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不存在你不想做
卻不能做的事情
當你失去所有
你自然什麼都會做了
面對喪偶式婚姻 選擇斷舍離
做事業女性 找回自我
2006年,剛剛20歲的韋新萍離開家鄉嫁到了柳州市,對新婚充滿期待的她,面對的卻是幾乎從不回家的丈夫。聯絡不上他,或者不回來,這不是她想要的家庭生活。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十年,韋新平充滿了厭倦,她渴望一個機遇能結束這一切。而就在那時,一期電視節目給了她啟發。在2016年,《致富經》欄目播出了一期節目,講的是一個四川小夥子靠著桑葉養豬致富的故事,主人公面對挫折不服輸的勁頭激勵了她。韋新萍的家鄉也盛產桑葉,用桑葉養豬,這事兒自己也能幹。她決定離婚換個活法!她回到家鄉河池市宜州區石別鎮,用全部積蓄五萬元,買了三十頭小母豬,開始創業。
母親包粽子的手藝 徹底改變了人生軌跡
一年時間,30多頭小豬就擴繁到200多頭,散養土豬生長週期要一年多,豬沒出欄之前,積蓄早已全部用完的韋新萍陸陸續續借來50多萬元購買飼料和擴建。她知道,一直靠借錢養豬也不是辦法,正好端午節臨近,她殺了幾頭豬,讓母親包了200個豬肉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透過微信朋友圈賣粽子。沒想到賣得還很火!也正是這次嘗試改變了她此後的人生軌跡。在廣西河池粽子普遍賣3元左右一個,韋新萍一個粽子賣5元,勝在配料足、味道好。新鮮散養的土豬肉,切五釐米長的大塊,加入醬油、十三香、腐乳,混合攪拌,醃製一夜,這個比例的拿捏是粽子味道的核心。板栗、綠豆、糯米包裹,兩個小時的高溫蒸煮,五花肉的油脂香氣充分溶解在糯米中,肥而不膩,一口咬下去,鹹香、清甜、軟糯,豐富的味蕾層次讓韋新萍的粽子回頭客不斷。微信賣粽子生意越來越好,每天包粽子,加工、發貨,韋新萍和母親兩個人根本忙不過來,她決定找一個養豬經驗豐富的合夥人來打理豬場,作為原材料基地,而自己則專注去做粽子。她組建了微商銷售團隊,2017年粽子銷售量達到了50萬個,韋新萍擁有了自己的事業,也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一百萬元,那時的她才真正走出了婚姻不幸的陰影,嚐到了靠雙手改變命運的甜頭。然而就在微信營銷剛剛起步賺到錢時,韋新萍卻突然感受到了危機。線上季節性太強,端午節大批次招人,節後大批次裁人,對於企業發展很不穩定。
怎麼才能讓企業有穩定收入?
借力!
微信營銷要靠客戶之間口口相傳,獲客侷限性很大。另外,微信賣粽子,端午節前後才有銷量,而韋新萍想把粽子打造成全年都可以銷售的產品。他想到了一招,借力!她叫黃美含,在河池市有十多家包子連鎖店,店鋪客流大、回頭客多。韋新萍瞄準了黃美含的早餐店,想把利潤的30%分給她,說服她順帶手賣粽子,這樣,韋新萍不用投入資金自己開店,還能享受更廣的獲客渠道。可是黃美含一聽賣是粽子,直接就拒絕了。因為她過去賣過粽子,當地老百姓有種固有思維,總覺得糯米不太好消化,不符合早餐的要求,銷售情況不好。韋新萍一心想拿下這個渠道,消費者早點不喜歡吃糯米,那乾脆改良己的粽子。粽子都是用糯米來包,如果用雜糧,用易消化的小米,用補鐵的黑米等等這些來包到粽子裡面,從健康的角度去分析的話,消費者是不是更容易去接受?韋新萍和母親設計了黑米、小米、玉米等五種不同口味的雜糧,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白糯米,既保留了傳統粽子的味道,又融合了雜糧的口感。改良了粽子不說,為了能敲定合作,韋新萍還提出了一個讓黃美含無法拒絕的條件。她要送粽子給黃美含賣,送的可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每家店每天送一百個,不夠賣就加送,十幾家店同時鋪開,連送一個月!這算下來就要送出十萬個粽子,成本就是三十多萬元!
微信賣粽子雖然賺到了錢,可研發、運營,哪裡都需要錢,30多萬元對於韋新萍來說那是公司能順利運轉的救命錢,說送就送,合夥人全都炸鍋了,家人也極力反對。可是韋新萍的心裡卻有自己的打算。韋新萍就想破釜沉舟,賭一把,賭贏了就能開啟線下市場,為企業銷售帶來巨大突破口,賭輸了大不了從頭再來。她帶著極大的誠意來到早餐店,順利與黃美含達成了合作。而雜糧粽上架第一天,銷售情況就非常火爆,一個多小時,100個粽子就全部賣完。市場反應非常好。韋新萍的粽子不只是端午節可以吃,日常也可以吃。韋新萍順利拿下了包子鋪連鎖店的長期合作。此後她又陸續與南寧一百多家線下店鋪合作。此後她又開發了壯族特色的五彩棕、適合上班族食用的迷你自熱棕等產品,開起了淘寶店,線上線下雙管齊下,2018年全年銷售額突破五百萬元。
痛點變致富點
帶動當地一百多農戶共同致富
隨著粽子銷量的提升,韋新萍的心裡一直有一個痛點,那就是包粽子的原材料,粽葉。市場上粽葉有兩種,鮮粽葉和幹粽葉。新鮮粽葉煮出的粽子有粽葉的清香味,而且包起來顏色也更好看,形狀也更立體、飽滿,創業幾年來韋新萍一直在堅持使用新鮮粽葉。2017年為了籌備端午節的貨,韋新萍一次性花了12萬元,囤了20噸新鮮粽葉。可誰都沒料到,新鮮粽葉在裡面太悶熱了,出現腐爛、腐敗,三天的功夫,她一把火把粽葉燒了個精光。韋新萍當時就在想有什麼辦法,可以讓粽子葉貨源能在自己掌控的範圍內,隨時取得到貨源。新鮮粽葉儲存時很容易發黴、變黃,韋新萍必須解決這個原材料問題。她在宜州區福龍鄉的五個村建立了粽葉種植合作基地,需要的時候隨取隨摘,保證粽葉的新鮮供應,還帶著當地一百多位農戶靠粽葉賺到了錢。
每個粽葉杆頂部在它的苗,大概一個星期之後,苗就又會生髮出三片新鮮粽葉。有了種植基地,韋新萍將粽葉的成本從每斤3元降到了2元不說,還把生產之外富餘的葉片拿到市場上銷售,每年又能多賣100萬元。2019年,韋新萍投資三百萬元擴建了工廠,更新了裝置,粽子的保質期延長到了六個月。端午節來臨前,她夜以繼日為各個渠道的訂單備足了六十多萬個粽子打算大幹一場。可一場突如其來的非洲豬瘟,讓韋新萍的事業再次降到冰點。非洲豬瘟使得當地人不敢買豬肉,連帶對韋新萍的豬肉粽子也產生了牴觸心理。韋新萍提前備下的六十萬個粽子幾乎全部砸在了手裡。社群團購很快就消化掉了五十萬個粽子,韋新萍卻根本高興不起來,賣一個就要賠至少三元錢,這六十萬個粽子賠掉了她將近兩百萬多元。韋新萍知道這根本不是長久之計,她迫切地需要想到辦法,度過這次困境。一次偶然的機會,一檔美食節目,給了她很大的啟發。在廣州用糯米和雞塊用荷葉來包,作為一個早餐的主食,糯米雞。那麼粽子是不是也可以把雞肉跟糯米放在一起包起來?韋新萍的想法不是簡單地把粽子裡的豬肉塊換成雞肉塊,她要把整隻雞包進粽子裡。當時正好臨近高考,她給粽子取名取名“全雞棕”,諧音“全擊中”,寓意就是讓考生所有題目都中。
她就是要抓住消費者聽諧音圖吉利的心理。可韋新萍沒想到,這麼大的一隻雞想包進粽葉裡,遠比想象的難多了。韋新萍與媽媽反覆試驗,最終,她們找到了一個巧辦法,給粽子綁四根繩,就很牢固。解決了包的問題,韋新萍在配料上也下足了功夫。她選用三斤半的散養土雞肚子中塞滿板栗、香菇、紅棗等等配料,醃製一夜,鋪上三斤高山紫糯米,四十張粽葉緊緊包裹,高溫六小時煮到雞肉酥爛脫骨,米香、肉香、粽葉香,香味融合,六斤半的分量足夠十個人聚會一起分享除了線上銷售,韋新萍還找到了當地各大餐飲店鋪合作。傳統粽子只是主食,而“全雞棕”是既能當主食,又能當主菜,一經推出,不僅緩解了因為非洲豬瘟帶來的滯銷,光全雞棕一個單品全年銷售額就達到了兩百萬元。
疫情來臨 再次借力把錢賺
然而2019年一開年,新冠疫情襲來,韋新萍線上線下的銷售渠道全部受阻。她把目光瞄向了當下熱門的短影片和直播帶貨。她自學拍攝、剪輯,開始也學著別人發自拍、還把自己的創業故事剪成小影片,可觀看量非常少。在這個全新的領域,韋新萍再次想到了借力!站在韋新萍身邊的女孩叫溫婷婷,是廣西當地很有流量的壯族網紅,2020年3月,韋新萍請她來到基地,靠她的粉絲引流,短短一個月,銷售額就超過了五十多萬元。感受到了“網紅”帶貨的能力,韋新萍乘勝追擊,聘請專業的短影片製作團隊,合力打造IP號。不僅如此,她還推出了個人創業故事的IP號,打造自己的粽子品牌矩陣。2020年初,韋新萍與當地政府合作建起了扶貧車間,免費培訓當地留守婦女包粽子,這一百多人的“粽子”娘子軍,每人一年都能賺到三萬多元。一路創業走來,韋新萍從一個在家苦等丈夫的家庭婦女徹底蛻變,靠著小小的粽子,不但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還帶著鄉親們一起靠粽子增收致富。今年34歲的她說,在創業這條路上,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韋新萍這三年的創業過程中,她面臨過很多危機,在手中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為了擴大銷路,她借力發展,大方送出粽子就為了打品牌;面對市場低谷,她又能創造一個又一個爆款產品,抓住消費者;面對粽葉的儲存出現問題,她毫不猶豫投入資金,延長產業鏈,把原材料品質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正是這樣一個敢嘗試敢創新的新農人,才能闖過一道道關卡,成就一番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