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很多人都沒有什麼朋友。

這已經不是一個秘密,而是一個公開的事實。

是因為我們太忙沒有時間嗎?是因為我們曲高和寡、知音難覓嗎?是因為我們太差不討人喜歡嗎? 還是因為我們人品有問題交不到朋友?

也許,現實生活中,這些因素多多少少都有一點。可是,即便有,這些都是“看起來理智化的客觀原因”,真正的原因並不是這些。

01 來諮詢室“找朋友”的來訪者

諮訪關係是每一段心理諮詢必備的基礎,可是,這個目標好像也太“基礎”了,我有點不明白。於是問她:這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小竹所謂的諮訪關係,指的不是懸掛在心理諮詢設定裡的、形式上被固定的諮訪關係,而是帶著“人際感情”的諮訪關係。

更具體來說,小竹希望建立的關係,指的也不是生活中的關係,而是,仍然停留在諮訪關係中,但是,是帶著“感情”的。或者可以這麼說:基於“諮訪關係”本身就是一種很親密的關係,小竹只是希望自己能夠“真正地”走入這段親密關係。

這其實挺少⻅的。

一般來訪者提出的諮詢目標,都設定在來訪者的情緒改善、心理成⻓、社會功能增強等這些方面。而對於小竹來說,諮詢目標本身,就是建立一段真實的、帶著感情的諮訪關係?這確實不多⻅。為什麼呢?經過溝通,我瞭解到:因為,在生活中,小竹沒有朋友。

這裡的“朋友”,我們界定一下:並非是一般意義上的朋友,而是可以持續交往、關係不斷深入、經過很多年、仍然能有聯絡的朋友。

攝影/三木水

02 我已經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島

這不只是小竹的問題,也是很多人的共同困惑。

回顧自己的生活,我們經常會發現:

大學同學,不在一個城市,似乎也無話可聊; 工作後,之前的同事,隨著離職,陸陸續續就徹底斷了;

還有父母呢?父母是最不能傾訴的,“報喜不報憂”已經是固定下來的溝通模式,父母,只是父母,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功能......

如果,我們已經走入一段親密關係,親密關係經營的好,我們還有彼此可以傾訴; 可是,離婚大資料、周圍已婚朋友們似乎從來沒有盡頭的抱怨以及來到我諮詢室中所有主訴婚姻關係的來訪者們,似乎都在昭示著,很多人的婚姻關係,也並非那麼親密無間。話說到這裡,我們似乎就發現:生活中從小到大,一切似乎可以有關係的人,都不能成為支援我們的、真正的朋友。

自己就是在這個世界上,孑然一身的人,一個人,一座孤島。這真的讓人很沮喪。

攝影/三木水

03 活在自己的想象中,讓我們走不進真實的關係

就像開篇提到的,交不到朋友的原因,現實層面,可以找到很多。

可是,客觀的原因,也是內在的投射。比如,雖然我們經常把“忙”當作我們不能和朋友經常⻅面的堂而皇之的理由,但是,我們會發現,總有人週末有時間跟朋友聚會,而有的人就似乎真的沒有。

所以,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還要往內求。

那麼,讓我們交不到真正的朋友,都有哪些內在的原因呢?

一個根本性的原因是:

走不出破碎的自我,看不到外面還有別人。看不到有別人,自然就談不上跟別人建立“真實的互動”、“真實的聯絡”,自然,“真實的感情”就無從發生。

自我破碎,通常的表現是:

沉浸在自己各種碎片化的感受中,自己對外界和他人的認識,幾乎只停留在“自我想象”階段。就是,看起來我們似乎活在和他人的關係中,活在外部世界中。而實際上,我們只活在自己的心理活動中,而沒有看到外界和他人真實的樣子是什麼。

反正我認為你這樣,你就是這樣。

我有位朋友,從事媒體工作,文筆很好,才華橫溢,但卻在職場上,因為大大小小不合時宜的放⻜自我,把一手好牌打爛了。部⻔換了新領導,本應第一時間向領導彙報工作,她遲遲不去,以至於換了新領導兩個月後,她直接被調離到了一個閒職,被棄之不用。

調離之後,同事們居然也都暗暗表示,其實已經忍受她的各種情緒很久了。例如,部⻔每週中午聚餐,她總會帶著厭煩的表情,堅持拒絕,讓同事們很不舒服。再例如,任何工作上的合作,都要以她的個人工作為主。即使是很緊急的工作,她也會先不緊不慢做完自己的事情,再管其他事。最後,大家都被弄煩了,索性就“孤立”她了。

為什麼一個才華橫溢,本可以走向更高位置的人,最終落到這步田地?本質上就是因為:她一直活在了自己的“認為”裡。

應該向新領導第一時間彙報工作,但是,她認為,領導會找她;

同事聚餐,她認為別人明明知道自己想休息還進行打擾,所以很煩躁,卻忽略了這只是人際關係中一些相處的基本規則,別人無意打擾;

被“罷免”之後,其他部⻔的同事,想和她一起吃飯順便安慰一下她,但她認為,這是別人在“看笑話”或者“可憐他”......

所以,這部分的關係,也斷了。

因為沉浸在這種“自以為”之中,她被矇蔽了雙眼,以至於看不到別人真實的反應和職場的規則,也因此在人際上一直磕磕絆絆。

攝影/三木水

04 完美主義:自己累,朋友也累

完美主義者,很難交到朋友。

這是因為,完美主義者,對自己要求高,對朋友要求也高。結果導致,自己很累,和自己做朋友的人,必然也很累。

和完美主義者做朋友,因為對方要求很高,所以自己就要時刻提著一顆心,萬一哪裡做的不好,就會被一杆子打死。

在很多細節都能體現,典型的是:不允許朋友有任何“汙點”。

我們知道,任何人都不會完美,放到兩個人的相處上,就更是如此。

所以,幾乎可以說的是,我們和任何人交朋友,幾乎都能遇到一些時刻,是對方缺點堂而皇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

比如,我的一位來訪者曾經很遺憾地跟我說了一件小事:

來訪者和她當時最好的朋友,兩個人團購了去一家spa店做理療按摩的六人次的優惠券,就是一個人可以去六次,或者三個人去兩次,反正只要是六人次就可以。朋友在網站上購買了優惠券,她轉了一半的錢給朋友。然後,她倆就去了一次,就一直沒有再去。於是,在一個週末前,她就提議,說要不要我們週末約著去一次。朋友說週末不行,沒時間。她於是又約了兩次,朋友還是說沒時間,說不行要不你自己去吧。

在這裡,我的這位來訪者有兩個心理活動,都指向對朋友的不滿:第一,朋友是不是想自己“獨吞”這個優惠券; 第二,明明一起購買的,一起去,現在,你讓我自己去,這不等於是把我拋棄了嗎?

這看起來不是一件大事,似乎有些不滿也可以理解。可是,來訪者的做法就很極端:自從這件事之後,來訪者默默地把這位最好的朋友,直接拉入了自己的“黑名單”。並且,真的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往來。這個“最好的朋友”就這麼地從來訪者的世界中消失了。這種要求自己完美也要求別人完美的心理,也體現在一些非常細小的行為上。

比如,朋友和我說的一個關於“資訊回覆不及時”的例子。

朋友也是一個完美主義傾向的人,有一個很小的細節,一直困擾他,就是關於“回覆資訊”這件事。是這樣的:朋友說,如果今天我沒有及時回覆朋友的資訊(可能我當時在忙、覺得不重要、沒看到、或者乾脆直接給忘了),直到兩天後我才想起來,我就乾脆不回覆了。但是,這個事情似乎在心裡就有個小小的結,總覺得自己好像“理虧”。下次,當我有什麼事想去問朋友的時候,似乎也覺得“因為自己之前沒有回覆對方資訊”理虧在先,從而,現在自己也不應該再去麻煩朋友。就這樣,一來二去,和朋友們的聯絡越來越少,就這麼莫名其妙中斷聯絡的人,有很多。

攝影/三木水

05 自戀:沒人配得上做我的朋友

對於自戀的人,和別人要保持一種“不近不遠”的距離。一旦距離太近了,就有一種“同流合汙”的感覺。

所以,自戀的人,往往顯得不合群。

其實,前文中被領導“罷免”的朋友,他就有點自戀的傾向。比如,她中午不願意去和同事們一起去吃飯。表面上似乎是因為自己中午需要“休息”,實際上,是她不想“屈尊降貴”地去迎合別人。在飯桌上,她覺得領導說的話,沒有水平;同事聊的話題,也很無聊,大多是圍繞著家裡老公、老婆和孩子,對於她這樣的“才女”,她是不屑於去聊這麼“庸俗”的話題的;對於大家在一起,還要互相寒暄、吹捧,以及對領導的曲意逢迎,她都是非常不屑一顧的。因為不願意做這一切,所以,她選擇遠離同事。

因此,自戀的人,看起來都會遠離人群。因為,這世間,配得上自己的人,真的很少。

攝影/三木水

06 黑白二元對立:我們總會給對方貼上某種標籤

很多人的價值觀,是“非黑即白”二元對立的價值觀,缺少“好壞整合”的能力。

如果這個人好,這個人就是全部的好人;如果這個人壞,這個人就是十足的壞人。

我們過於碎片化地看待一個人,並且把這些碎片中的“某一片”作為可以概括這個人的一個“標籤”貼到這個人身上,給一個人“定性”,那麼,我們就看不到一個人更多其他的側面,以及把所有這些不同的側面整合到一起的能力。

尤其,這種碎片還要被冠以一個“黑”或者“白”的分類時。

分類之後,是壞人,就選擇遠離,是好人,就選擇親近。

可是,正如我們前文所說,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一個“徹底的好人”或者“徹底的惡人”,這個世界只存在“真實的人”。

真實的人,往往都帶有某種不足,如果我們的價值觀是“黑白二元對立”的價值觀,那麼,這個世界之於我們,幾乎不存在完全的好人,似乎可以想象,每個人都會被我們貼上一個“黑”的標籤,這樣下來,交不到朋友,就再正常不過了。

攝影/三木水

07

其實,交不到朋友也並非問題,孤獨同樣可以享受。

就好像我們一直所說的,“人都是不完美”一樣。如果,我們在交朋友這個領域存在問題,也許,這就是我們自身的不完美,接受它也無可厚非。

可是,哪怕我們可以享受孤獨,我們也希望知道,自己為何孤獨。

尤其是對於那些不明所以,不知道自己為何孤獨、不想孤獨、想交朋友又交不到的人而言,知道自己為何孤獨,就顯得尤為重要。

走出自己想象中的世界,走到現實中來,走到真實的關係中來,看到他人真實的存在;

放棄對自己完美主義的要求,放棄對朋友完美主義的要求;

不那麼自戀,看到自己自戀的背後,想要表達的是對關係的渴望;

離開黑白對立的二元世界,看到世界更多豐富的可能性。

慢慢嘗試去做到這些,我們會發現,我們更輕鬆,我們的朋友,也就自然會多起來。

8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兒媳受不了婆婆不刷牙,與丈夫離婚,婆婆跪求:“我走還不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