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隨喜

不僅包括內心的認同

語言的讚歎

還包括相應的行為

隨喜,即隨順、讚歎他人所作善行、功德和成就。

任何人作利益眾生之事,我們都應由衷地歡喜讚歎。以清淨心隨喜他人善行,也是在成就自身的善心。不僅如此,隨喜還能獲得與行善者相同的功德,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超過對方。

原因何在?因為所獲功德的多寡是取決於發心,而非我們以為的,與出了多少錢或多大力成正比。

我們的心,就像裝載功德的容器,若它本身極其狹隘且放有其它雜物,自然也就盛不下更多了。

所以,若以凡夫心、以充滿我執的名利心行善,即使所做事情很大,但因為發心狹隘而不純淨,所獲功德往往非常有限。反之,若能以無限廣大的清淨心去隨喜,所獲功德將是盡虛空、遍法界的。

無論我們做什麼,都離不開心靈的參與。事實上,發什麼心做事,最後就成就什麼。發凡夫心行善,只能積累人天福報;發菩提心利他,才能成就佛菩薩的品質。所以,要以廣大無限的心去隨喜。

這件事看似容易,實際操作時卻並不容易。當自己的家人樂施淨資利益大眾時,我們可能會埋怨他們亂花錢;當不相干的人發心行善時,我們又會對別人的成就感到嫉妒,同樣隨喜不起來。

這兩種情況都很普遍,因為凡夫皆侷限於我執的天地中,只希望自己成就或得益。唯有去除我執,才能無私隨喜他人,無我地讚歎他人。就像佛菩薩那樣,將眾生和自己視為一體,為他們的快樂而快樂,為他們的痛苦而痛苦。

唯有具足這樣的心,才能發自內心地隨喜一切善行,而這正是迅速積累佛道資糧的捷徑。因為我們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身體力行,但只要以清淨、廣大的心隨喜,功德就將念念增長。

也許有人會覺得,既然隨喜能獲如此功德,再遇到需要出錢出力的事,口頭表示一下即可,錢和力都可省下了。如果是這樣,所謂的隨喜必定是不真誠的,只是為自己的吝嗇尋找藉口。

要知道,隨喜不僅包括內心的認同,語言的讚歎,還包括相應的行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積極參與,才是身口如一的隨喜,才是由衷、清淨的隨喜。

摘自《普賢行願品的觀修原理》

1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他放棄高薪回家陪父母,真的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