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的人生之路,多些彩虹少些風雨,多些收穫少些挫折。那麼,怎樣擁有完善的自我去實現成功的人生?
人生有度狹義而言是指人的氣質、姿態、風度。廣義而言泛指為人、做事、交友等均要掌握適度原則。如果超越度的極限,必定物極必反、過猶不及、欲速則不達,使事物發生質的變化。
都有深邃的學問和廣泛的內涵。
哲學中的辯證觀點詮釋著度;達爾文的“適者生存”闡明著度;儒學講究中庸,不偏不倚解讀著度;佛家談心理平衡彰顯著度。
“度”是檢驗做人的一把尺子;“度”是衡量做事對錯的標杆;“度”是定格成功人生的一個準則。
人生有度,過則為災,做人不必刻意,做事不求完美。功不求盈,業不求滿,花看半開時,酒飲微醉處。一切自然而然,順其自然。
現在,我主要說一下易經對度的解讀。
頤,是《周易》中六十四卦中第二十七卦。
頤:13畫,五行土,形聲。從頁( xié),臣( yí )聲。
本義:面頰,腮 。
引申義: 休養,保養 。頤神,頤養。
研究頤養之道,在於自食其力。溜出山中,萬物萌發,這是頤卦的卦象。
君子觀此卦象,思生養之不易,從而謹慎言語,避免災禍。節制飲食,修身養性。
卦理分析:卦辭:“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這個卦是異卦(下震上艮)相疊。震為雷,艮為山。山在上而雷在下,雷動山止,外實內虛,山中雷動,喻示春天生髮之際到來。從卦畫的總體形象來看,初爻與上爻都是陽爻,中間四爻都是陰爻,上、下的陽爻就像張開的上下嘴唇,中間就像是食物,餵食食物就為養。
下卦為震卦,震卦為動,就是下巴不斷地動,就像咀嚼之狀;上為艮卦,為止,上不動,將食物嚼碎,這就是頤養的意思。頤者,養也。頤卦所言,皆養之事也。
頤卦告訴我們,養正(貞者,正也。走正道,採取正確的生活方式)就吉利。觀察頤養之道,在於自食其力。
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大矣哉。”
生活要有分寸和節度,在日常生活中同樣需要認真對待和掌控。
人的體力、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如果超過了人的身心所承受極限,經常過度勞神和身體透支。其結果必定是積勞成疾,勞民傷財,給自己和家人帶來苦痛和不幸。
此外,不良的生活方式、放蕩的行為習慣、飲食嗜好無節制、起居無序、生活無規律等,都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為此,必須要把握好生活節奏,做到有張有弛,勞逸結合,學會減壓和放飛心情。恪守生活其適度,樂享人生其完美。
做人要大度,做事上嚴謹把握“度”。
做人不僅胸懷要有大度。而且,思想要有高度、說話要有尺度、待人要有溫度。將“度”貫穿在人生之旅的全過程,使之,行為有節制,交往有分寸。做到自信而不自卑,精明而不愚蠢。
抑或,做事不僅要有深度。而且,行為要有法度、辦事要有力度、工作要有熱度。將自己的情感與理智始終處在平衡的狀態。使之,取捨有度,方圓得當。做到冷靜而不衝動,到位而不越位。
我們不僅在做人有分寸,在做事上還要把握好進度和適度。
《周易》中說,聖人“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
在自己能力不足的時候要學會韜光養晦,蓄積力量。在飛黃騰達的時候,要懂得適可而止,以免樂極生悲。
《周易》認為,高明的人做事,沒有一定的章法,唯一的一點就是要不斷變化,根據事情的形勢,不斷變化,掌握一定的分寸。
高明的人知道什麼時候前進、什麼時候退守,這就是聖人的做法;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隱能現。
人生有度,勝在適度,敗在過度。智者適度乃萬事如意,愚者失度乃諸事無成。
要擁有成功的人生,留下無憾的回憶。唯有做到萬事有度,不偏不倚,正當其需,恰到好處。得此理者萬事則好也,行此理者人生輝煌而永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