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人的一生曲折坎坷,年輕的時候照顧兒女,等老了還得面對照顧老人的責任。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阿倫最幸福的就莫過於回家,可以喊一聲“爸,媽”。

但是再有高壽老人幸福的同時,也將面臨著諸多問題,比如說老人生活無法自理,自己老了,卻又力不從心。

這種時候就會覺得身心疲憊,可是老人又不得不照顧,只能堅持履行責任與義務,那麼家有高壽老人到底會面臨什麼樣的情況呢?我們來看看下面三位經歷者的故事:

①:第一位的主人公是春花,68歲,家有88歲癱瘓母親。

自己都退休十年了,兒女也都長大成人了,現在每天工作就是照顧自己的癱瘓的母親。本來還有一個姐姐和我輪流照顧,可不幸的是妹妹去世了。

母親因沒有自理能力,每天都要給他餵飯擦身,清理大小便,這些事做下來經常累的我腰痠背痛,隨著年紀的增大,漸漸感覺力不從心。自己本身腰間盤突出,腳底有骨刺,可是為了母親必須堅持。

但最讓人折磨的是因為母親癱瘓在床,他的生物鐘已經亂了,經常是白天睡覺,晚上折騰人,每次我都要被折騰的睡眠不足,導致頭暈眼花,心臟也出現了問題,可是沒辦法,這是我的母親,我必須堅持。

②:主人公劉樹紅,65歲,家裡有一90歲的痴呆父親。

他說我現在是體會到了家有高壽老人的苦衷了,雖然說家裡有高壽老人是福氣,但是這日子實在太煎熬了。

在外人看來,我回到家可以喊一聲爸,自己也覺得挺自豪的,但是又有誰能理解我的心酸呀!

家裡就我一個兒子,父親只能跟著我,父親身體是挺好的,就是有老年痴呆症,每次都要守在他身邊,一不留神,他可能就走丟了。

記得有一次我做飯時的翻炒聲大了些,沒過幾分鐘,將做好的菜上桌時就發現父親不在屋裡了。我趕忙發動親朋好友去找,找了一上午,也沒找到,最後還是透過警察同志才找到的父親。那幾天我徹夜未眠,因為上火血壓到了180,還進醫院躺了一個星期,然而,這種事總是不斷髮生,讓我覺得心力憔悴。

從劉德旺的生活中,我們知道,因為他自己還沒有退休,沒有太多的時間照顧父母,而父母也都八十歲了,兩人的身體還不太好,自己又是家裡的獨子,所以說照顧老人的責任只能交給自己。

剛開始給父母請了個保姆,看起來能輕鬆,其實不然。母親雖然80歲了,但是他不認生人,保姆都換了五六個了,也沒有讓他滿意。我自己覺得人家照顧的不錯,但是他總是找各種理由辭退人家。最令人崩潰的是我給他們飯菜營養搭配,卻總說我沒讓他們吃飽飯。

結語:

所以說家裡有一位高壽的老人,有利有弊。利的方面就是覺得日子有奔頭,自己這麼大了,還能叫一聲父母,弊的話就是得靠自己照顧,然而自己年紀大了又覺得力不從心。

但大部分人,哪怕再苦再累,也願意盡心盡力的照顧父母,為老人提供最好的,最貼心的。

父母從小含心茹苦的養育我們長大,他們從來沒有抱怨過苦和累,也沒有放棄我們,如今我們心比心自己,不論怎麼做,也達不到父母對我們的付出,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最大的努力照顧他們,不要讓“子欲孝而親不待”的遺憾發生。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女人深夜給你發“在幹嘛”,其實是給你這些暗示,別傻傻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