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智慧#
知足常樂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人生的智慧。一個永遠也得不到滿足的心靈,是不會快樂的,更不會有精彩紛呈的人生。
知足者貧窮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知道滿足的人,即使貧窮卑賤也感到快樂;不知道滿足的人,就算非常富足了也還是覺得憂愁。一個積極樂觀的人,總是可以從一些平凡的生活中發現有價值、有意義的東西,對生活充滿熱愛和希望。
通常,形形色色的佛教書中都有“知足”這一說,可見,知足作為一種佛教的義理,能夠啟迪人的心智;為迷惘的行人指明方向;更能保持最初的本心,收穫真實的自我。什麼人可以成佛?
唯有知足的人可以成佛。因為知足,做到了“與人無爭,與世無爭”,即於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無爭,於盡虛空遍法界無求,這才是真正的大圓滿,這才是真正的“從兜率天宮歿”。
學會知足,方能常樂。每個人都會面臨不同的境況,但學會對目前經歷的感到滿足,以樂觀的心態應對,才能收穫快樂。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還是單身的時候,和幾個朋友一起住在一間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子裡,但他卻總是樂呵呵的。有人問他?“和那麼多人擠在一起,連轉個身都困難,有什麼可高興的?”蘇格拉底說:“朋友們在一起,隨時都可以交流思想,交流感情,難道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嗎?”過了一段時間,朋友們都成了家,先後搬了出去。屋子裡只剩下蘇格拉底一個人,但他仍然很快樂。那人又問:“現在的你,一個人孤孤單單的,還有什麼好高興的?”蘇格拉底又說,我有很多書啊,一本書就是一位老師,和這麼多老師在一起,我時時刻刻都可以向他們請教,這怎麼不令人高興呢?”不管目前境況如何,樂觀面對,保持初心,收穫真我。
知足是一種智慧,常樂是一種態度,知足常樂,生活會更加悠然自得。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於他心目中的美好生活的追求,過起了在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恬靜的生活,在桃花源記中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如此美麗的景色,如此和諧的社會無一不體現出了陶淵明生活的怡然自得。
再講一個民間的故事:有一個人想得到一塊土地,土地的主人對他說:“清早你從這裡跑,跑一段路就插個旗杆,只要你在太陽落山之前趕回來,插上旗杆的地都歸你。”這個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陽偏西了他還是不知足。太陽落山前,他是跑回來了,但已筋疲力盡,摔了個頭再也沒有爬起來。於是人們挖了個坑,就把他埋了。牧師在做祈禱的時候說:“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呢?就這麼大。”這是不知足給人帶來的災難。
也許有人會說,知足,意味著滿足現狀,不再追求,會對社會發展不利。但真正的知足,不是意味著沒有進取心,安於現狀,而是一種對在自己銳意進取過程中階段性的獎勵。對自己取得的成就感到滿足,收穫一份喜悅,進而踏出更堅實的下一步。此外,知足亦意味著在物質追求上不要計較太多。真正知足者,貧窮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
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突然向大臣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天下何人快活?”群臣一時不知如何回答。過了一會兒,有人語:“金榜題名者快活”。有人說:“富甲天下者快活”。還有人說:“洞房花燭者快活”。朱元璋聽後面呈不悅之色。一個叫萬鋼的大臣說:“畏法度者快活”。朱元璋聞言大喜,深表贊同。萬鋼此言的確有道理。大凡畏懼度者之人,必然固守本分,奉公守法,不敢胡作非為。這樣沒有非分之想以勞神,沒有牢獄之災的纏身,吃得香甜,睡得安然,不怕半夜鬼叫門,自然快活多了。
遺憾的是,現實中的一些人,卻不願畏法守法去享受屬於自己的快活。
人生在世,應知足常樂,坦然應對現實,從容應對艱難,拋開那些世俗紛擾,拋開那些爾虞我詐,學會知足,收穫平和的心境,收穫樂觀的態度,收穫真實的自我,才可謂真正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