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怎麼喜歡我奶奶,現在也依然如此。
在我的印象中,她只喜歡我姑姑的女兒。原因是奶奶討厭我媽,我媽就讓外公外婆帶我長大。
從小大到,我就記得奶奶只給我買過一箱特侖蘇,讓我帶去上學。
這些都是後話了,不提。我是想說,有一些件事突然改變了我對奶奶看法。
1
奶奶嫁給爺爺的那個年代,女人地位都不高,所以奶奶一直沒有工作過,都是在家務農,照顧一家的飲食起居。
那個時候,什麼都要節省,所以奶奶很喜歡把所有的東西對半省下來。比如一塊餅要分倆半,一半吃一半留著下次吃。
我爸媽離婚了之後,另一個我叫阿姨的人來到我家。
我爸不爭氣,到現在都沒有自己的房子,住的都是單位的宿舍。結婚要婚房吧,總不能連這個都沒有吧。說到這裡,得插一個前提:我爸很早就單位內退了,開了個書店,離婚之後的幾年都是住在書店裡,單位分的宿舍租出去了。正好在再婚前租期到了,但是租客(我爸的一個朋友)不願意搬走想續租,因為實在是便宜。
奶奶就打算要我爸把那間房收回來,可是,我爸是個軟柿子,特別是對朋友這一塊,遲遲不開口。
眼看婚期將近,奶奶心一狠,自己上門,把租客趕走了。從此在鄰里之間落下了個“霸道潑婦”的名聲。
2
幾年前,爺爺過世了。
奶奶一人無依無靠,我爸和阿姨便讓她住在客房,說是客房,但是在我看來,那就是個雜物間擺了張床而已。我由於從小去了外地讀書,難得回家,所以我沒有房間。無所謂,反正我也不經常回來住。
偏偏單位那間房子地段不好,房子後面是個小河,冬天很容易灌風進來,而且房子又有些老舊,所以奶奶總是冷醒,但她也不說。
想說老人家照顧了爺爺大半輩子,現在老爺子走了,她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我不知道她對爺爺有沒有感情,我也不知道爺爺走的時候她會不會難過,她是什麼想法。
不過她該看韓劇的時候還是看,務農的時候還是去務農,跟爺爺走之前沒什麼倆樣。
我爸真的不爭氣,自己有幾塊地,雜草叢生,自己不打理,都是奶奶一個人弄。這些都是我從阿姨的嘴裡聽來的。
奶奶總是把地裡收來的那些果子啊什麼的放起來不吃,常年堆積。你們可以想象一下,橘子、蘋果等等水果放到乾癟了都不吃,就是放在那裡,也不許別人動。
用阿姨跟我說的話來講:我每次去見你奶奶,她都會把快壞了的橘子給我吃。我就納悶了,對我到無所謂,你對外人就別這樣了哈。當然,阿姨說這話的時候是當著奶奶面說的,帶著玩笑的口吻。
可能那時候的勞動人民都喜歡省吧。
3
爺爺走後,第二年開春。
奶奶跟她遠在成都的弟弟商量著去成都轉轉,看看大城市。
她弟弟幾十年了沒回來過,聽說倆個老人家打電話商量的時候都很激動。
聽我爸他們說,從來沒離開過村子的奶奶,覺得很開心。
她打算先去在城裡的妹妹家落腳,第二天倆人再坐車一起去成都。
挺好的,我還沒去過成都。
不過她沒去成。
以後也沒機會了。
她倒在了妹妹眼前,餐桌上。
心肌梗塞。
4
爸爸後悔了,他說:你奶奶一輩子都操勞,本以為可以開始享福了,結果就成這樣。
為奶奶守夜的時候我沒哭,實在是擠不出來。
不太親。
後來大人們收拾奶奶住的老房子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紅色的塑膠袋,裡面裝著滿滿當當的零錢。
全是那種已經在市面上很少見到的一毛、倆毛、五毛的紙幣,還有一些硬幣。
姑姑數了很久,我不記得具體數目了,大約是五百多。
我不知道她存了多久才存到這麼多。
姑姑一邊數一邊擦眼睛。
中間斷斷續續停了好幾次,反覆揉著紙幣的一角。
之後奶奶的弟弟來送了一程,一個花甲老人,大老遠坐車來,兜兜轉轉下到鄉下。
哭成淚人。
他遺憾的是活著的時候就要見到了,卻轉瞬陰陽相隔。
我沒有很喜歡奶奶,只是覺得她的人生很多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