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曾看過一個實驗,美國心理學家哈利.哈洛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先是製作了兩隻假的猴媽媽,一隻猴媽媽是用鐵絲做的,看上去冷冰冰的,另一隻是用海綿狀橡皮和長毛絨布做的,並做成了猴媽媽的樣子,開始實驗時,先是把剛出生的小恆河猴放進籠子裡,然後等待著小猴的則是鐵絲媽媽和絨布媽媽。

令人感到驚奇的現象發生了:倘若絨布媽媽有奶瓶,而鐵絲媽媽身上沒有奶瓶,那麼小猴很快就會跟絨布媽媽緊緊貼在一起,一刻也不想離開;而如果奶瓶在鐵絲媽媽身上,小猴則只有在餓了的時候去鐵絲媽媽那裡喝奶,其餘時間都會跑到絨布媽媽那裡,依偎著絨布媽媽,尋求溫暖。

倘若在小猴跑出去玩時,突然給他看一個樣子嚇人的龐然大物,小猴則會恐懼萬分地跑向絨布媽媽,並緊緊依偎在絨布媽媽的懷裡,要是把絨布媽媽換成鐵絲媽媽,小猴就不會跑去尋求安慰。

小猴只有在餓的時候才會去鐵絲媽媽那裡找吃的,而把更多的依賴給了絨布媽媽,由此可見,當基本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時,這個小傢伙更多的則是渴望擁有來自絨布媽媽的懷抱和溫暖,因為只有絨布媽媽才能帶給它極大的安全感,而鐵絲媽媽卻不能,所以小猴更喜歡跟絨布媽媽依偎在一起。

對小猴而言,填飽肚子緊緊是為了活下去,而飯飽之餘,卻需要更多的懷抱和溫暖去感知這個世界。

成年人的世界,何嘗不是如此呢?

通常情況下,人們對於精神的需求更是遠遠高於物質需求的。

就像我們上班一樣,倘若每天工作的環境都讓人感到壓抑和不悅,每天都要挨領導的罵以及同事的各種冷眼相對,那麼即使工資不菲也會感到不快樂,即使每天吃山珍海味、大魚大肉也很難覺得美味至極。

雖然說現在人們對於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了,但不得不承認,人們對於精神層面的需求,更是遠遠大於物質需求的。

法國著名文學家雨果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人類的心靈需要理想甚於需要物質。

沒錯,人們的內心深處是更傾向於追求精神世界的。

成年人往往不會因為一頓飯吃不飽而嗷嗷痛哭起來,卻會因為不被理解、不被疼愛、不被尊重而傷心流淚,失聲痛哭。

就像婚姻中的人們,多數感情破裂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窮的吃不起飯,而是夫妻之間缺少愛與理解,慢慢地開始變得疏遠起來,正是因為妻子沒有被好好地疼愛,丈夫沒有被好好地理解,才使得一段感情開始土崩瓦解,要知道,精神層面得不到滿足,必然會讓一段關係變得不再那麼親密無間。

所以說,比起物質需求,人們更渴望精神得到滿足,因為只有這樣,人才能打心眼裡快樂起來。

12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我是一個90後女孩,明天就要嫁給一個66歲的男人,這就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