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80和90這一代人,很多都是在外工作,一年到頭也就春節可以回個老家,跟父母團圓,跟親朋好友聚聚。
如果夫妻兩個人是同一地方的,那都好說,今天在婆家,明天在孃家,來來回回也就十幾分鐘的路,根本不在話下。
如果夫妻兩個人來自 不同的地域呢,從婆家到孃家隔著幾百幾千裡的路,來回一次舟車勞頓,折騰好久,只能選擇一個地方,那麼年輕人會怎麼辦呢?
這個問題,也是每年春節前後,引起全網熱議的,甚至很多小夫妻因為意見不統一鬧矛盾,最後無法調和以離婚收場。
你是不是覺得這樣的結局有點過分了,只能說,不是當事人,就永遠不會理解各種苦楚吧。
02關注了很久的一對夫妻博主小惠和二狗,兩個人都是在西安讀的大學,相戀結婚走到一起,如今兩個人辭去了工作,回鄉創業。
小惠是漢中的,二狗是寶雞的,兩個家庭相距三百多公里,因為有山嶺阻隔,開車過去也要大半天。
小惠是家裡的獨生女,今年剛在孃家辦了婚禮,想要回自己家裡過年,春節的時候按照風俗,要給親戚們拜個年。
但是二狗和婆婆不太樂意,他們覺得已經結了婚,就應該在婆家過年,年後初二三再回孃家。
雙方都比較堅持自己的想法,誰也不想退讓,目前的結局是,小惠收拾好東西回了孃家,二狗把她送回去,然後自己就回家了。
03有個網友說:我有一點真的想不明白了,正月初二走孃家不可以嗎?全中國的農村基本上都是這樣的風俗習慣,正月初二走孃家,在關中地區嫁出去的女孩子,一般情況下不能在孃家過年。
網友說的是實話,也是千百年來很多農村地區的風俗習慣,嫁出去的女兒,都是在婆家過除夕春節,等到初二初三回孃家。
可是,你們有沒有考慮到如今新時代的一些實情呢?
小惠是家裡的獨生女,除了這個女兒,她的父母一無所有,難道就因為自己生的是女兒,就要每年除夕兩個人孤苦伶仃地過年嗎?
婆婆也是做母親的,除了二狗這個兒子,她還有女兒,按理說,她應該能夠理解媳婦和親家的處境和心情,哎,只可惜,人永遠只考慮自己的臉面,至於別人心裡是否好過完全忽略不提。
04前十年看婆,後十年看媳!兒媳作為獨生女遠嫁來到陌生的婆家,婆家人應該先暖兒媳的心。婆婆說要親情,那你得先付出親情,能先將自己的需要放下,成全孩子!嫁都嫁過來了,還差個春節在哪裡過嗎?倘若婆婆改成支援媳婦回家過年,照顧媳婦孃家一點,那日後兒媳定會生出感激之情,親情自然也就有了。
確實如此,女孩子新婚到了一個陌生的家庭,還是跟自己家距離比較遠,逢年過節想家是正常的,而婆家人一年到頭都團團圓圓在一起,也不差過年這幾天,想開了,也就明白了,自然沒有那麼多矛盾。
甚至有的網友說,要了彩禮,就應該安安分分住在婆家,在婆家過年。
其實,我個人認為,既然兩個人走到了一起,婚前對彼此的家庭也一清二楚,就應該多為對方考慮一點,小惠是獨生女,二狗自然應該多照顧她孃家的處境,如果不能接受這個現狀,當初又何必走到一起呢?
05很多人說,2020年的春節,他們就是在小惠家過的,因為疫情,三四個月一直滯留漢中,說好的一家一年,小惠現在又變卦,太不厚道了。
我只想說,女孩子的心情只有女性朋友懂,這一年裡,有大半年都是在婆家度過的,他們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時候,小惠應該也常常想到自己的父母,那種辛酸二狗一家人用你元不會理解。
現在過年了,好不容易可以清閒下來,誰不願意和自己的父母親人團聚呢?
即使結婚了,嫁過去了,也沒有哪條法律規定就不能回孃家過年了?
之前工作的時候,認識一個安康的姐姐,88年的,她老公是甘肅的,兩個人結婚後,每次過年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安康的姐姐也是家裡的獨生女,她說,自己結婚前就說清楚了,婚後不可能永遠照顧婆家人的情緒不回孃家過年,如果老公不能接受這個,自己也就不會結婚。
所以,婚姻裡,很多事情處理起來還是比較麻煩的,最好解決辦法永遠是夫妻兩個人彼此理解寬容,多為對方著想,不要鑽入自己已有認知的牛角尖不能自拔,最後傷了夫妻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