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鳳洲
2017.7.28
人們聊天時,常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那天何琪先生來,又一次談到這個話題。而且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值得一記。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原文出自《論語.第二章.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段話,是孔子對自己學習、修身和處事的記錄和總結。他告訴人們,人生是有階段性的。從一無所知,到能動把握人和事,有一個漸變的過程。他透過自己一生的觀察和實踐,又透過近半輩時間的學習和研究,才發現和總結出這樣一條大概的人生足跡(規律)。
所謂四十不惑,是指人到四十歲上下應該有了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的思想、觀點和方法,脫離迷途。按照孔子的說法,三十歲後已經該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了,用自己的觀點去認識和理解客觀世界,不能人云亦云,不加分析了。雖是這樣,自己的認識和觀察未必都對,或許還有錯覺和錯誤,一定要在踐行中進一步檢驗和校正,才能夠逐步把握。這個由感性到理性的"飛躍"和"質變"的過程,大約十年時間吧,也就是到四十歲,應該有了結果,即清醒和明瞭了。當然也就不再迷惑。
記得小時候,村裡的長者們也有過近似孔子的看法。他們說:"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男人身上的毛最後才長鬍須,完全豐滿時差不多也就三十大幾或四十歲了。辦事可靠(牢)的說法大體也是不惑。
當然,人有不同。有的人方到弱冠年齡,就能擔當大任,已不迷惑。而有的人至老還辦糊塗事,從沒清楚過。這些當屬個例,或非同大類。
何先生還認為,只不迷惑還不夠,還應能夠抵禦誘惑。不然,還是要犯錯誤,還會做出傻事錯事。仔細想來很對,也一點不假。請看那些貪腐,枉法,知法犯法,營私舞弊,任人唯親,結死黨拉山頭,投機倒把,損公肥私,敲詐勒索,坑蒙拐騙,等等。很多並不是當事人不明白那樣做不對,而是假裝糊塗,而是架不住利益的誘惑。從今天的社會上一些醜惡現象來看,不被誘惑,這一點更為重要。更值得人生多些思考?!因為它往往成為人生光明和黑暗,善良與邪惡,成功與失敗的試金石;也往往成為正負能量的英雄與罪人的分水嶺。
與何琪(右)先生
與河北電視臺黃仁宗(右)先生
《石家莊日報》編輯等
與《人民日報》社宋保華(右)先生
《燕趙都市報》編輯等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