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絝少偉男”,大概意思說的就是富養的女兒有文化有內涵有見識,不會貪圖小利,遇事有自己的主見.富貴人家的兒子養尊處優,吃不了苦,很少能成就大事.故而”窮養兒,富養女”的古訓就這樣流傳開了.
其實現在很多父母都誤解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簡單地認為:富養女”就是女孩子要什麼給什麼,而:窮養兒”就是男孩子物質方面要嚴格控制,讓他吃苦,過窮人的生活,吃盡苦頭,他才知道生活來之不易,想要美好的生活就得靠他自己絕地反擊,自己去拼搏.
這樣的做法換來會是父母想要的孩子嗎?不是的,你想想,如果你的女兒物質上你給她名牌,品牌,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要什麼有什麼,要什麼給什麼,最後你的女兒只會成為一個愛慕虛榮,愛攀比,自私,不懂感恩的人,她不但不會透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是一味的只知道跟別人索取,想讓她上進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的兒子在物質上你控制的過度了,明明富有的家境硬是讓他過上窮人的生活,那麼換來會是什麼?過度的節儉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思想的貧窮,一旦有了窮人的思維那後果的不堪設想了,他會覺得自己到處低人一等,會自卑,凡事第一個考慮的就是錢,捨不得花錢,不敢社交,慢慢的就是性格孤僻,沒有朋友,不捨得為自己花錢投資自己,能力得不到提升,為了生活疲於奔波.要麼就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小時候物質上的嚴重匱乏,導致成人以後,自己有購買能力,就各種買買買,比如說同類型的鞋子,衣服,一買一籮筐,以這種行為來填補小時候物質的空缺.
那麼究竟”富養女.窮養兒”該怎麼養呢?在如今的社會這些古訓是否還適用呢?其實還是有它的重要意義的.
1,富養更注重的是精神的滋養,而不是物質上的滿足
先有精神的富有,才能承載物質,創造物質,單單理解為物質的滿足就過於狹隘了,尤其是本來就不算富有的家庭,如果在物質上有求必應,孩子會認為你給予的都是理所當然,總有一天你會滿足不了她的需求,因為人的慾望是無窮的.很多家長把精神和物質兩者的順序顛倒了.
2,窮養並非只是說物質上去限制孩子.窮養更注重的是給孩子生活的歷練,讓孩子有能力有擔當.
切記一點是家長不要特意去為難孩子設定障礙,孩子的成長過程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家長只要放手讓孩子去接受挑戰並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支援和幫助就可以了.
總結一下:無論是男孩女孩,在如今男女平等的社會,女性是半邊天,所以在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式上不該完全區分開來了,都應該注重精神世界的富足,才能有健康的心理,開闊的視野,才能靠自己的能力創造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