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拼多多又出么蛾子了,員工猝死、跳樓、辭退,想想人生果然很無常。美國電影《阿甘正傳》裡說的,“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滋味。”
她說自己專業是生物科技產品研發,但到了現在的公司一直不順。反而新來的一位同事,獲得老闆信賴,一路高升。問她為什麼?她也說不清楚。
但自從新同事來了之後,公司的幾個專案都中標了。更玄的是新同事進了一個專案組,這個專案本來要黃了,但不知道為什麼市場有了新政策,專案又活過來了,現在成為公司最賺錢的專案。
雖然從理性上來看,沒有任何因果關係,但公司老闆就信。現在老闆都把她當做錦鯉供著,超級旺別人也旺自己。這個行為本質和古代巫師,殺人祭祀求雨一個道理。
而我妹從中學期間學校就獲得各種奧賽金牌,也上了985大學,平平穩穩的來到這家公司,但自從來了之後,各種水逆。
然後她總結了說:比能力、比文憑、比工作能力,都比新同事強,為什麼她來了就能步步高昇?只能用運氣來解釋了。
非要解釋了話,總會找到一大堆理由的。比如說:她為人親切啊,人善良啊等等。但這是事後諸葛亮了。新同事也不知道她來了會怎樣?公司也不知道這位員工來了,會帶給公司這麼大變化。
這是運氣嗎?
再先說我身邊的兩件事
我有一個朋友初中畢業就打工,十來年攢了錢,自己創業開廠,賺了不少錢,之後工廠被當地人給黑了,虧了很多錢,還坐了牢。
出來之後再創業又掙了不少錢,2019年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全部身家投資了一個快消品,前期工作都做好了,渠道鋪好了,團隊都找好了,沒想到疫情來了。
按他的話說2020年真是血洗啊,手上準備的300萬現金,不到半年就耗光了,到現在還沒有緩過來。
這是黴運嗎?
但我老家有一個做醫療產品的朋友,開了一個小廠,十幾年了幾乎都是平平穩穩的,這種市場本來就很小,自己的小工廠也根本不掙錢。
前年和我聊天的時候就說,明年不幹了,準備把小廠關了。2020年疫情來了,一年賺的錢比他十幾年的還要多,然後他趕緊跑到一線城市買了房。
前陣子見到他還聊到這事,他也不得不感慨,運氣真的好。
這些都是真實的事情,就發生在我身邊。
很多事情你不得不承認是運氣在左右著你。
就像考試一樣,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記住知識,至於題目會怎麼出實在不是我們能控制的,純粹看運氣。考公務員、考研究生考得好不如報的好。
一直以來我們就有一種錯局,人生按照計劃一步步的執行,一切盡在掌控中,現在想想這可能是錯覺吧。
我們以為能控制人生,其實並不是。隨機和偶然才是人生的重要部分。我們只能說增加某種行為可以增加某一種結果的機率,但仍有大量未知的元素。
你想一下,你怎麼遇到你物件的?
你想一下,你怎麼選擇這個職業的?
你想一下,決定你人生的幾個重大決策是不是精心策劃的?
......
對於我來說,一個都不是按照計劃走的,都是偶然隨機做的重大決定。
讓你產生可控的錯覺,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可能是一種安慰效應。
最早期的電梯設計是不能控制開關門的,但很多人抱怨還投訴了。設計師加裝了電梯開關門按鈕,這種開關其實並不能控制開門關門,但這讓你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你控制了開關門。在電梯這個封閉的環境中,這種錯覺會讓人產生安慰,抱怨投訴也減少了。
運氣這事本質上是偶然與必然的機率結合,如果你理解了這句話,你就能明白,所有傳授成功學的都是騙人的。
當然,現實中還有一些奇門遁甲、面相學、易經、摸骨等對世界的認知體系,作為一個理性思考的人,我很難理解,這裡我不做評價。
我們不能控制人生也不能控制運氣,我們能控制什麼?
我們能控制自己,做點實際的事情。當你真正把自己能控制能影響的那少部分做好了,再去嘗試擴大能控制的範圍,不要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更上一層樓。
因此,請你將注意力集中於你真正能影響的少量東西——堅定不移地只關注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其他的,聽之任之吧。
再說一個民國時期的故事。
張學良當時想槍斃楊宇霆,極其捨不得,用拋硬幣決定,第一次是正面,該槍決。張學良還是下不了決心,又拋了一次,還是正面,該槍決。又拋了第三次,還是正面,這是天意嗎?如果當時拋的硬幣是另外一面,東北會不會面臨不一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