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現實世界往往是很魔幻的,不信你看看這位護士的肺腑之言。

劉護士,28歲

剛畢業我就當上了護士,一直工作了四五年,在醫院裡見過很多老人住院,其中我發現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

那些臥病在床的老人需要有家屬照顧,但來照顧的子女往往不是老人最疼愛的那一個。就拿前幾個禮拜來住院的老人來說,他有三個兒子,老大,老二和老三分別在外地上班。

得知老人住院了,老大第一個請假回家照顧老人,日日夜夜守護在老人身邊。

只不過現實比較魔幻,老大並不是老人最疼愛的那個兒子,老人家最疼愛的是老三,老三一樣在外地上班。老人家差不多住了一個月的院,老三才請到假回來看看父親。

更現實的是老人家並不念老大的好,反而會挑老大的不是,說老大沒有那麼細心。但只來了一次的老三卻剛好相反,老人家尤其喜歡老三,哪怕老三沒有幫老人端屎端尿擦身體,只不過是買了一些水果來看看而已。老人家就滿心歡喜說老三的好。

好像老大為此請假來照顧自己是本分不值得拿來說的一樣,老大為了照顧老人請假十幾天差點沒了工作,老三這麼久才來一次,而老二自始自終沒來一次,只是打了幾個電話叮囑一下。

不僅是這樣一個例子,當護士多年遇到不少病人,那種臥病在床的老人來照顧的子女往往不是他們最疼愛的那一個,而那個最疼愛的子女只需要買點水果來探望就成為好人,被稱為孝順。

這不禁讓我想起自己的家庭。我家是典型的重男輕女,小時候有雞腿往往都是先給弟弟吃,有什麼好東西第一個拿到的就是弟弟,家裡人會給弟弟買新衣服,而我只能穿堂姐穿過的舊衣服。

而當我長大成人後,對爸媽更好的卻是我。我會給爸媽買新衣服,生活用品,還給老爸換了一個新手機。而弟弟比我小一歲,幾乎什麼都沒幹,甚至這麼大了沒錢的時候還會問爸媽要生活費。

而我大學畢業就沒問父母要過一分錢,但父母依然對弟弟更好,這或許就是重男輕女的通病,不管對父母多好都會被認為理所當然,而那個父母最疼愛的子女只要稍微做點什麼就被喜歡,被說成是孝順。

以前的我只以為像我這樣的重男輕女的家庭才會這樣,現在做護士多年發現現實還挺魔幻的,那些有好幾個兒子的家庭一樣如此。

父母偏愛老二,不管老二做什麼都會說好,而不被那麼疼愛的老三做什麼都會覺得理所當然,做好了會被說成應該的,有點差錯就會被說不上心。

吃力不討好,這樣的子女太缺乏表揚了,照顧老人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甚至比照顧剛出生的嬰兒還要難,嬰兒還可以討喜,看著可愛,有生活氣息。

而老人不討喜不說,還有去除不掉的老人味,再多的耐心用在老人身上都會被消磨。再多的親情感情都會在幾個月的時間迅速消磨殆盡。

照顧老人很耗費精氣神,新的一年,祝願我們這輩子都不會遇上這樣的事。

END

18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每天懂點心理學:通透的人生,需要多些鈍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