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本質的差距是認知能力的差距。你所獲得的每一樣東西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你所失去的每一樣東西都是因為你對這個世界認知有缺陷,你永遠無法獲得超出你認知範圍之外的東西,除非你靠運氣,但是你靠運氣獲得的東西往往會憑實力失去,這是一種必然。
電影《教父》中有這樣一句臺詞:花半秒鐘看透事情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的人,註定擁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看透事情本質需要深度思考能力,具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會避免單向地靜止地去看問題,而是系統地動態地去分析問題可能產生的各種可能。
刑事辯護難不難?非常難!就連全國最頂級的刑辯律師也會折戟沉沙,沒人能保證百戰百勝。但是,就有人說很容易,不論案情,承諾三天內就能放人。
我國律師人數已經突破51萬,如果每個律師每年能辯護成功一件刑事案件,就是51萬件,可能嗎?不可能,因為80%以上的律師不做刑事辯護,做刑事辯護的又有很多不會辯,不敢辯。
掃黑除惡案件是刑事辯護中最難的,我去年辯護摘帽3個涉惡1個涉黑,如果按1000個律師計算,全國將有4000個掃黑除惡案件被摘帽,可能嗎?不可能。我估計全國真正的專業刑辯律師也就幾百人,說到底,全國每年的成功經典辯護案例也就由這幾百位律師在創造。其他大多數律師終其一生只會搞形式辯和套路辯,不可能辯出什麼結果。自古深情留不住,從來套路得人心。大多數家屬遇到的就是這些律師。
刑事辯護是一個系統工程,其走向由家屬、律師、公檢法等諸多因素決定。認為刑事辯護簡單是對一項高難度工作的認知簡單化,這種簡單化認知會讓過程舒服些,但是結果不可能好。
這個世界,凡是讓你變好的事,過程都會很艱難,刑事辯護更是如此。回首我曾經辯護成功的每一起案件,過程無不艱難,幾乎都是絕處逢生。
經常會碰到那些在刑事案件中迴避過程,大談結果的人,貌似精明,實際上是一種認知能力的缺陷。他們不被解決實際問題的慾望所驅動,滿足虛幻成為他們唯一的渴望。
若想追求結果,就要直面痛苦的過程,過程玩虛的,結果不會陪你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