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國素有"養兒防老"的說法,子女長大以後孝順自己的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近些年來,不少養老潛規則正在社會上蔓延,不少子女看似是在孝順父母,實則是在給年邁的父母增添負擔。

今年65歲的李婆婆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李婆婆一共生育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為了撫養他們長大,年輕時候的李婆婆隨丈夫一起經營水產生意,每天早上不論颳風下雨都要出海打魚,隨後再將水產轉送到市場售賣。

對於李婆婆而言,那段時光是十分辛勞與艱苦的,但看著兩個孩子都在健康地成長著,她也就毫無怨言了。

如今,李婆婆的兩個孩子不僅擁有了自己的工作,而且都已經結婚生子,無需李婆婆再為他們的生活操心。辛勞大半輩子的李婆婆決定放棄水產生意,留在家中務農。

前段時間,李婆婆的兒子突然提出要將她接到城裡居住,這個訊息在被街坊鄰居得知以後,大家都對李婆婆表示羨慕,覺得她生了個好兒子,願意將其接到身邊照顧,特別有孝心。

然而李婆婆卻絲毫高興不起來,因為不久前兒子打電話到家中報喜,自己的二胎出生了,這一趟很可能是去幫兒子帶孩子。

不出李婆婆所料,剛到城裡不久,兒子便要求她照顧兒媳坐月子,順便幫自己帶帶孩子。雖然李婆婆對此並不樂意,但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她也實在不好置之不理。

就當李婆婆以為自己的生活能夠就此安定下來時,女兒卻突然打來了一通電話。女兒告訴李婆婆,自己的公公婆婆身體不好,她和丈夫平時工作又比較忙,所以希望李婆婆可以到她家裡暫住一段時間,幫她看看孩子。

在不知情的人士看來,兒子女兒爭相搶著要李婆婆到家中住,這似乎是一種孝順的表現。但實際上她們不過是希望李婆婆能夠幫忙帶帶孩子,榨取父母最後一絲價值。

其實在現如今的社會生活當中,類似的養老潛規則還有很多,如果父母沒有稍加留意,很容易就會陷入"子女孝順"的誤區當中。

現存的養老潛規則

·把父母接到身邊

不只是李婆婆的子女,現如今很多年輕夫婦其實都有類似的困擾。在生活壓力巨大的情況下,他們每天都要為生活而奔波,根本顧不上照看孩子,所以會以"接父母到身邊照顧"為由,讓父母替自己帶孩子。

且不說帶孩子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光是孩子晚上容易哭鬧這一點就足夠讓不少老人感到崩潰。因此,子女這種將父母接到身邊幫忙看孩子的行為絕對稱不上是孝順的體現。

·經常回家看望父母

現如今的子女大多在成年以後都會遠離父母到別處打拼,因此子女能夠回家探望父母也就成為了一種盡孝心的行為。但並不是所有回家探望父母的子女都能稱得上是孝順。

有些年輕子女經常隔三岔五會家中看望父母,但是他們的最終目的並不是關心長輩,而是回家中蹭飯。有些子女一回到家中就自顧自地休息,根本不會顧及在廚房忙碌的父母,更不可能對他們噓寒問暖。

這類子女即便回家看望父母再多次也不是真正的孝順。

那麼,在假孝順"遍地開花"的當下,年輕父母該如何對子女進行教育才能避免年老以後遇上類似的問題呢?

如何教育子女才能避免"假孝順"?

·強化責任意識

"假孝順"盛行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子女對孝道一竅不通,而是他們缺乏承擔起孝順父母的責任意識。在責任心缺失的情況下,子女連親生父母都要算計,這是一種既現實又悲哀的狀況。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父母應該從小強化孩子的責任意識。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父母應該適當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這樣他們才能形成責任意識,不會輕易將自己的事情推給父母去完成。

·重視親情培養

親情是子女孝順父母的根本保障,如果親子之間連最基本的親情都沒有,那麼孩子肯定不會主動承擔起孝順父母的職責。因此,父母平時要多花費一些時間陪伴孩子,讓他們能夠切實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重視與關愛。

·學會換位思考

不論什麼人都會有老去的一天,都要經歷養老階段,只有孩子明白這一點,他們才會盡心盡職地照顧父母,為自己的後代樹立好榜樣。

而要想讓孩子體恤父母,那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在教育孩子時,父母要多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這樣孩子在待人處事時才能多替他人著想,而不是一心只顧著自己。

14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鳳凰男過生日消費20000,命令前女友買單,前任:我不是你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