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活中,總有些人運氣很好,有些人卻很倒黴。

這真的是天註定的嗎?其實不然。

運氣,不管好或者不好,都是自己造成的。

就拿那些經常倒黴的人來說吧,他們可能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從而受到了相應的懲罰。

人的運氣藏在嘴裡,說以下五種話的人往往很倒黴,要注意。

1.一時衝動的話

常言道:“衝動是魔鬼。”

這個魔鬼大家都不喜歡,但有些人就是控制不住。

有很多倒黴事,其實起因就是說話太沖動。

朋友之間,因為說話衝動激怒了對方,可能會打起來;

同事之間,因為說話衝動得罪了對方,可能往後就難以合作;

親人之間,因為說話衝動傷了對方,可能連親戚都沒得做;

夫妻之間,因為說話衝動傷了感情,嚴重的可能還要離婚。

衝動的話,說出來很解氣,可往往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很多事情過後看來都是小事一樁,可就是因為當時的一句衝動言語而造成難以挽回的結局。

年少時,血氣方剛,偶爾衝動一下可以理解,身邊人要多多提醒。

隨著年歲的增長,要懂得思前想後,要加強自制能力,要有話到嘴邊往回吞的本事。

2、自我炫耀的話

自我炫耀,是為人的大忌。

培根說:“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深以為然。

不管是炫耀自己的才華、金錢還是權勢,都對炫耀者極為不利,甚至招來黴運。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自我炫耀會讓別人反感。紅眼病是凡夫俗子常犯的病。你很厲害,我佩服你,但你別天天在我眼前晃,礙眼。

其次,自我炫耀會暴露自己的底細。戰場上最怕的就是“我明敵暗”,生活中最怕的就是別人對你一清二楚,你對別人卻一無所知。

再次,自我炫耀會招致禍端。就拿炫富來說吧。你經常炫富,別人就可能經常找你借錢,你不借,別人還怪你。嚴重一點的,那些打家劫舍的人盯的也是有錢人。

自我炫耀者,常常莫名其妙就有一些倒黴事,最後還很無奈地說:“我又沒得罪誰?”

怪誰呢?只能怪自己不懂得行事低調的智慧。

3、尖酸刻薄的話

尖酸刻薄,指說話帶刺,待人冷酷。

人與人交往,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

不論地位尊卑、資產幾何、年齡大小,彼此留點口德,總是有好處的。

一個人若說話尖酸刻薄,必定會得罪人,從而招致倒黴事。

上司可以對下屬說話尖酸刻薄嗎?不可以!

類似於“你算老幾”、“你有什麼本事”之類的話是絕對不能說的。

風水輪流轉,明年到我家,誰會知道這個下屬哪天會爬到你頭上,誰又知道他會使什麼陰招?

妻子對丈夫能尖酸刻薄嗎?不可以!

諸如“你太沒本事了,看人家老張”、“就你,也想開公司”之類的話千萬別說。

夫妻相處時間長了,說話可能就不分輕重,一開始忍了,時間一長就會出問題。

朋友之間能說尖酸刻薄的話嗎?不可以!

朋友之間,坦誠相待,沒有必要陰陽怪氣的。

誰會比誰笨呢?你說啥別人聽得一清二楚。

說話尖酸刻薄的人,往往沒什麼朋友,也得不到別人的配合,很是倒黴。

4、洩露秘密的話

古裝戲中常有這樣的話:“洩密者,死!”

知道得越多,麻煩就越多;說得越多,災禍就越多。

生活中的“大嘴巴”,常常無意中就給自己挖了坑,不小心就掉下去。

別人給你說個秘密,常常會附上這麼一句:“不要和別人說啊。”

聽的人,往往也會保證:“肯定不會說,我說來幹嘛呢?”

可是,剛說出去的秘密,沒一下子好像身邊的人全知道了。為何?

大概會有這麼幾種情況:

第一,秘密會在最親的人之間傳播,比如:夫妻;

第二,秘密可能會作為資源或者籌碼被別人拿去做交換;

第三,被有權勢者逼供,不得不說。

第四,有時候僅僅是為了炫耀自己“無所不知”而到處亂說。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把秘密洩露出去了,都會得罪人,從而惹禍上身、黴運連連,一定要警惕。

5、言而無信的話

人與人交往,莫過於真誠,且是出自內心的真誠。

若說話天花亂墜,過後都不算數,最可敬的人也會失去尊嚴。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都不知道他怎麼在世上立足了。

信用,確實非常重要。

言而無信的人,沒人相信和支援,會四處碰壁,黴運連連。

就比如借錢。借錢沒問題,但借錢不按約定還錢就是個問題。

反覆失信,別人如何會再幫你?

富蘭克林說:“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遠難以挽回。”

深以為然。

人生暫時的失敗,可以東山再起,浪子回頭金不換。

一個人若失去信用,將寸步難行,倒黴是必然的。

結束語:

有人說:“你必須拼盡全力,才有資格說運氣不好。”

確實,運氣好壞的根源全在於自己。

若想運氣好,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否則,倒黴了都不知道咋回事。

往後餘生,說話不要太沖動、不要太炫耀、不要尖酸刻薄、不要洩露秘密、不要言而無信。

修煉自我,一切安好,好運自來!

8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如何讓對方愛上你?心理學:學會“富蘭克林效應”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