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當下,越來越多的人都意識到要幸福的前提就要更愛自己,可是大多數人仍舊會選擇用一些常規的方式。

比如,購物,吃一頓大餐或者旅遊等等,再不濟就是讓自己放一個大長假。

但是,又有多少人,真的愛自己的情緒,特別是愛自己的負面情緒呢?

在我們從小被教育的環境中,負面情緒總是“不好”的如果你低沉消弭,就會說你怎麼那麼喪,你就不能開心點嘛?如果你憤怒不甘,就會認為你脾氣暴躁,心胸不夠開闊。如果你焦慮擔憂,甚至自己都會譴責自己,不應該想得太多。如果你失望難過,身邊人勸了幾次只會覺得你想不開,覺得是你走不出來。

大家發現了嗎,這類對於“負面情緒是不好”的認知,並不會獨立地只存在在個體的層面,因為這是一個很廣泛的認知,當我們覺得自己充滿無力感充滿負面情緒時我們會自責的同時,還會受到身邊人的不理解和指責。

於是在這樣的基礎下,就會產生一個惡性迴圈,為了更方便理解這個邏輯,我畫了張圖供參考:

以創傷型事件為出發點

舉個例子來說:

小明因為工作裡出了錯誤,而導致了公司嚴重的損失,因為這件事情,小明產生了一些負面情緒,包括對於未來能不能繼續做好這類工作的焦慮,對於自己失誤的自責,害怕領導和公司施加懲罰的壓力,以及對於自己能力不足而產生的失望。

在這樣的情緒下,小明的工作情緒明顯受到的比較嚴重的影響,看起來無精打采悶悶不樂,也不在跟身邊的同事開玩笑了,一直黑著臉。

在這樣的情況下,同事小剛來找小明,但是小明明顯沒有心情和小剛對接工作,於是態度也不是很好,結果遭到小剛的吐槽:嗨,又不是第一天上班了,至於嗎!

領導也找小明談話,在說完工作的問題後,補上一句:這個損失已經無法挽回,但你現在這個樣子還能繼續工作嗎?問了三句話只回一句,下面的工作叫我怎麼放心交給你!

回家了之後,小明本身就滿滿的負面情緒,回了家就跟老婆小麗拌了幾句嘴,小麗生氣地說道:就是一份工作啊。你不要把工作情緒帶回來家好嗎?我又不是為了受氣才跟你過日子的,你被老闆罵了,為什麼要跟我過不去啊。

於是負面情緒得到了更多的指責,又形成了因為這次的負面情緒造成的新的創傷型事件。

所以乍一看,小明的遭遇主要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事,導致了負面情緒的產生而起到的連帶反應,但是如果深入地去挖掘這裡面的邏輯鏈條就會發現,其實整件事的底層其實是身邊的人對於“負面認知情緒是可恥的,是不對的”這個認知所導致的。

如何改變對負面情緒的認知?

首先,負面情緒也是情緒的一部分,它和快樂,開心,激動,興奮都有同樣的作用和幫助。

而負面情緒從某個層面上也在無時無刻地給我們幫助。

低落可以讓們暫時讓身體和情緒放慢速度,給自己緩衝的餘地。憤怒是面對危險和不適的時候產生的攻擊狀態,能夠給威脅以警告。焦慮可以讓我們提前考慮到未來的風險,做出更符合對自己有利的決策。失望則是提醒我們自己真正在意的是哪些事情,給自己以提醒。壓力則也是動力的來源,根據壓力倒U型曲線,中等強度的壓力可以更好地轉化為動力提高效率和成績。

其次,即便是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的人的身上,所產生的負面情緒的情況和程度也都是不同的。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阿諾德提出的情緒評定-興奮學說來看:

人們對於情緒的評定,不是隻是因為環境的刺激事件,而是透過外周反饋的資訊被大腦皮層做出了判斷和估計,才會產生出相應的反應。

換句話說就是,同樣一個外界的危險的,令人不爽的事件,不同的人用他自己的大腦皮層做出判斷後,才會產生相應的態度。所以我們不能拿自己對待某件事情所產生的負面情緒的標準去評價他人的感受,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評估結果是不同的。

最後,對於負面情緒的自責和指責並不能幫助我們解決真正想解決的問題。

當創傷型事件或者壓力事件產生的時候,負面情緒只是我們對於這類事情自然而然產生出的一種情緒反應,是我們看待這類事情身體和心理的一種最直接的反饋。

所以負面情緒的作用更多的是在提醒和保護我們,而真正要解決的並不是負面情緒的本身,而是那個創傷型或者壓力型的事件,一味的對自己的負面情緒或者他人的負面情緒去進行評價和指責並不對這類負面事件有任何幫助。

比如一個孩子在吃飯的時候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碗,當下孩子肯定是充滿了害怕,自責的,孩子就會哭,會手足無措,如果總是被指責甚至還會說謊。這時候作為父母,如果只是說:哭什麼哭,誰讓你手那麼欠!或者說:你再哭就別吃飯了!

這型別的夾雜著對於孩子負面情緒和負面事情的混合評價,只會讓孩子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強制地壓抑住,久而久之也形成了對於負面情緒是不好的想法。

而作為父母如果這個時候能夠體察到孩子的負面情緒,幫助孩子一起把負面情緒釋放出來,並且找到避免吃飯時候再把碗打碎的解決辦法,反而會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總結來說

1,負面情緒也有積極的作用。

2,同一件事每個人產生的負面情緒都有差異,所以用自己的標準來評判他人的負面情緒是沒有參考價值的。

3,自責或指責負面情緒並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所以,負面情緒從來都不是讓我們變得更加痛苦和不幸的元兇,而是因為我們對於負面情緒錯誤的認知所造成的。

學會和負面情緒相處,才是真正的情緒自由

下面分享給大家3個幫助自己和負面情緒相處的方法:

如果壓力創傷事件持續存在,那就好好地關注自己的負面情緒,並且透過合理的方法儘可能地去讓負面情緒疏解出來。

如果是自我調整,可以透過正念,冥想,瑜伽,運動等方式,或者尋找身邊親密的家人和朋友表達你的負面情緒。當負面情緒過多過於複雜的時候,還可以尋找專業的幫助共同探索。

正因為有負面情緒的存在,我們才能更加地懂得我們在意什麼,恐懼什麼,渴望什麼。

利用好你的負面情緒,可能就是一次新的機遇和成長。

有的時候負面情緒的產生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動力,與其說這些負面情緒給我們造成了困擾,也可以換個視角來看待負面情緒下我們自己的反應。比如考試前的焦慮其實可以增加我們複習的動力,和另一半的爭吵不理解所帶來的失望,可能正是一次感情磨合的機會,代表著你們之間需要更多的溝通和理解等等。

有時我們在被負面情緒壓抑的時候,總會選擇消費購物,大吃大喝或者做出某個決定來釋放,相信試過的朋友都知道,這樣的處理只會治標不治本,並不能讓真正獲得想要的平靜和開心。

所以相比“財富自由”,“情緒自由”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而真正的情緒自由,也並不是隨便的發脾氣。而是能夠接納自己的全部情緒,合理地處理全部情緒,以及靈活地應對全部的情緒。特別在負面情緒的認知和處理方面,才能真正的區隔不同的人在情緒方面的“自由”。

最後,祝你不光財富自由,還能情緒自由。

往期文章推薦:

9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整理內心秩序:為什麼長假歸來的你特別累?(過年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