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不少人會習慣用有沒有出息來形容。比如說覺得某個人很優秀,通常會說這個人以後定會有大出息,反之就會說這個人難有什麼出息。
那麼,一個沒有出息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看看一個人沒有出息的四大跡象和表現。望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01
遇到困難就退縮
有位讀者曾找我聊天,大意是比較迷茫,不甘心讀了四年大學出來只做一個前臺接待,但又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
我建議她考公務員,她說公務員的競爭太激烈了,肯定考不上;我又建議她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學一項技能,她說我倒是喜歡瑜伽,但若是作為職業的話,那就比較難,想想頭都大了。
舉這個例子,我想說的是:
很多人之所以事業難有成就,能力平庸,人生如一潭死水般毫無生機,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沒有一顆勇敢的心,沒有與困難死磕到底的勇氣,遇到困難和挫折習慣性退縮、打退堂鼓。
而這便是一個人沒有出息的第一個跡象和表現。
坦白講,不少人其實都是敗在畏難情緒上。一件事還沒開始做,光想想就已經害怕了,等到真正做的時候,稍微遇到點阻力,就打算放棄,不想再堅持下去。
電影《天氣預報員》裡有這麼一句話:你知不知道,難做的事和應該做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凡是有意義的事,都不會容易。
確實是這樣。
很多時候,越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事,往往越有難度,越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出現。
那些在我們看來有出息的人,往往並沒有被生活特殊優待,只不過他們在困難面前表現得更勇敢,更堅韌罷了。
魯迅說,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
任何時候,這世界都是屬於勇者的。
02
不願學習
有人經常會問:我如今都是成年人了,又不用考試,為什麼你總是建議要多閱讀,要不斷學習呢?
曾看過這麼一個段子,說幾個人為了一袋金子打得頭破血流,卻無人在意撒落一地的鑽石。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這些人只知道金子值錢,卻不知道鑽石其實比金子更值錢。
這就是典型的認知水平不夠,知識面不足。
如果其中有人認識鑽石,知道鑽石的價值,那麼他就不會去為了金子爭得頭破血流,更不會錯失得到鑽石的機會。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知識的重要性了。
一個人沒有出息的第二種跡象和表現,就是不願意學習,拒絕成長,以至於他們思維僵化,能力平庸,見識淺薄,最終難以做出正確的選擇,也難以解決遇到的問題,將事情做好。
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芒格說過這麼一番話:
我不斷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過越好,他們不是最聰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奮的,但他們是學習機器,他們每天夜裡睡覺時都比那天早晨聰明一點點。
一個不能持續成長和進步的人,往往是很難有大出息的,畢竟這個時代的發展太快了,不進則退。
03
做事三分鐘熱度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課本里就有《小貓釣魚》的故事。
說的是一隻小貓跟著媽媽去釣魚,一會捉蝴蝶,一會抓蜻蜓,結果一條魚都沒有釣到。
貓媽媽就告訴它,三心二意是很難將事情做好的,你要想釣到魚,就要一心一意地去做。
雖已過去很多年,但這故事時常在我腦中浮現,提醒我在做事時要保持足夠的專注力,並且堅持下去。
一個人沒有出息的第三個跡象和表現,就是缺乏專注力和耐心,做事情總是三分鐘熱度。
俗話說的好,好事需多磨。
很多事情能做成,往往不是一條直線,過程可能會非常曲折、艱辛,會有很多的問題和困難。
所以,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和定力,通常是難以走到最後的。堅持未必會勝利,但不堅持真的會錯失很多。
04
自我設限
一個人到底有沒有出息,往往就在於他怎麼看自己,他認為自己會不會有出息,這一點非常重要。
韓信在成為劉邦的兵馬大將軍之前,有過相當長的一段落魄日子,連飯都吃不上。
但他相信憑藉自己的才能日後定可以闖出一番天地出來,所以面對他人的嘲笑,他並不是很在意,依然每天看書、研究兵法。
而與劉邦爭奪天下的楚霸王項羽,曾在見到秦始皇出行的儀仗隊時說過這麼一句話:我可以取而代之。
真正優秀的人往往都有一種特質,就是不會向命運低頭妥協,不會給自己的人生設限。
與之相反的是,不少人過早地屈服於命運的枷鎖,認為自己這輩子就只能這樣了,不會有什麼改變和轉機。
而這便是一個人沒有出息的第四個跡象和表現。
因為一個人一旦有了這樣的想法,連自己都不相信人生有轉機的話,那麼他的人生往往也就這樣了。
我很喜歡這樣一句話:不設限,方能無極限。
沒有誰的人生會被提前安排好,只要你自己不放棄抗爭,不放棄努力,那麼就有很大的機會扭轉局面。
往後餘生,請好好努力,遇事不退縮,不斷強大自己,這便是一個人最有出息的樣子,也是人生走上坡路的最佳途徑。
作者簡介:哈叔,青年暢銷書作家,2019年新作《破局-超越同齡人的思考與行動指南》現已在各大電商平臺上架。擅長用歷史解構職場,文字接地氣,簡練精闢,深受當代年輕職場人的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