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有的朋友天生性格比較內向,他們喜歡埋頭工作,最怕的事情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尤其是老實人,天生害怕交流,不懂得如何進行暢通而有效的交流。那怎麼樣才能處理這個問題呢?這裡所說的老實人,一般指的是心地善良的人,他們有自己的做人底線,明辨是非,不會想到去傷害人。
不管這個世界變得怎麼樣,他們始終是懷著真誠的態度去看待這個世界。不過很多人有一個比較大的缺點,就是嘴比較笨,如果碰到能說會道的人,會被對方佔了便宜。對此,我們以三國故事為例,教大家三個技巧,提升自己的講話水平,從此不再受到口才表達不到位的影響。
同級者由被動變主動三國期間,諸葛亮一路跟隨魯肅來到了江東,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舌戰群儒,這可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回到當代的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時候也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比如說辯論賽、同事之間關於業績方面的爭論等等,如果是同級者,基本上是實力相同,地位也相同,誰的口頭表達能力強,誰最有機會取勝。
當時在現場,張昭先發聲對付諸葛亮,他以為找到了對方的話柄,一般人會進行反駁,那就中了張昭的圈套,因為如此不斷進行解釋以及防守,那基本上就是失敗告終。而諸葛亮不可能是一般人,他只把握了一點,就是變被動為主動。
諸葛亮先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此話已經過時,他轉換了話題,用了新開闢的戰場,引入了當年協助劉邦開國的韓信以及張良,將了以方所提的樂毅和管仲一軍。最後情緒到位,諸葛亮再來幾句豪言對張昭進行反擊,非常凌厲。
事情的結果當然就是對方已經無話可說,而對於諸葛亮而言,前面雖然是被動的,不過他扭轉了局勢,變成了主動,並沒有跟著對方的圈套走,反而是轉換了戰場,變了話題,讓對方早已經準備好的所有伏筆都無處可用,最後敗下陣來。
如此看來,同級之間的辯論,大家要學會變被動為主動,只要用得好,不僅高效而且產生的影響力也是非常巨大的。
面對強勢之人,學會示弱迂迴戰術強勢之人非常多,比如說我們身邊的領導或者地位、收入比自己高的人等等,與這些人進行對話,是需要技巧的。這裡提及三國當中的一個小故事。有一天李逵、宋江、戴宗以及張順到了一個酒樓吃飯喝酒,正喝得興起,突然有一對賣唱的母女過來,那女子鞠躬以後,馬上開始自彈自唱起來。
沒想到這擾亂了急性子李逵的酒興,他馬上對這女子罵了起來。意思是他正和幾位哥哥在聊天,為什麼要唱歌來打擾他們。說著說著,李逵一時衝動,竟然想打這一位弱女子,不過沒敢動拳頭,最終只是用手指點了一下對方的額頭,可還是用勁過度,最終女子當場暈了過去。
在此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是這位女子的母親,你該怎麼辦呢?又打又罵?馬上報官?還是怎麼樣?我們來看這位女子的母親是如何說話的,她說自己姓宋,來自京師,只有一女兒,名為玉蓮,父親教了她幾首曲子,出來賣唱謀生,沒注意到官人要說話,所以只顧便唱。
結果這位哥哥失手打傷了小女,終不成經官動詞,連累官人。面對這樣的說辭,如果你再換個角度,你是李逵或者宋江,如何處理為好呢?其實這一招就是上面所說的示弱迂迴。意思是先承認自己是有過錯的,不過事情發生了,自己不想惹更大的麻煩,不過自己確實不知道如何辦才好?就將問題的處理權扔給了對方。
其實這是一種可進可退的方法,先看對方如何表示再進行下一步的操作。結果真讓這位婦人意料到了,宋江馬上掏出20兩銀子給了老婦人,叫對方不要賣唱了,找個好人家嫁了算了,這錢就是她的嫁妝。看吧,這事處理得算是圓滿吧。老婦人懂得,在如此情況下,必須要保全對方的面子,畢竟對方是強勢之人。
讓對方更強,自己表示更弱,須知,柔能克剛,就看大家如何使用這一技巧而已。如果當時老婦人衝上前去,抓住李逵衣領,大罵大喊的話,相信後果大家也可以意料得到,悲劇可能因此就發生了。而選擇一個正確的說話方式,那得到的結果就不一樣了。
面對無理糾纏者,講理說法無用不說為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會碰到一些無理的糾纏者,他們一般為生活不如意或者條件不如你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碰到了,先說道理,不行再說法律,如果還不行的話,那最好不要說話了,選擇沉默為妙。在此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千萬不要與這些人衝動,否則自己吃大虧的可能性最大。
我們套用一個股市的詞語:果斷止損。這也是處理這種情況的一個好技巧,雖然可能會損失一點兒金錢,但換來的是自己的平安,這是值得的,否則有可能會因小失大。對於那些無理糾纏者來說,他們的時間是不值錢的,而你的時間是有時間成本的,所以不要跟對方耗得太久,遇到事情,先用理法,不行就沉默,最後速速解決為上策。
結語:我們要有信心,要有技巧去學習,不斷練習,尤其是提高自己的高情商,與人多交流,總結經驗,效果將會更好。當然,這裡所說的口才,要的是正能量,不是讓大家做一個忽悠其他人的人,更不能用此學到的口才之術去欺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