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過恨過,不如一笑而過;爭過鬧過,不如淡然放過。
作家林清平說:“替他人著想,為自己積緣;記他人恩德,添自己歡喜。”
對待他人的態度,往往決定了自己的心情和處境。
人生一輩子,體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01
“抓起泥巴拋向別人的時候,
首先弄髒的是自己的手”
不知道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
別人的一個過錯,就斤斤計較,別人的一次失誤,就緊抓不放。
糾纏到最後,不僅令他人心生不悅,自己也過得心力交瘁。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曾說:
“凡是太過計較的人,實際上大都活得不幸福。”
曾任職的公司,有這樣一位同事。
明明只是一條漏讀的訊息,卻非要追問人家為什麼不回。
對方解釋因為太忙了沒有看到,她卻不依不饒,用領導的口吻和語氣質疑同事。
最後,兩人爭執了半天,不歡而散。
外賣小哥給她送餐,湯水只撒了一點點到外包裝上,她便憤憤地在電話裡大喊大叫,揚言要給對方差評。
無論何時何地,她總是戾氣很重,凡事只想到自己,從不體諒別人的感受,同事們也漸漸開始遠離她。
古人云:“大道之行,不責於人。”
抓起泥巴拋向別人的時候,首先弄髒的也是自己的手。
人生海海,難免會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人和事。
若是遇到不順之意,就一味地責備埋怨,以為是出了一口惡氣。
卻不知計較到最後,只會把問題弄僵,苦了別人,也累了自己。
真正聰明的人,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用最溫和的方式對待周圍的人和事。
不生氣,不抱怨,不慍怒。
體諒,既是做人的修養,也是卓越的處世哲學。
02
“拿起鮮花贈與別人的時候,首先聞到花香的也是自己”
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叫做“溫情效應”,指的是:
“體諒他人或者對他人慷慨的行為,能夠啟用稱為紋狀體的大腦區域,而這個區域會幫助人們獲得良好的情緒。”
也就是說,容易體察到別人的不易,並給予溫柔與善意的人,更能夠享受到真正意義上的快樂。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村莊裡住著兩戶人家,東邊一戶姓王,西邊一戶姓李。
王家總是爭吵不斷,雞毛蒜皮的事情也會弄得人盡皆知,生活如一團亂麻。
而李家卻截然不同,每個人都其樂融融,家中常常傳出朗朗笑聲。
一日,王家的家長又被家庭內戰吵得頭暈腦脹,就跑到李家來取經。
老王問:“你們家為什麼從來不吵架,總是那麼開心呢?”
老李回答:“因為我們常做錯事。”
老王不解,正準備出門,恰巧見到老李的媳婦急急忙忙走進門來,不慎摔了一跤。
婆婆正在拖地,見狀立馬放下手中的活,扶起媳婦心疼地說:“是我把地擦得太溼了!”
站在門口的兒子也忙不迭地趕來,自責地說:“是我不好,忘記告訴你母親正在拖地!”
媳婦急忙解釋說:“不!不!是我的錯,是我走路太急了!”
老王見到這一幕,不由地心想,此事若放在自己家,肯定又是一場風波。
拖地的婆婆會責怪毛毛躁躁的媳婦,門口的兒子會嘲笑妻子的愚蠢。
媳婦也會因為家人的態度生悶氣,最後鬧得一場雞飛狗跳。
俗話說,生年不過百,常懷千歲憂。
不論是家人、愛人還是朋友之間,最怕為了無關痛癢的對錯爭執不休。
《人性的弱點》中有句話說得好:
“如果人想從人生中得到快樂,就不能只想自己,還要為他人著想,因為快樂來自你為他人,他人為你。”
恰如將玫瑰贈與他人,首先聞到花香的也是自己。
懂得體諒別人的難處的人,往往心寬似海,更體會風平浪靜的美好。
卸下別人的錯,也是解脫自己的心。
學會看開,學會理解,學會放下,日子也會變得更加輕鬆坦然。
03
體諒別人,將心比心,福氣不謀而來
《道德經》中有言:“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予人良善,終得福報。
生活是公正的,只要你以一顆寬大而柔軟的心對待別人,就一定會得到命運的饋贈。
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個故事。
有一個叫韓宗儒的人,收入微薄但非常喜歡吃肉。
他和蘇軾是同僚,交情很是深厚,時常書信往來。
每次想吃肉了,他便將蘇軾的信拿出去賣錢,久而久之,眾人皆曉。
有人跑到蘇軾面前,取笑道:“古有王羲之以字換鵝,今有韓宗儒以字換羊!”
蘇軾聽完後,不僅沒有生氣,更是體諒到朋友的難處,為他說盡了好話。
後來,蘇軾遭權臣迫害,被安置黃州管制。
初到此地,心情苦悶,韓宗儒經常寫信安慰他,蘇軾心緒這才慢慢好轉。
蘇軾一生交友滿天下,許多人更是在他落魄時送來溫情無數,在其身處逆境之時伸以最大的援手。
除了一身才氣,背後離不開他的豁達和包容,面對小事從不斤斤計較,總是替他人著想。
有句話說:心寬一寸,路寬一丈,心有容量,人必體諒。
人生短暫,生活有苦有樂,多一點諒解,就會少一點抱怨;少一點抱怨,就會多一點福氣。
漸漸地,你會發現,人生的一切機遇,往往蘊藏在日復一日的善舉之中。
也許一次微不足道的諒解,就能讓自己收穫頗豐。
04
有人說,生活是一面迴音壁
你怎樣待它,它便怎樣回饋你。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亦是如此。
怨過恨過,不如一笑而過;爭過鬧過,不如淡然放過。
設身處地,以心換心地體諒別人,也是成全和善待自己。
往後餘生,把心放寬。
凡事不抱怨,不糾結,少計較,多理解。
願你能儲蓄善意,積攢福氣,用熱情擁抱每一天,用滿滿的善意對待身邊的人和事。
將每一個平凡寡淡的日子,活出熱氣騰騰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