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字寫在我的額頭,像一枚勳章,我是你的乖女兒,我是裝復的好妻子,我是孩子們的好媽媽,可是媽媽,現在我和你一樣,只能躲在衛生間裡,開啟淋浴噴頭,水聲嘩啦啦的響。”
這是影片《聽見她說之重塑》中女主人公的內心獨白,一直以來他都非常的聽話,小的時候,聽父母的安排長大了你要成為一個溫柔善良,善解人意的好妻子。
她的確是一個好母親,也是別人眼裡的好妻子。
那是一個明媚的清晨,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在陽光下奔跑,她泡了兩杯茶遞給丈夫。
他卻靠近過來,捧著她的手說:“有件事我想和你說。”
這時的她還傻傻地問他:“茶怎麼樣?水還燙嗎?”
而他給他的回答是:“我們分開吧。”
![](http://timg.juduo.cc/2021/01/7745b5255975433c9b8fcace51361e44.jpg)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溫柔善良和善解人意都能換來同等的溫柔相待,面對丈夫婚姻裡的背叛,面對旁人的語言暴力,她開始真正自我的覺醒。
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離婚後她為自己爭取權益,敢於大膽的說不,堅強的重塑自我,這才是她想要活的樣子。
不要為了故意迎合別人,而刻意改變自己的性格底色,更不要為了所謂的善解人意,就犧牲了自己的需求。
女主人公的確是個好妻子,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她漸漸地忘記了自己以前的樣子,她適應了現在這個角色,也遺忘了自己內心的原始需求。
別人用自己的評價來定義她的好,又或者定義她的壞,但是卻很少有人問她快不快樂,顯然犧牲並不能夠換來幸福。
一個女人最好的底牌從來不是溫柔善良和善解人意,而是獨立生活的能力。
![](http://timg.juduo.cc/2021/01/ba4aadd1fc9b46f0aba94474026f1dad.jpg)
01)、女性和男性在社會上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由於雙方生理差異的不同,女人在婚後更容易留在家庭之中。
當女性成為全職太太,在短期內,丈夫的確可以去承擔家庭中的物質輸出,但是這對於女人的精神世界來說會是一種扼殺。
人的屬性既包含著個體的本質屬性,也包含著自然的欲求性,現在更多的人將其延伸為精神性,社會性,生物性。
一旦當女人為了去迎合他人,為了整個家庭的和諧穩定而變得溫柔善良,甚至去犧牲自己的話,那麼也意味著需要扼殺女人本身的社會性。
![](http://timg.juduo.cc/2021/01/2122ff65c74a4960b39f55811c24ea2a.jpg)
02)、事實上有很多例子表明,女人一旦脫離了社會,她就會缺乏自我提升的能力,眼界自然而然也就會變窄,她的所有目光僅僅只會停留在家庭瑣事之中。
相反,男人一直活動於社會集體關係中,也一直處於一個成長的姿態,當兩個人的起點開始不一樣的時候,時間一長,差異就會變得越來越明顯。
強的一方勢必開始嫌棄弱的一方,而這個時候女人的善解人意和所謂的溫柔善良,在男人面前一文不值。
人和人之間交往的實質其實是一場等價交換,當女人自身的價值降低的時候,男人就會尋求與自己相匹配價值的異性,所以那些道德責任感本就很低的男人,就容易在婚內背叛感情。
![](http://timg.juduo.cc/2021/01/802408ce16694331a393edcb28ed6a80.jpg)
曾經在一篇文章中,一位作者對於女性的最大忠告是:先謀生,再謀愛。
每一個人在沒有遇到真愛之前,她都可以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生活,因為我們有物質基礎做保障。
物質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女性獨立生活的能力,才是女性可以保障自我幸福生活的基礎。
站在社會學的角度來說,女人經歷過一段失敗的愛情並不算什麼,但是隻要她能夠在事業上成功,能夠實現自我的價值,才算是完成了人生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我們要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第一步就是要融入到集體關係中,學習一些基本的技能來提升自我的能力。
張小嫻曾經說過:“孤單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由你愛上一個人開始。”
越是愛一個人,就越是害怕失去,我們為了迎合對方,為了滿足他,就會刻意地犧牲掉自己,或者說變成另外一個你。
心理學家認為,兩個人之所以能夠在一起,並不是因為彼此要同化成一種型別的人,而是因為差異性的存在,才能讓兩個人變的不同,才會相互吸引。
成年人的穩定關係是利益的共同體,需要互相滿足,其中摻雜著太多的利益和複雜的感情。
女人不要做一個任人宰割的小白鼠,而是應該獨立自主,活出自己。
參考資料:《愛情心理學》、《烏合之眾》、《財富論》
The End -
戀愛婚姻心理主筆團 | 用心理學分析愛情、婚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