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故鄉是養育我們成長的沃土;是我們年少之時學習、玩耍、生活的樂園;是我們青年時外出求學和工作時夢想開始的地方;是我們背井離鄉時日日魂牽夢縈的鄉愁。

故鄉積攢了我們一生之中最純真美好的回憶。久別回鄉的遊子迴歸故里的喜悅之情,就像嬰童看到母親般親切、熟悉。

每當回憶起家鄉的過往,淚水總是不經意的在眼眶裡打轉。 家鄉的一草一物,現在想想都是那麼的值得回味。

古人常講“待功成名就,將衣錦還鄉”。上至王侯將相、下至黎民百姓,每個人的心裡都有深深的故鄉情結。

16年去瀋陽出差的時候,專門去參觀了一下瀋陽的名勝古蹟“張氏帥府”。參觀完之後心裡一直在想:現在我們的國家這麼繁榮富強,張學良將軍為什麼一生再未踏入自己的故土?

難道他就不想回到自己的祖國,不思念自己的家鄉嗎?

帶著這個疑問我反覆的思考;恰恰正是因為他對故鄉的情結看的太重,所以心裡揹負著強烈的自責愧疚感。從而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自己生活過的故土和家鄉的親人。

張學良將軍晚年回憶中講過,由於自己錯誤的判斷了日本人的侵略意圖,導致東北老家在自己的手裡丟失。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家鄉”被侵佔。面對國仇家恨的日本人的挑釁 ,不是奮起反抗,而是選擇了忍氣吞聲,把東北老家白白送給了自己的敵人。對國家和故土的這種愧疚,給他留下了終生無法擺脫的恥辱烙印。

很多犯過錯的人都信仰基督教,他也不例外。或許他們認為只有耶穌才能讓自己釋懷,在那裡才能放下自己的過錯。 但是現實當中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的過錯,無法面對自己的故鄉,臨終也沒有回到過自己的故土。

或許只能在夜深人靜的夜晚,這位垂暮的老人才能坐在窗前。眼裡含著思念的淚水看向家鄉的方向,以此來懷念自己的親人和故鄉。

月是故鄉的明,酒是故鄉的香。小時候雖然家裡窮,但是每次回憶起以往的歲月,心裡總有一股美妙的感覺。那時候每天聽到母親在滿大街找尋玩到晚歸的自家孩童,呼喊著自己乳名“**吃飯了”之時,感覺是人生最幸福快樂的時光!

以前故鄉的生活即簡單又淳樸,沒有攀比沒有競爭。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我們感受到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快樂。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反而很懷念過去的時光。或許這就是常說的“人老懷舊、思鄉”。

故鄉就像是我們的根系所在,把我們牢固的捆綁在一起。不管人在何方,怎麼漂泊流離,永遠是我們一生緊緊相連的情結。

8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無論如何也要找個伴,有女人的家才是家:聽聽3位六旬大叔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