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青年男女,新年將至,一年一度大型催婚現場要來了,你們準備好了嗎?脫單難、結婚難,早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種大趨勢,從現在到未來很長時間,人們對婚姻的低慾望狀態會一直持續。為什麼會造成低結婚率的現象?先來說說事情的發展情況
一、近幾年國內結婚率情況據全國婚姻登記機關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結婚登記共947.1萬對,離婚登記共415.4萬對,補發結婚和離婚證書共403.4萬對。說這些資料可能不夠直觀,換個說法。從2017年開始,中國的單身成年人口就有2億,並且這個數字一直在不斷地上升。其中,在20到35歲這個年齡差就佔據了單身人口的80%,意味著絕多大數青年都是單身狀態,你是不是也貢獻了一點力量呢?
從2013年開始,我國結婚率一直在下降。到2018年,全國結婚率僅有7.2‰,是千分之一千,不是百分之一百。我國在大前年的結婚率有多低,自己體會一下。而且我國的首次結婚年齡在不斷上升,比如江蘇省的女性首次結婚平均年齡就超過34歲。(這裡沒有隱射34歲年齡就怎麼了喲)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婚姻,甚至說是抗拒,其實都是有原因的。而且你會發現,中國在低結婚率開始向發達國家看齊,這說明,越是經濟發達的國家,越不喜歡結婚。那麼在往後中國的持續發展,中國的結婚率是否一直保持在很低或超低水平呢?
二、他國的結婚率情況尚在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結婚率如此低,那麼在發達國家的單身或獨居情況是如何的呢?
在日本,20-26歲這個年齡差,有超過74%的人是非戀愛狀態,而有40%的單身者表示,他們對找物件沒有興趣。
在美國,每7個成年人當中,就有1個人選擇獨居。當然,在美國18歲就離開父母生活,這是他的國情,不過也可以側面反應出婚姻狀態。
北歐則是全世界單身比例最高的地方,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的獨居比例就有60%,在這裡不用擔心催婚的問題,因為大部分都在享受單身的狀態。
三、婚姻發展三大過程在婚姻的發展過程中,也是隨著社會和生產力的發展,婚姻需求和觀念在不斷的改變和進步。
1、農耕文明的婚姻
婚姻從本質上看,其實是一種特定的社會約定,最早的婚姻源於私有制的出現。在以前生產力低下、只能過著自給自足的社會,沒有過多的財產得以保留,所以人們最大的需求就是填飽肚子。
到了後期,隨著生產手段的不斷髮明,提升了生產力,一點點地開始擺脫原始農耕方式,相對於當時來說,是有很大進步的。滿足了基本的吃穿住用後,人們開始有心思有計劃把剩餘財產保留下來,於是私有制的觀念開始慢慢形成。
但是自己死後這些財產應該怎麼傳遞下去呢?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親人、孩子,如何保證百分之百家族血統,於是出現了婚姻約定,一個女性或幾個女性歸屬於特定的一個男性。女性在這場“博弈”中,淪為一種財產的附屬品,婚姻也和財產掛上了鉤,成為一種確保財產和繼承權的方式。這時候的婚姻,還只是一種“低配版”狀態而已。
在喜馬拉雅地區,保留著“一妻多夫”制度。你沒看錯,是一妻多夫!多名男性和同一個女性結婚,為的是不讓新成立的家庭瓜分掉完整的大片土地。
2、工業文明的婚姻
近代社會,工業文明的到來,極大的提升了生產力,鮮少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人們有充足的精力和時間去考慮其他的事情,比如如何追求自我,認知社會和宇宙,人們開始追求更多的精神需求。
面對婚姻,人們拋棄低配婚姻模式,開始追求婚姻的幸福指數,但在這會,大多數都是隻看重是否能夠陪伴永遠,講究一個天長地久,很多頑固思想出現,什麼結婚就是搭伴過日子,男性出軌離婚了女性是不光彩之類的約定俗成的觀念。放到現在來看,已經沒有那麼多人去承認並且繼承這些觀念了,婚姻始終是財產和繼承權的保障。
3、現代文明的婚姻
現代社會,人們更加追求自我和個體。隨著國民教育程度的提升,女性在婚姻中不再成為男性的財產附屬品。女性也靠實力跟男性在社會上競爭,經濟實力帶來的底氣,促進婚姻的低成功率,越來越的女性在婚姻面前,選擇了自己。這也是造就我國低結婚率的最大原因之一。
就算是結婚,也會選擇三觀一致,有共同話題的物件,而不是草草的隨便找了個人就結婚,這算是一種高配版婚姻。
在婚姻觀念的發展歷程中,隨著經濟的發展,精神層面的追求才是人們首要考慮的。但是由於處在觀念過渡期,衝突在所難免。傳統觀念跟不上社會的變化,年輕人的單身潮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