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都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一個人壽命的長短很多時候無法被左右。但隨著醫療條件的不斷完善,現如今人們的壽命相較以往有了比較顯著的提升。

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在建國初期時,人均壽命僅為57歲。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資料,我國在2019年時人均壽命已經達到了76.1,位居世界第53位。

可見,我國老人的壽命有了顯著的延長,那麼,這樣一個結果究竟是不是好事呢?我們不妨聽聽老人的心裡話。

郭老漢今年86歲,是家裡年齡最大的老人。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或許很多人都覺得,郭老漢能夠活到這個歲數是一種福氣,不但見證了四代同堂的幸福家庭,而且每日衣食無憂。

但在郭老漢的心裡,現在的生活真的不是滋味。

兩年前,郭老漢被查出胃部有腫瘤,必須透過手術將其切除。也正是這場大病,讓郭老漢感到心寒,甚至心生尋短見的念頭。

起初在得知郭老漢患病時,他的兩個兒子以及兒媳都非常重視,帶著各自的子女一同到醫院看望郭老漢。但是這個溫馨的氛圍沒有維持多久便遭到打破。

病床前,郭老漢的兩個兒子極其家屬開始因為如何分配人員照顧郭老漢而發生了爭執。

大兒子認為,弟弟的家庭人員比較多,理當他們一家多花時間照看老人。對此,小兒子感到非常不滿,因為他們一家墊付了郭老漢大部分的醫療費用,憑什麼他們要出錢又賣力?

最終,在其他家屬的勸導下,這場鬧劇才沒有愈演愈烈,但是在那之後,兩家人的關係就開始走下坡路,就連郭老漢的生日,兩個兒子也都不願意前來參加,只有孫輩帶著各自的小孩出席。

如今每每想起這些事情,郭老漢都心寒不已,他失望地說道:"老人還是別太長壽的好,自以為能多看子孫們兩眼,沒想到反而成了累贅。"

雖說郭老漢的這番發言有些消極與悲觀,但無可否認的是,他所說的一切其實都是事實。老人倘若過於長壽,那麼很可能會給家庭帶來一些不利影響。

老人太長壽的弊端

·引發經濟壓力

雖說老人在上了年紀以後,其日常開銷將逐漸減少,但是在醫療方面的支出卻只會是有增無減。倘若老人過於長壽,那麼這樣一筆支出將變得異常龐大。

很多時候,贍養老人的義務都是由子女完成,而長壽老人的子女其實大多都已經退休。以有限的退休工資來照料老人,這顯然會產生不小的經濟壓力。

·引發輿論壓力

長壽意味著老人身體比較健康,這一點固然不錯,但這並不意味著老人能夠永不患病。不同於五六十歲的老人,高齡老人一旦患病,那麼其治療的難度會顯著上升,甚至會有潛在風險。

此時老人的子女將面臨巨大的輿論壓力。如果不讓老人就醫,那麼家屬勢必會被扣上不孝知名。但如果接受治療,那麼家屬又必須承擔手術風險。

·導致家庭矛盾

我國向來有"多子多福"的說法,對於長壽老人而言,他們雖然能夠見證四代甚至多代同堂,但是很多時候卻不能體會到所謂的"多福"。

在子孫數量多的情況下,一旦牽扯到與老人相關利益關係,那麼很可能會引發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畢竟老人早已不具備創造經濟的能力,而子孫們又大多不願意為此買單。

既然老人過於長壽並不好,那麼幾歲去世比較合適呢?

老人幾歲去世比較合適?

依照醫學專家的建議,老人在70歲至80歲之間去世是比較合適的。

一方面,處在這個年齡段的老人都已經見證孫子孫女組建美滿家庭。在我國,絕大多數老人都有幫子女帶小孩的經歷,所以孫子孫女的發展狀況一直是他們心中最牽掛的事情。

依照年齡進行推算,老人在70歲到80歲左右的年齡時,孫子孫女大多都已經組建了自己家庭,開始新的幸福生活。在見證了這一刻以後,老人也就沒有別的事情好牽掛了。

另一方面,超出這個年齡段以後,老人的身體狀況會直線下降。超過80歲以後,大多數老人都已經有了駝背、腿腳不便等問題,不但出不了遠門,而且經常會有發生意外的可能。

12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李銀河:理想的婚姻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靠修為,第二層靠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