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親情是黑暗裡的蠟燭,家庭教育能指引人前行,父母的一生總會像影子一樣投射在孩子身上,如果父母惡毒,孩子也許變得同樣惡毒,也許不堪其擾爭做向上的大樹,但父母善良,孩子獲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定然不會走上惡毒之路。馮順弟用她的行動證明了這一點。

馮順弟一生命苦,家中的重男輕女在名字上就可見一斑,這個女人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偶然一次機會,她遇到了此後的丈夫,這個男人已經娶過兩個妻子,原配死於戰亂,繼室同樣也是如此,唯一不同的是,後來的妻子給他留下了三個兒子和四個女兒。

馮順弟一家聽說有人來提親,驚喜不已,儘管他們聽說對方是一個49歲的老頭,而自己的閨女還只有17歲,儘管他已經接連死了兩個妻子,馮順弟還是被嫁了出去。成婚後兩年,兩人生了一個孩子,而此時馮順弟才19歲。

儘管夫妻年齡差距很大,但丈夫家中殷實,一家人好好地住在一起,生活也沒有那麼難以度過。然而好景不長,生下孩子沒多久後,丈夫便離開了人世,22歲的馮順弟成為了家族中的大主母。日子顯然不風光,畢竟丈夫的女兒和兒子比她大上好幾歲,而一個二十二歲的女人要管理好一個家本就艱難。

彼時,馮順弟一家只能靠著以前的利息來度日,沒想到,丈夫的大哥一直大手大腳,這時家中已經沒有了收入來源,很快就入不敷出了。更令馮順弟難受的是,大哥竟然欠錢跑了出去,她面臨著債主的糾纏,周邊大燈籠紅紅地掛著,人們陷入了新年的喜悅之中,而馮順弟帶著孩子忍受著債主的逼迫。只不過,就算遭受了這樣的難堪場面,馮順弟也從來沒有向大哥發過火。

有時候,妯娌之間會有尖酸刻薄的話語出現,但馮順弟從來不會擼起袖子面紅耳赤地加入這場戰爭,她只是溫和地待在一邊,而她的孩子在母親的影響下也養成了溫潤如玉的性格。

除了教會孩子做人之外,馮順弟在孩子的學習上也煞費了苦心,儘管她大字不識。在3歲前,孩子已經學會了一千多個字,而等到他五歲的時候,就進入了四叔的私塾讀書。

當時家中並不富裕,馮順弟希望孩子能用心讀書,也希望老師能多上點心,每年都會多送幾塊錢,最後一年甚至加到了12元。那時候的十二元與現在可不能相比,完全是一個天額數字。當然,馮順弟斷然不希望孩子囫圇吞棗,常常要求孩子認真理解每一個字。

在這種情況下,馮順弟培養出了一個世人皆知的博士生,他的名字就叫胡適。胡適在13歲時被母親送去上海讀書,在上海接受了新知識的他最終在1910年獲得了庚子賠款去留學,由於時間被安排得非常急迫,胡適竟無時間回家看望母親。1918年,馮順弟在家鄉病逝,胡適悲痛不已,寫下了《先母行述》,後來又多次寫文回憶起與母親的點點滴滴,若沒有母親,也沒有胡適的未來。

11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到底是什麼樣的父母,才會讓你發誓再也不回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