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許多單身老人為了排解孤獨與寂寞,往往會選擇再婚或者搭伴兒過日子。
說起來,這也都是人之常情,上了年紀,身邊能有個人幫襯著,閒暇時聊聊天兒,溜溜彎,抑或只是一起吃頓飯,也是一種幸福的感覺。
只是生活從來不會那麼簡單,人與人之間相處總是有很多計較,尤其現在的人們越來越現實,情感、金錢以及責任都是常被關注的話題。
就像院裡59歲的嚴阿姨,對再婚生活深有感觸。閒談時,她便不禁提出疑問:生活費AA制,是為了心理平衡,還是推脫責任呢?
59歲的嚴大媽
01雖然如今智慧產品很多了,但像我這個年齡的人,真正能玩得好的並不多吧?至少我自己也就是隨便翻翻而已,再加上眼神不太好了,看久了,眼睛就會發花。
倆女兒都挺孝順,時常打電話說接我過去住,但一則各自有不同的生活習慣,互相不太適應,二則與他們一起生活終歸不方便,能行動自如還是一個人過自由點。
一個人生活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無拘無束,但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有點“孤單寂寞冷”的味道,特別看到別人秀恩愛時,那“羨慕嫉妒恨”的感覺便油然而生。
身邊姐妹們說,生活是自己的,想一個人就一個人,不想一個人了就去找個伴兒。然而我卻做不到如此灑脫豁達,總覺得有了老伴兒便要多一份責任才對。
02老潘63歲,曾是某家公司的財務副總,戴副眼鏡,文質彬彬的,看上去很講究的樣子。
之所以能認識老潘,是因為我倆有一位共同的朋友。在偶然的一次家庭聚會上,那位朋友幫忙做了簡單介紹。
人家說,朋友的朋友是朋友。當時出於禮貌,我與他很客氣地聊了幾句套話。但他似乎對我挺上心,要了我的聯絡方式,還送我回了家。
從那以後,老潘隔三差五地就約我吃飯、喝茶或是參加某些活動。起初我只是應付一下,後來想想,為啥這麼勉強,有人陪著玩兒,不是一件好事嗎?
對於老潘,我說不上喜歡,但也不討厭,畢竟人家每次都表現得很熱情,咱太拿捏了,反而會被認為裝清高啦。
03一年之後,老潘提出了一起生活的要求。我沒有直接答應他,而是和孩子們商量了一下。
兩個女兒和我一樣,家庭觀念都很強,也比較傳統。她們認為,儘管年齡大了,但再婚依然不能草率隨便。一紙婚約既是彼此情感上的認可,也代表了一份責任與義務。
簡單說清了財產問題後,我們倆就辦了手續,成為了一家人。
我對於金錢沒有概念,平日裡就是看上什麼買什麼,很少去想該不該買之類的。而老潘則不一樣,每花費一筆錢都要精打細算的。
開始兩年,我覺得既然是夫妻了就不能計較太多,特別在花費方面分得太清楚了,會很生分,於是就把工資卡交給了老潘。
04有一次,我摔傷了腿,住了一段時間醫院。老潘第一時間通知了我的女兒們過來照顧,而自己每天過去看看,然後就不知忙什麼去了。
孩子們都沒說什麼,但我的心裡卻很不舒服。孩子們都有工作,作為老伴兒難道不應該陪在病床前,伺候幾天嘛?
出院後,我才知道,那會兒他竟迷上了跳交誼舞,天天跑到廣場上去練習。
不知是看我心情不太好,還是什麼原因,不久,老潘把工資卡還給了我,並且說以後生活費就實行AA制吧,這樣對兩人公平一些。
說實話,那一刻,我非常詫異,以前聽別人說過,有的人搭伴兒過日子或再婚會採取這種方式,但自己始終不太認同。
05在我內心裡,不管是頭婚還是再婚夫妻,都應該真心實意地互幫互助,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至於金錢呀,物質呀,不能看得太重。
面對老潘的做法,我無言以對,聽起來他說得有道理。兩個人都有工資,各出一部分心理上都平衡,都踏實了,可夫妻不是搭夥,那份責任與擔當還要不要了呢?
我始終想不明白,他這樣做是為了讓雙方心理平衡,還是要推脫自己應該承擔的那份責任?
我們沒有分手,但無形之中卻有了距離感,彼此之間似乎多了一層看不見的隔膜。
結束語:
在婚姻家庭裡,夫妻關係是應該以情感為基礎,還是以利益為基礎呢?很多人肯定會認為情感更為重要,但在實際中又會不由自主地偏向個人得失。
老潘很想與嚴大媽一起生活,但僅此而已,他不想付出太多,更不想承擔以後婚姻中的責任。這樣的心理看起來很正常,卻也讓人感到很無奈。
在情感與個人利益的天平上,絕對的平衡是沒有的,注重方向不同也決定了相互關係的不同。
文後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