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個兒子和兒媳都沒有來看我”
張老伯生病住院,自己辦住院手續,自己樓上樓下地跑各種檢查專案,一番折騰下來,躺在病床上長吁短嘆。
鄰床的病友見狀,問張老伯:“阿伯,你都70歲了,不用這麼辛苦自己了!這些事情可以讓孩子們去辦嘛!要不然生養孩子們有什麼用?!”
張老伯長嘆一口氣:“我有三個兒子,可他們工作很忙!”
病友又說:“那你總有兒媳和孫輩吧,讓他們來嘛!”
張老伯又是長嘆一口氣:“孫子孫女們都在外地工作或者上大學,三個兒媳都說忙沒空過來看我!”
與此同時,和張老伯類似遭遇的,還有同一個病區的陳姨。陳姨育有六個子女,這次因眼底出血住院,也是一個人照顧自己,沒有一個子女來探望。
但是,人間百態,世事總有另一面。
和張老伯、陳姨同病區的劉老伯,育有一兒一女,兒女、女婿、媳婦每天輪流探望不說,還爭相掏錢付各種營養費,那個殷勤和體貼勁兒,讓護工們唏噓不已。
護工陳大媽感慨地對我說:“人比人氣死人,養兒育女不就是圖老了傍個身嘛?張老伯和陳姨都太可憐了,劉老伯命好!”
陳大媽做護工已經十多年,早已目睹不少這種人性和親情極大偏差的人間悲喜劇,但至今仍然為此感慨,我想,不僅僅是人性中特有的共情,還有對自己未來的擔憂吧!
這大半年,因為家人住院,作為陪護的我,也在醫院裡目睹了親情、婚姻中的差異,明白類似張老伯的遭遇,總是有因果的。
2 兒媳:“你心裡沒有點數嗎?”果然,張老伯住院的第六天,小兒媳到醫院看了看,大夥兒也得知:張老伯年輕時經商,經濟不錯,但對妻子的態度不好,中年後更是變本加厲,對妻子語言暴力,妻子患上乳腺癌至去世,他不僅不管不顧,還對每個兒媳都看不上眼,時不時找岔,覺得她們配不上自家兒子,二兒子在外面找別的女人時,反而支援、唆使二兒子和兒媳離婚,這些種種,都讓三個兒媳看在眼裡冷在心裡,能離公公有多遠就多遠,和公公的關係自然不好,心甘情願到醫院照顧自然也是不存在的。
小兒媳生氣地對張老伯說:“都不來看你,你心裡沒點數嗎?!還好意思找我上司和我爸媽!”
張老伯低頭不語,等小兒媳走了又是一陣長吁短嘆。
3 一身破綻的人,就不要叫陣了兒女都孝順的劉老伯,在婚姻和家庭關係上則和諧不少。
劉老伯和妻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爭執,但劉老伯在婚姻和家庭關係上大體都是尊重妻子,對家庭的付出也很多,兒女們看在眼裡,對劉老伯的情感也沒有那麼糟糕,當劉老伯生病住院時,兒女們爭相孝順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我們埋怨親人對自己不夠親密時,當親人以各種方式疏離時,當我們對親情越來越沒有信心時,那些種種的痛楚、偏執,都會造成我們覺得人生不夠幸福,以至於一觸及便滿心滿眼的憤怒和怨恨。
我們的本意都是想得到更多的愛和溫存,卻在日常事情和情感方面總是不甘示弱,衝著伴侶、兒女等等身邊人明裡暗裡地丟過去看起來和平柔軟其實暗藏機鋒的匕首,以至於親情越走越荒涼,卻有意無意地忽略對造成這種局面的因果,假裝對此心裡沒有一點數。
我在20出頭的時候,總以為人生還很漫長,總想著遠走高飛,不喜歡不刻意社交,對金錢的態度也總是不屑,更不會刻意經營親情、愛情、友情,認為隨緣惜緣不攀緣才是人與人的最自然的情感方式。
然而,隨著年歲漸長,社會閱歷的增長,以及經歷各種隨機發生的挫折後,雖然性格仍然喜靜,但也漸漸明白,人就是群居動物,那些能更早更快地明白所有的情感其實都需要有意無意地用心經營的人,到了中年或者晚年的時候,大部分人在親情和婚姻方面會生活的更上一層樓,也會得到來自各種情感中的更多溫暖。
我們在年輕的時候,總是以各種理由忽略身體健康和經營維繫親情的運轉,人到中年、老年,身體開始出現各種病痛,上有老下有小,有一部分甚至頻繁出入醫院,年輕時種下的因果便凸現出來。
每個人在成長、年老的過程中,絕大部分都會在生活的各種壓力下漸漸變成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只有少部分人才能堅持當初的自己。
那麼,像張老伯這種在人性和情感上一身破綻的人,自己心裡有點數,就不要出來向親情和人性叫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