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結婚這檔子事,我總感覺到有種莫名的功利。

所以我總忍不住在想,如果雙方正常交往,就跟正常夫妻一樣,但又不結婚那會怎麼樣?是否只有這樣才會找到純粹的愛情?

關於結婚的意義,我跟一個長輩喝酒的時候,他以過來人的身份給我說了一大堆:“結婚本身只是一個形式,但是透過結婚這一個動作,可以給對方一個名分。”

說直白一點,就是結婚可以防止一個人白嫖。

像大吉我這麼有擔當的人自然不會幹出白嫖這種事。不過我回過頭想一想,我這個想法還是太天真。

光戀愛不結婚,就像是20世紀初前衛藝術家往展覽館角落擺了一個馬桶橛子那麼激進。

很多人不結婚,其實並不是因為想要當我所說的這種先鋒派,只是單純不大敢結婚。

為什麼不敢結婚呢?說起來也挺弔詭,都是被抖音給嚇的。

各種街訪影片

現在刷抖音,除了小姐姐以外,其他的我基本都不看。

有人說:看泰劇真的好痛苦,為什麼這些帥哥不能是啞巴呢?這一點放在抖音上我也深有同感。

明明這些小姐姐一個個看起來都令人賞心悅目,但是等她們一開口立馬暴露智商。

有個女生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透露自己工資兩千五。但是,在找物件的時候,卻要求另一半月入50000。是的,五萬,你沒有聽錯。

隨後她解釋道:“要是掙不了這麼多,也對不起我這身材和長相。”

上一次看到這麼飄,還是廣東颳起12級大風的時候。

有人在商圈裡採訪一個穿著時尚的年輕人,問她每月花費多少。

她說每個月花費8000,隨後又透露自己沒有工作,都是靠男朋友養著的。

談到男朋友職業的時候,說到他是一個送外賣的。後面她給男朋友打電話,表示自己逛街沒錢了,需要錢買包包。

這時候短短半分鐘內上演了一場倫理大劇。男生表示自己辛辛苦苦掙錢,但是她卻一點都不知道節儉。

而女生則反過來表示男生這麼一點小錢都不給,未免太小氣。

沒想到男性同胞竟然心甘情願淪落為人肉ATM,而當代女性居然會變得如此物質,看到這個影片的人打拳的心已經蠢蠢欲動。

難道現在的女性都已經這麼沒腦子了嗎?當然不是。因為這些街訪影片大多是擺拍出來的。

為了節目效果,他們在渲染女性沒腦子這件事上,可謂不遺餘力。

還有一個採訪影片,主持人分別問男女,25歲男生該有多少存款。男生普遍表示有一兩萬就已經不錯了,而女生則表示最低要幾十萬,甚至還有提一百萬的。

而問到女生25歲要有多少存款的時候,女生卻一個個都表示青春是用來享受的,不欠款就不錯了,不指望有存款。

這些影片,如果真心想要挑刺,可以說是漏洞百出。

街訪按理來說採訪的是街頭路人,可以看成臨時演員。但是這些臨時演員卻差不多成了常駐嘉賓。

這些路人在採訪的時候,嘴皮子一個比一個利索,嚴謹之餘還略帶風趣。我都懷疑是不是給她們來一件白大褂,一個竹板,她們當場就能來一段單口相聲,甚至是二人轉。

有人形容某某明星演技是路人水平,但是看完這些街訪之後,我感覺到這是對路人極大的侮辱。

還有些人說話文縐縐的,一出口要麼是網路雞湯段子,要麼就是土味情話。這些如果不是預先寫的文案,大吉我直播糞池來個鐵人三項。

雖然漏洞百出,但是因為它打著的是真實街訪的名號,很多不瞭解情況的吃瓜觀眾還是會信以為真。

面對這些“物質女”,吃瓜觀眾只能感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想當初老媽結婚只要一頭牛,簡直血虧。

前些年一檔相親節目上,一個女嘉賓說:“我寧願在寶馬裡哭,也不願意在腳踏車上笑。”這番話一出口,可謂技驚四座。

沒想到沒過幾年,這種拜金女在抖音上面已經遍地都是,開口就是上海一套房,一輛豪車、五百萬彩禮,這誰受得了啊。

結婚無可避免會物質

對於婚姻的看法可謂千人千面。

有些人覺得婚姻是愛情的見證。雖然聽起來挺美好,但是這句話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

結婚前,雙方待價而沽,就像是拍賣,沒有碰到真愛,只不過是還沒有碰到拍價更高的罷了。在這其中,把雙方凝結起來的愛情,反倒成為了可有可無的東西。

另外婚姻中還有一大堆利益關係糾纏在裡面,簡直能讓人頭皮發麻。所以有些人覺得婚姻是合作關係,也有些人覺得婚姻是合夥成立的一家公司。

既然是一個生意,那自然逃脫不了供需定律。

最新的人口普查資料還沒有出來,按照2010年的資料,男性數量比女性高出3200萬。其中適婚青年的男女比例失衡更是高得嚇人。

如果不開放一妻多夫,又或者同性戀合法化,數量龐大的光棍群體該怎麼消化呢?那隻能陷入無止境的內卷。

二戰結束後,由於蘇聯士兵死傷嚴重,出現了嚴重的男少女多的情況。那時候男生上街總會遭遇鹹豬手,那群飢渴難耐的女人簡直能把落單的人綁起來當壓寨丈夫。

而我們剛好反了過來,男多女少,在這種情況下女性同胞享受到了最高規格的對待。

以目前結婚最大一道坎彩禮為例,現在如果談到彩禮,熱度總是居高不下,甚至有人號召早日取消這種落後習俗。

但我覺得,在當下環境中,取消彩禮既不現實也不可能。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女孩同時有三個追求者,他們在其他方面差別不大的情況下,想要分出勝負,看對方物質條件就是最簡單同時也是最實際的做法。

在這樣的風氣之下,如果不從供需端解決問題,哪怕是立法限制彩禮,這都無法解決實際問題。

彩禮水漲船高,甚至有些更噁心的是丈母孃彩禮照單全收,全部用來接濟小舅子。這從側面也可以看出小舅子結婚也已經沒這麼容易了。

而男方這邊,為了爭奪稀缺資源。不少人活生生變成了舔狗。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一些段子上面瞭解他們的心路歷程:

1. 我之前跟別人同居過,你介意嗎?

2. 我懷了別人的孩子,你陪我去打胎;

3. 生下來吧,孩子我養;

4. 他的孩子你不配養;

5. 生下來吧,我跟孩子姓。

這些短影片居心何在

新聞界的老前輩約翰.博加特曾經說過一個至理名言:狗咬人算不上新聞,但是如果人咬狗,那可就不得了了。

讀者喜歡看的是大新聞。所以在街訪的時候,這些居心不良的博主總會找一些試圖加大男女對立的題材,比如說女生喜歡渣男,而男生對女生身材相貌要求過於苛刻等等。

如果是真實採訪倒也無可厚非,但是最噁心的一點是它打著真實的名義,試圖拉大男女雙方的對立,這樣可能會誤導不少觀眾。

還有一些是正義之光爆發的人,看到這些田園女權,正在抖音上撒歡,於是乎對著鍵盤一頓輸出。

反正是有渲染對立的內容,都有一大波人關注。

我看過最無恥的,是以街訪作為噱頭的一個廣告。

幾個女演員毫無底線的要求幾百萬彩禮,隨後一個女生說“有無有都無所謂,我跟丈夫是在XX平臺認識的,生活美滿。”

每天眼睛一睜,看到的都是這玩意,你想想看到底有多嚇人。

本來大家對婚姻都已經有所抗拒,現在經過他們這麼一起鬨,搞得人心惶惶。就好像北京沒有一套四合院,年薪沒有超過百萬,都要被開除人籍,誰他媽還敢結婚啊。

別看網上整天在瞎比比,其實真實生活遠比這些沙雕影片陽光得多。

它們不會告訴你,就算影片不是擺拍出來的,那些叫囂著要求對方年薪百萬的,都是一些特例。

如果以統計學角度來看,都應該歸類為極值,不能當做有效的統計數字。

也不是說這類影片不應該存在,只是以後如果在拍攝的時候能夠標明影片是真實拍攝的,又

或者僅僅只是小品話劇,這樣就相對不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誤導。

結婚慢慢演變成一種奢侈品,那有什麼方法能夠破解這個問題,消除物質以及階級的影響呢?

少看這些沒營養的短影片,多感受現實生活,剩下的就交給邊緣化的愛情吧。

12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婆媳共處,請你記住“沒有打不敗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