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是找曾幫過你的人,還是你幫助過的人?你認為他們誰會幫助你?
1736年的一天,富蘭克林在某地區參加演講。有一位議員完全反對他的觀點,並根據富蘭克林的演講也發表了另一篇演講,用來批評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很想得到這位議員的支援,但又放不下面子去討好他。所以富蘭克林選擇了一個很奇特的方式,向這位議員借了一本很珍貴的書。這本書是議員的收藏,意義也蠻大的。議員很爽快,借給了他。
一個星期之後,富蘭克林將書歸還,並附上一張小紙條表示感謝。讓人沒想到的是,在下次議會中,議員主動跟富蘭克林交流,並且表達了對他的欣賞。後來,他們成為了一輩子的好友。
富蘭克林效應:誰付出,誰在乎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富蘭克林效應。想讓一個人討厭、不喜歡你的人,變得喜歡、願意幫你,那你就主動先讓他幫你一個小忙。通俗的理解,人脈、好人緣都是麻煩出來的。當然,這個麻煩要注意尺度。
富蘭克林效應不只存在人際交往中,同樣存在感情中。如何讓一個人喜歡你?富蘭克林效應:誰付出得越多,誰就越在乎。
1、“麻煩”拉近兩個人的心理距離
想要別人喜歡你,那就先讓他幫你一個小忙,讓他感受到尊重和認同,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這樣,感情也在一個又一個麻煩中升溫。
舉一個例子,我從小的觀念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儘量不要麻煩別人。因為在我看來,別人忙你是需要還的,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還得起,所以拒絕別人的幫助。
富蘭克林效應:誰付出,誰在乎
就像同學吃零食的時候,會來回讓讓,到我這,我都是婉言謝絕。當然,我有吃的,也會讓讓大家,只是不吃別人的。一次有一個我很喜歡的,性子也比較耿直的同學跟我說:每次讓你你都不吃,是不是嫌棄我呀。
後來,我明白,吃別人的零食,需求他人的幫助,會讓他人感受到尊重和認同,讓感情越來越親密。因為生而為人,親近的關係就是在你麻煩我,我麻煩你中建立的。
2、“麻煩”是快速增進感情的一種方式
朋友之前暗戀一個男生很久,是那種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喜歡。但倆人一直都沒啥實質性的發展,因為倆人私底下基本不聯絡。之後朋友要考研,而這個男生已經考上了,有些經驗。朋友就厚著臉皮,今天問這個問題,明天問那個問題。
富蘭克林效應:誰付出,誰在乎
在一個個問題中,兩個人的話題明顯增多,感情也越來越好,朋友也被男生先表白了。男生說自己之前知道朋友喜歡他,但沒當一回事。後來,隨著朋友越來越“麻煩”他,他也越來越瞭解朋友,覺得這女孩挺好,所以就在一起了。
所以說,“麻煩”其實是一種快速增進感情的方式。在“麻煩”中,熟悉和了解對方,建立感情。當你喜歡一個人,或需要一個人的幫助時,最好先讓他幫你一個小忙。藉著這個小忙,慢慢拉近彼此的關係。
富蘭克林效應:誰付出,誰在乎
3、總結
想讓別人喜歡你、愛上你,就要懂得用心理學上的理論,學會麻煩別人。畢竟,誰付出了,誰就在乎。不過需要強調一點,那就是“麻煩”的尺度。適度的“麻煩”讓關係更加親密,過度的“麻煩”會讓人厭惡。
因此,要把握好“麻煩”的分寸,注意界限感,懂得適量和適度,不要強人所難,佔人便宜。如此,會讓他人越來越喜歡你,越來越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