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文|能遼

題記

人到中年,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張愛玲

正應了那句話:最愛我的人,傷我卻是最深。對於中年人來說,最大的折磨往往來自於他們身處晚年的父母。

同事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的父親有晨練的習慣。有一年冬天,他又照例出門晨練。兒媳勸他,今天降溫,多穿點衣服。他的父親竟然惱了,還把原本穿好的外套脫了。果不其然,當天下午老爺子就病倒了。吃藥打針住院,老爺子一樣沒落下。由於醫院離家遠,同事和妻子只能輪番請假。已經上中學的兒子,到了吃晚飯的時候,也只能在外面對付一口。

前前後後折騰了2個多月,老爺才算好利索。

如果這位老爺子是“剛”著作,接下來要說的這位母親就是“柔”著作。

這位母親不幸患上了胃病和白內障。然而,不僅是母親的噩夢開始了,兒子的噩夢也開始了。母親經常吵著自己這兒疼那兒癢,變著法找理由讓兒子來看她。而且越是聽說兒子要出門的時候她就越會犯病,讓兒子真假難辨,一會因為被騙而惱怒,一會又因為母親真的難受而愧疚。

他不明白,自己現在正是壓力最大的時候,媽媽怎麼不能體諒一下自己呢?

任何一個家庭,攤上這樣的父母,都能讓全家都崩潰。

可問題是,父母們為什麼會這麼“作”呢?

1、

如果你也正遭遇這樣的困擾,《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這本書一定能幫到你。

本書的作者格蕾絲·勒博和芭芭拉·凱恩都是在社群做護工超過20年的資深人士。在她們看來,解決這個問題的難點在於,製造麻煩的老人從來不會覺得自己麻煩,所以用不著求助。而子女一方呢,也覺得這樣的話難以啟齒,畢竟這看起來像是在說父母的壞話。這就導致這個問題成了一個黑洞,不斷吞噬兩代人之間的溫情。

另外,這個話題對研究者也是個挑戰。一方面,她要能觀察到大量處於這種困擾的家庭。從中摸索其中的共性。另一方面,研究者還需要親歷者視角。他必須能親自護理過老人,甚至是在處於這種困擾的家庭中生活過,才能捕捉到其中不為人知的細節。相信你也明白,生活的一地雞毛,就是被這一個一個的細節折磨成的。

1982年,兩位達人共同創立了“暮光服務網”,專門為身處這種困擾的中年子女們提供幫助。從中,她們積累了更多的案例,集合成書,就是今天這本《父母老來難相處》。

2、

兩位達人把製造麻煩的父母們分成了6種類型。分別是依賴性、潑冷水型、自戀型、控制型、自毀型、恐懼型。每種型別都有各自的章節,方便你查詢,對號入座。我猜,你一定會第一時間去找和自己父母同款的問題。不過,兩位作者強烈建議你,還是耐下心來,從第一頁開始,認真地讀。這是因為作者提供的方法和建議的態度,其實是融合在每一章中的,如果只看某一章,恐怕是難以理解作者的完整意圖的。

在作者看來,子女之所以如此困擾,除了親情的天然羈絆外,更來自她們不切實際的幻想。幻想著可以透過講道理,讓父母醒悟,改變這種愛找麻煩的毛病。

作者說,如果這樣想,從源頭上就錯了。

其實在現有的關係中,父母才是最痛苦的一方。

身處晚年,父母最大的精神敵人是失落感。

他們失去了青春的容顏、失去了挺拔的身材、失去了強壯的體魄。他們用一生最美好的時光練就的技能,已經被社會淘汰,他們積累的人生經驗,也不再被社會認可。

在今天,子女往往都在大學畢業後選擇留在異鄉,這樣要求晚年的父母做出一個痛苦的抉擇:要不要放棄自己花了一生才熟悉的環境,去到異鄉的養老院,和一群陌生的同齡人一起等死?

除了父母自己,沒人能能真切體會到這種失落感對心靈的折磨,會有多痛。

父母要的根本不是改變,而是看見,是理解。看見他們的失落,理解他們的痛苦。

可惜的是,父母那一代人生活的環境、所受的教育,都告訴他們要收著點,才不會像今天的年輕人一樣直截了當。

你會說:老人們說一句“我就想讓你多陪陪我”有那麼難嗎?

對於老年人,這真的很難。所以他們總是會用行動表示,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位依賴的母親,就是在用行動求救:“你能多陪陪我嗎?”

父母在等著子女猜中他們的心思,子女卻沒有耐心傾聽父母的求救。

3、

但是更重要的是,你眼中父母的毛病,很有可能就是父母對抗自己人生問題的解決方案。

在本書中,作者沒有像普通暢銷書那樣講幾個故事,展示一個圓滿的大結局,最後給出幾個方法論。她會引導你去拆解每一個麻煩老人的過往,去看他們漫漫人生路上遭遇的各種困苦。有許多都可以追溯到他們的原生家庭。

其中一位老母親,在她童年時,她的母親的精力都花在一個病弱的孩子身上,而她始終處於被冷落的狀態。她不得不也表現出柔弱和依賴,以換取母親的關愛。成年後,她把這種依賴轉嫁到了丈夫身上。晚年,她又把這種依賴轉嫁到兒子身上。

作者說,她這一生,始終沒能療愈原生家庭帶來的痛苦。相比子女,這些困在心理疾病中的老人們,才是最可憐的那個。

即便是開篇案例中提到那位任性的老父親,其實也是一位原生家庭的受害者。他是家中老二,既不像老大那樣被寄予厚望,也不像老么那樣備受寵愛,總是被父親各種否定。這種傷痛伴隨了他的一生,他可以吃苦受累,就是受不了別人說他哪裡不好。這就是為什麼兒媳那句聽起來一點毛病沒有的提醒,他的反應卻那麼強烈的原因。

為了提醒讀者,作者把這句話鄭重其事地寫在扉頁上:

致你那難相處的父母——只盼他們的苦痛能稍微獲得理解。

4、

既然父母這邊不可改變,那麼就只有子女這邊做出改變了。

改變的內容也非常簡單:不要跟他講道理,只要說出她的情緒就好。

但是往往許多子女就錯在這一點上。

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

父親走了,母親很傷心。女兒試圖用理性勸慰母親:“你還有我們”、“你還有很棒的人生”、“你要把半杯水看成是半滿而不是半空”……諸如此類的話。

想想看, 你有沒有這樣做過?有沒有用?

老人想聽的的勸慰,而是感同身受,是你能說出他們現在的心情,讓他知道,你是懂她的。

當女兒明白這一點之後,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對於母親的哀怨,女兒的回答很簡單:“我知道、是的、是啊……”

父母不需要你的道理,只需要你的傾聽。

傾聽母親,認可她的情緒,包括負面情緒,不代表你同意或站在她那一邊,也不代表你對父親的不孝。這麼做,只代表你想通了陪伴母親的最好途徑:不爭辯,不反駁,不勸她走出陰霾。

這段話無異於給天下子女鬆了綁:改變不了父母不是你的錯,別內疚了,放過自己吧!

事實上,確實有子女因此走出了困境。原書前言部分就提到,有位客戶因此放下了心裡包袱:“以前我總以為是自己有毛病,為什麼我不能像朋友那樣愛自己的媽媽……現在,我已經可以接受她是個缺點很多的媽媽了。”

5、

今天,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空前艱難的養老環境。中國已經進入了“未富先老”的困局中,老人空前長壽讓子女高興,但也帶來了更多的麻煩。未來,當“百歲人生”真的成為普遍現象時,子女該怎麼面對長達40年的“麻煩”生涯?很顯然,我們的社會並沒有做好準備。

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書來得正是時候。

在本書中,作者也為未來的社會養老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建議。

比如她提到美國已經有了相對完備的養護系統,像是專門為老年人服務的心理醫生、社群護工、專門輔導中年子女與父母相處的訓練師等等。

但即便如此,養老問題,尤其是精神養老問題依然變得越來越嚴峻。

作為子女,你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讀完此書,我的思考並沒有停止。在我看來,子女這個群體,尤其是中年子女這個群體,是比老年群體更缺關愛的群體。社會因為老年的衰老而報以同情,因為年輕人的不成熟而持之諒解,唯獨對中年人,因為他們的成熟和理性而報以苛責和漠視。

他們有了委屈,只會獨自隱忍

他們有了怨氣,只會獨自發洩

上司們都知道,年輕人會撂挑子,中年人可以隨便罵

父母可以要求中年子女體諒,孩子們可以要求中年父母包容

但是誰來包容、體諒、寬慰中年人呢?

作為中年子女,他們成熟理智,當然可以體諒父母那來自原生家庭的痛楚,但是別忘了,眼前的中年子女,他們也是另一個原生家庭的起點。

他們,會把怎樣的傷痛帶給新的原生家庭?

等他們也步入晚年,會不會成為新一代麻煩老人?

這樣的惡性迴圈,又該由誰來打破呢?

1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58歲單身男人:我有房有車、不嫖不賭,為啥12年裡離4次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