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每一個小孩,都能在“天使”和“魔鬼”中切換自如,一天天不給你整出幾個么蛾子好像這天就白過了。

有時候確實能被這些小傢伙的言行刺痛心臟,不過別怕,那些孩子沒有意識到的空缺,大人慢慢填補就好。

——鹿媽

文 | 豆媽

01

這兩天,佛羅里達州的一位媽媽海莉,在Facebook上PO出一條“親媽咆哮”,獲得了十幾萬網友的點贊。

海莉·哈塞爾(Haley Hassel)是一名護士,同時也是一位單親媽媽,帶著可愛又調皮的女兒普瑞斯蕾(Presleigh)一起生活。

(海莉和女兒)

雖然手頭沒有很寬裕,但海莉一直努力工作去維持家裡大大小小的開銷,也儘可能地去滿足女兒的各種小心願。

比如前兩天,女兒跟海莉說,她想要一個L.O.L品牌的文具袋。

這個文具袋亞馬遜上標價14.99美元,摺合成人民幣得要一百多,不算貴,但在文具袋裡也絕對不便宜。

可看在女兒這麼想要的份上,海莉把這件事記在了心裡。她想給女兒製造個出其不意的驚喜。

回家後,海莉開開心心地拿出這個跑了三家商場才買到的禮物,可普瑞斯蕾瞥了一眼自己曾經說過“很想要”的文具袋,不僅沒有表現出開心,反而還開始亂髮脾氣。

她奪過文具袋,直接扔進了垃圾桶裡,生氣地朝媽媽大呼小叫了一通後,“哐當”一下摔上了房門。

“這個文具袋一點都不好!我們班的同學人手一個!我早就不想要了!”

(躺在垃圾桶裡的文具袋)

海莉也瞬間火冒三丈。

她覺得自己一直以來都非常辛苦地工作養家,還極盡所能地去保證普瑞斯蕾能夠擁有自己想要的東西。

她也一直在教育普瑞斯蕾要懂得感恩,記住別人對你的好,珍惜自己擁有的,為什麼卻還是這麼不懂事。

可轉念一想,她也明白,普瑞斯蕾平時確實是個乖小孩,她才六歲,以前也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所以在生氣之餘,海莉忍住了脾氣。

為了不過於傷害到女兒,她決定換一種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必須要給女兒一個小小的警示。

既然不喜歡新買的文具袋,海莉心想:OK,那我給你換別的——一個透明的三明治塑料包裝袋。

海莉還在上面用馬克筆正兒八經地寫上了女兒的名字——“Preslelgh’s Pencil Bag”(普瑞斯蕾的文具袋)

普瑞斯蕾拿到這個“新”文具袋時崩潰大哭,全身都在排斥。

因為和這個塑料袋比起來,媽媽專門為她去買的L.O.L文具袋顯得那麼可愛又好看,但現在已經沒有後悔的餘地了。

海莉讓女兒把文具袋從垃圾桶裡拿出來,鄭重地告訴她:“這個漂亮的文具袋不再屬於你了,你需要親自把它送給任何一個可能因此受到幫助的孩子。”

而她自己,只能用這個塑料袋。

海莉也跟女兒解釋了自己這麼做的原因。

“你要知道,你得到的這一切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你應該珍惜自己的‘幸運’,而不是把擁有的這些都視為‘應該’。”

後來,這個粉色的L.O.L文具袋被海莉母女送給了猶他州的一個5歲小女孩,她們還買了其他的學習用品一道寄過去。

普瑞斯蕾也沒有因為這個事情影響和媽媽產生芥蒂。

相反,在為其他孩子購買學習用品時,普瑞斯蕾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而且她為自己能夠幫到別人感到開心,認為這樣的行為“很酷”。

海莉說,後來她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做法和原因,可能一開始反應過激,但很大程度上責任在於自己,她確實會過度去滿足女兒提出的要求。

在檢討自己的同時,她也希望自己的女兒能明白這個道理:

“無論生活中面臨什麼樣的情況,改變自己的態度,或許就能讓一切有所好轉。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當你得到一些東西的時候,你必須懷有一顆感恩之心。”

02

網上一直有種聲音,說中國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那些毫無保留的給予,架空了孩子的心。

在這裡,數以萬計的孩子打著“反對不是目的,而是一種積極手段”的旗幟去痛斥父母種種。

有些人抱怨父母太窮,沒有給到自己瀟灑的上流社會生活;

有些人嫌棄父母不上進、墨守陳規,才會一輩子沒出息,白白葬送了他富二代的機會;

有些人鄙夷父母的摳搜小氣,吃飯還要打包,讓他在朋友面前丟了面子;

有些人諷刺父母不配擁有他這樣好的兒子,暗嘲自己生錯了人家,投錯了胎;

更多的人,用怨恨和寒心的字眼,給自己爸媽一輩子飽含心血的付出敲了一票否決的定論。

俞敏洪曾說:

中國的孩子被給予的過多了,被給予的習慣了,以至於他把“被給予”當做理所當然的事情,當做天經地義的事情,當不再“被給予”的時候,就會感受到巨大的痛苦。

不懂感恩的孩子,喝著父母的血,賺著自私自利的快樂,不懂得為親情回饋一絲一毫,可以說是全無良知。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不過是自私的利己主義者,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犧牲掉周遭的一切。

一個只顧自己的人,即使混出點出息,你能指望他為家庭帶來什麼?又能為社會帶來什麼?

家庭裡不缺門門功課考第一的優等生,缺的是懂得體諒和關心父母,為他們盛碗飯、捏捏背的孩子;

社會上也不缺肩負大任的棟樑,缺的懂回饋、擁有責任感和健全人格的有德之才。

03

北島說,一個人的行走範圍,就是他的世界。

在行走的過程中,所看到的一切都會駐紮在孩子的心裡,形成新的生活認知。

如果有空,不妨帶孩子去這四個地方看看。

貧困的山區

在大城市生活久了的孩子,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寵溺,更容易把這種付出視為應當。

帶孩子去到貧困落後的山區,讓他們去看見生活的摺疊面。

遠離車水馬龍的大都市,沒有窗明几淨的教室,幾個月不食葷腥,甚至還要為了幾十塊錢的生活費為難,是那裡的常態。

小朋友冬天上學要摸黑走十幾里路,午餐是爸媽省下來的幹窩窩頭,甚至連作業本,都是用橡皮擦了一遍又一遍後迴圈使用。

我們的孩子泡在蜜罐裡吃夠了糖,是時候再加點鹽了。只有感受過貧窮,才會懂得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

兒童福利院

有人說,兒童福利院是另一種人間。

身邊的每個幼兒園都會教小朋友們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可這些從小患疾,因為各種各樣原因被父母遺棄的孩子,只能躲在生活的角落默默喘息。

樂嘉老師曾說過,兒童福利院能激發孩子內心深處的善意,在那裡ta會明白,原來這個世上不是每個人生來就是幸福的。

因為有爸爸媽媽的關愛,他才會過得如此幸福。

爺爺奶奶(祖輩家裡)

很久以前,央視有個特別經典的公益廣告片。

視訊開頭是媽媽在給孩子洗腳講小鴨子的故事,洗完之後又出去打水給孩子的奶奶洗腳。當她回房間時,發現孩子不見了。

回頭一看,兒子正端著滿滿的一盆水,奶聲奶氣地笑:“媽媽,洗腳。”

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模仿的物件,你對待父母的樣子,也會慢慢變成日後他對待你的樣子。

多帶孩子去到祖輩家中,為老人們做些家務活,在愛的傳遞中學會陪伴和孝順。

你工作的地方

很多孩子不聽話,是因為他不理解父母,不知道父母工作的幸苦,賺錢的不易,以及承受的各方壓力。

所以平常的叮囑和口頭教育,在孩子眼裡不過是一場無意義的嘮叨。

創造機會讓孩子看見你的真實生活狀態,讓他明白為了保證家庭的運轉,我們承擔了多少壓力,為了創造更多的價值,我們做了哪些努力。

其實每個孩子的天性都是溫暖純良,只是有時候會被外界不好的言論影響。

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除去單純的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讚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必要的鼓勵和有效的監督。

樑曉聲先生曾在書中寫道:

“愛是雙向的。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孩子對父母的愛,這種愛是不完整的。

父母養育孩子,子女尊敬父母,愛是人間共同的情懷和關愛。”

你能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教會ta知恩感恩,不忘本,不負義。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老父親與酒