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作者 | 盧璐

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認識我先生本人,一定會認為他是個特別開朗而且溫柔的人,像一隻招財貓,總是笑眯眯的,為此我常常收到羨慕的膝蓋:“太羨慕你了,能找到這樣的男人。”

而我只能說:“那是因為,你沒和他結婚,沒在一起過。”

他是個過度追求完美而且脾氣很急的處女座,在生活中,常常因為某個細節沒有達到他的要求,就開始著急發脾氣。

他的脾氣,說得浪漫一點,就像是飛到天上的爆竹,一下子就炸了,炸了也就兩分鐘,而說得齷齪一點,就像是嗓子裡的一口濃痰,不能忍受,一定要一口吐出來,不然可能把自己憋死,可全然不管會不會傷害到別人,也就是我!

多少次,我被他爆發的衝擊波,震得全是顫抖,氣得魂飛湮滅,疼的要死要活,我想也想不明白為什麼,他對所有人都能那麼耐心和友善,為什麼單單這樣對我?我深惡痛絕。

隨著時間慢慢過去,我們越來越熟悉,漸漸地,我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精準的探測器,可以非常清楚地預探到,他什麼時候開始醞釀要發脾氣的情緒。

只要我感覺到這點,就一定會先發制人,朝他發脾氣,這是一種看起來“先發制人”的自我保護本能,當然針尖對麥芒,接下來我們就會劇烈地爭吵,吵完之後,遍體鱗傷地等著這場暴風雨過去。

我跟很多人探討過,我發現,在生活中存在著一種現象:越親近的人,越會相互傷害,我們彼此傷害的程度和痛苦,跟我們彼此相愛的程度和親密度,完全成正比。

而且傷害我們最深的人,也是被我們傷害最深的人,完全可以根據遺產繼承法來排序:最疼的就是父母、配偶和子女,然後是兄弟姐妹、姑姑舅舅,再然後才是朋友、同事、領導、老師……

為什麼會這樣呢?甚者很多人就是因為想不明白其中道理,無法梳理自己的情緒,很多人選擇快刀斬亂麻,為了不讓自己受到傷害,而刻意逃避和迴避親密關係。

在生活中,沒有人可以完全和別人意見相同,當意見不同的時候,各持觀點,必然會產生分歧。

生活並不是一場辯論比賽,每個參賽選手在據理力爭的時候,還能完美掌控著自己的情緒,而另一個參賽選手會平靜地等你闡述完自己的觀點,才開始發言。

由於絕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吵架,甚至害怕吵架,所以人人都想要以我方勝利為目的的速戰速決,最好拿一把錘子,一錘把對方掄暈,自己全勝,結束戰局。

可吵架也有所不同,讓我們用和同事的爭吵作為例子。

有時候,我們也會為了工作,和某個同事非常激烈地爭吵,但這完全不影響大家事後一起去吃飯唱歌,而且往往不打不成交,吵過之後,下次工作起來反而產生了默契。

但是在工作中,也有另一種情況,就因為一件非常小的事,爭吵程度也沒有太嚴重,可結果就是從此老死不相往來,面帶笑容地暗自下絆子。

而區別這兩類爭吵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感情。

當兩個人就事論事,並沒有涉及個人感情和情緒的時候,爭吵可以是一種溝通手段,可是一旦觸動了情緒之後,爭吵就會變成一種傷害,深烙在心底。

我用同事做例子,因為我們和同事感情連結不是特別緊密的,而從同事轉向更親密的關係,朋友、父母、夫妻和孩子,關係越親近,感情越緊密,心連著心,碰了哪裡都是血肉模糊。

所以,為什麼越親近的人,越無法控制情緒,彼此的傷害越強烈呢?

01

感情越強,越希望對方能做到與自己同步的感同身受

感情讓我們忘記客觀——那個被我們深愛的人,也是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看法和態度。

所以,感情越深,親密感越緊,我們越無法就事論事,越不能接受為什麼對方不能夠理解自己的感受。

我們理所應當地認為,我是這樣痛苦,我是這樣憤怒,我是這樣愛你,你怎麼可以不站在我的立場,不在第一時間,和我感同身受?

這讓我們失望,也讓我們痛苦,這種負面情緒,就非常容易變成:你自私、你不在乎我、你在耽誤我時間等,各種負面影響非常大的情緒,更多時候是一種無法接受,感覺你在耽誤我時間的怨恨和委屈。

02

關係越持久,積怨越久

情緒是有記憶的,當我們總是在同一個地方絆倒,情緒就會累積得越來越多,態度很容易變得激烈。

其實無論是配偶,父母或者子女,吵架的過程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過程。

最初一分鐘,是因為某一件兩個人沒有達成協議的事,比如“你為什麼沒有洗碗”。

一分鐘之後,就是為了情緒在吵架:你憑什麼這樣跟我講話?

而三分鐘之後,雙方就會陷入一種大家都是受害者的情緒裡,開始翻舊賬,類似:你不但不洗碗,也沒有洗襪子!昨天,前天,上個月,去年,都沒洗;而且你還這麼對我講話,憑什麼?為什麼?沒天理!

而三個小時以後,當雙方終於筋疲力盡地都把自己肚子裡的氣放掉後,冷靜下來去想一下,如果沒有後面風起雲湧的那些之前沉澱下來的受害者情緒,開始只不過是洗一個碗而已。

而關係持續越久,一定會有越多的陳年往事來發酵彼此之間的受害者情緒。

03

腹黑的情緒,讓我們“心安理得”地傷害自己人

我們的情緒,不僅智慧,而且十分“腹黑”,可以欺軟怕硬地選擇承受的物件。

越親近的人,越讓我們有安全感,譬如父母,配偶和孩子,情緒上來的時候,我們的意識也十分清楚,即使再吵,也不會有多大後果,吵完了,自己舒服了,他們還是會這裡,不會離我們而去!

可是面對同事、朋友或者公司領導,則是不一樣的。朋友可能甩手離去,同事可能從此給你使絆子,而面對領導,如果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後果更無法預測。無論再氣憤再悲痛,我們會用力地加強控制自己的情緒。

而關係越親密,在某些時段裡, 我們不僅不去控制和疏解自己的情緒,反而有意任性,釋放自己的情緒,畢竟情緒是洪水,在很多時候,需要找一個釋放的空地。

04

每一段親密關係的本質,都是政治和鬥爭

作為每個個體來說,都是“自私”的,以自我為中心,想要盡最大的努力,擴大自己的張力,這是每個人處世哲學的第一要素。

而人們之所以組建社會,就是人和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無法隨心所欲,必須遵循某種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法則行事。

這是一對終生持續的矛盾,只要涉及人和人的任何一段關係,我們都要面對寸土必爭的對峙。

這種博弈對峙,因為關係的親密程度,雙方的關注程度也會成正比增加,這種加倍效應,會造成彼此的撕扯力度,導致傷害痛苦程度大大的加深。

然而,無論是在社會,還是在家庭中,當一個人的情緒濃度足夠高,會很容易地自然引爆,伴隨著怒吼、眼淚、暴力……這時候,普遍的做法是,別的人都會退讓,避免正面接觸,讓他發洩完自己的情緒。

但是要注意的是,情緒爆炸,是個非常容易產生抗藥性的辦法,會讓對方產生免疫力,讓對方產生反應,只能自己一層一層地爆炸升級,直到不可控制。

這看起來,你發了脾氣,就把場子鎮住了,大家都怕你,事實上,當一個人情緒引爆太頻繁,大家會認為這個人情緒不穩定,不能承擔責任,而且不太高階。

而對於自己的愛人和親人,每個人的耐力都是有限的,即使我們有愛,有血緣,可是如果不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就像是最初我和我先生那樣,彼此冤冤相報,無窮盡的傷害。

說到底,情緒爆炸對自己,是一個切切實實,反反覆覆的內損,讓自己充滿著悲傷、疲憊和對於世界的不信任。

其實,即使是特別偉大的人,也不能直接改變這個世界,我們只能從改變自己開始,從而看到世界的另一個角度,天寬地廣,耳目一新!

---- 節選於盧璐新書《三十幾 來得及》

12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62歲的單身女人,想娶我必須滿足這5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