方聊下去。
第二象限,弱關聯高特殊性話題,側重特殊性而忽略了關聯性,比如和一個關注baby的女生聊倪妮的情感狀態,即便倪妮也上熱搜了女生大機率是不感興趣的。
第三象限,弱關聯低特殊性,基本上就是八竿子打不著的話題了。就好比和一個關注baby的女生聊,倪妮拍了部新的電影,女生都不一定能回覆你。相信沒有人這麼聊。
我們重點說一下第四象限,強關聯低特殊性,側重關聯性而忽略了特殊性,比如對一個關注baby的女生說,baby拍電影了。是不是覺得沒什麼問題?
在你沒看到這篇文章之前,其實這麼聊倒也還好。
即便兩個人可能並不會像第一象限那樣聊的很多、很開心,但話題畢竟和女生是強關聯的,雖然並沒有多麼出彩,最起碼不會出錯。
不過如果你想要追求更高質量的聊天,還需要在話題切入點的特殊性上面下些功夫。
不然你很快就會發現,有些時候你聊的明明是她本該感興趣的話題,她的反應卻一般。
這多是“儘管話題大分類具有強關聯性,但細分領域卻犯了低特殊性”的錯誤。不細心觀察的話,也是不容易分辨的。
總得看下來,最推薦的話題,當然是和女生聊強關聯高特殊性的話題。其次,如果沒別的辦法,強關聯低特殊性話題也不是不能聊。
而弱相關高特殊性話題,和弱相關低特殊性話題,能不聊就儘量不要去聊。它對於兩個人的關係幾乎沒有任何幫助,有時還會起到反作用。
當然了,針對上面這個例子我還要補充說明一下,女生對於“明星類話題”的關注也分兩種:
一種是她很關注、很崇拜某個人的“追星”;另一種是她抱著“吃瓜”心態,不具體崇拜某個人。如果是前者的話在聊的時候你要注意,偏負面的話題不要和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